首页 > 社会·法治

探访四川康定采用“地热”集中供暖:雪域高原上温暖过冬

2023-01-14 15:59: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春走基层)探访四川康定采用“地热”集中供暖:雪域高原上温暖过冬

  中新网四川康定1月14日电 题:探访四川康定采用“地热”集中供暖:雪域高原上温暖过冬

  记者 王鹏 吕杨 刘忠俊

  1月中旬,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气温降至零度以下,道路两旁积雪未消,呼啸的寒风更增添了几分冷意。走进居民孟丽娟家中,一股暖流却扑面而来。“在康定生活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过个暖冬了!”她兴奋地说。

  位于四川省西部的甘孜州,平均海拔超3500米,主要属青藏高原气候,气温低、冬季长。以海拔不到3000米的首府康定市为例,其冬季往往从每年11月持续至次年3月或4月。海拔更高的地区冬季更长。长期以来,这片雪域高原的居民都期盼着能温暖过冬。

  去年下半年,甘孜州正式启动城镇集中供暖项目。根据项目规划,当地将在海拔3200米以上城镇实施集中供暖,同步推进为海拔2600米以上城镇宾馆酒店和其他有需求的城镇居民供暖。

实现集中供暖后,康定居民在家中衣着轻薄。 刘忠俊 摄

  康定市居民孟丽娟是第一批受惠者。在她的记忆里,康定的冬天“特别难熬”。“温度达到零下十几度,外面雪很厚,生活特别不方便,水管冻住是常事,家里只能用电热器,电费开销特别大。”

  随着集中供暖项目的推进,孟丽娟居住的新城广场城市综合体实现了温暖过冬。厨房、卧室、厕所的散热器源源不断散发着热量,客厅里孩子只穿着半袖,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墙上的温度计显示,室温达22摄氏度。

  “今年可以过个舒舒服服的春节了。”孟丽娟告诉记者,家中的暖气从10月15日持续至次年4月15日,每平方米收费28元,价格能接受。“关键是在家里实在太舒服了。虽然外面依然很冷,但一进家门就是温暖如春。”

康定居民将毛巾晾在散热器上。 刘忠俊 摄

  孟丽娟家中的“暖”,来自康定新城广场下方占地1000平方米的换热站。据了解,康定供暖因地制宜采用了地热清洁能源技术:在离康定新城6公里远的老榆林村建设了换热首站,先将当地的地热温泉水引入广场下的换热站,再将热流分别输送到居民家中。

  “康定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用地热供暖非常清洁,价格老百姓也能接受,供暖的效果比较好,安全性、舒适度都比较好。”康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高晓锋告诉记者,老榆林村换热首站的出水温度约160摄氏度,到换热站进行换热后,到居民家里会维持在22摄氏度左右。

康定集中供暖地热换热站。 刘忠俊 摄

  高晓锋说,当前康定市正逐步开展供暖工作,部分小区、宾馆、学校已经实现了集中供暖。更大范围的试点地区,室外管网已建设完毕,室内管道将根据居民意愿进行安装。

  甘孜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甘孜州城镇供气供暖供氧工作方案》,项目分为规划编制、先期试点、重点实施、全面推进四个实施步骤。目前,康定、甘孜(县)、色达、理塘、石渠、稻城正在进行试点。6个试点县(市)累计实施项目22个,完成11个,投资3.8亿元。

  记者了解到,甘孜州试点各地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趋势,差异化制定方案,因地制宜采取地热源、太阳能+电锅炉、太阳能集热板等多能互补的方式供暖。如海拔超4000米的色达县,有供暖需求的时间长达200多天,当地以“超低温空气能+电辅热”为热源,用水循环的形式供暖。海拔超4200米的理塘县,则采用太阳能热力循环技术的地暖。(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检察蓝”为自贸港贡献公益诉讼力量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文/图  在海南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新征程中,有一股来自“检察蓝”的守护力量。从守护碧海蓝天,到“舌尖”“脚底”安全,在各项民生领域都可见海南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身影”。  2022年1月至12月,海南检察机关排查确定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43...

    时间:01-15
  • 数千人“想躺赚”被骗 看到“考证躺赚”别“上头”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夏丹 周荻淳  “轻松考证,免费挂靠,一年躺赚10万。”“拿下证书,就有了金饭碗。”以“考证躺赚”为噱头,杨某强、康某等人,参与发布各类办证、考证广告,夸大证书作用,诱骗多人购买培训业务。截至案发,案件涉案人员百余人,诈骗数千名被害人共计3000余万元。202...

    时间:01-15
  • 购房纠纷类型翻新 源头化解保障权益

      近年来,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领域各种新类型、新形态矛盾纠纷不断涌现。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梳理辖区两级法院受理的相关案件发现,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逐渐从占绝对比例的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的“两金”争议(即逾期交房违约金和逾期办证违约金争议),转向补充协议条款效力认定、精装房质量异议、销售...

    时间:01-15
  • 仙女山法庭助力打造武隆旅游“金名片”

      □ 本报记者 战海峰 本报通讯员 王沛煜 文/图  旅游是重庆武隆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武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仅2022年夏季在仙女山避暑纳凉的游客就有近40万人,2023年元旦假期第一天就有2万余人前来赏雪滑雪。旅游旺了、游客多了,涉旅纠纷随之易发多发,...

    时间:01-15
  • 海淀公安立体防控守护百姓平安

      □ 本报记者 张雪泓 文/图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创业氛围浓郁的创新之地,也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区,平安建设意义重大。  近年来,海淀警方突出实战化,探索构建现代科技驱动下的警务运行机制,夯实社会面立体防控,打造契合区情区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海淀奠定...

    时间:01-15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促进数字与话剧完美融合

      促进数字与话剧完美融合【市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做客北青直播间】  昨日,市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做客北青直播间。他表示,三年来直播的经历,让他觉得数字和话剧完全可以完美融合。  冯远征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措施后,演出市场的上座率恢复到...

    时间:01-15
  • 什么是疫后国际交往正确的打开方式

      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1月9日下午,厦门航空MF833航班降落泰国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旅游与体育部长皮帕、交通部长萨撒扬等泰方高级官员当天专程到机场迎接,打出“中泰一家亲”的标语,为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和出入境政策后首批抵泰旅客送上鲜花和纪念品。  泰...

    时间:01-15
  • 医用氧气需求缺口归零 北京多部门协同保障 供应能力扩大

      本报讯(记者 李佳)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药监局获悉,自1月7日起,北京医用氧气需求缺口归零。  去年12月集中暴发的新冠疫情,让各医疗机构医用氧气用量激增,出现了紧急缺口。2022年12月26日,北京中医医院的巡查人员发现供氧管道老化,难以满足大量供氧需求,医用氧气供应管线中的关键部件“汇流排”的表面...

    时间:01-15
  • 科学家发明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新方法 可有效提升电池续航能力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魏梦佳、王琳琳)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心脏”,续航极大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随着市场对续航要求的不断提升,高能量密度成为电池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科学家以锂电池正极材料为突破口,针对电池在高电压服役时容易出现的失效和燃爆等安全问题,发明了一...

    时间:01-15
  • 两会特邀代表看云南:对外开放带来更多机遇

      中新社昆明1月14日电 (陈静)14日,来自泰国、挪威、柬埔寨、加拿大等国家的侨领,作为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特邀代表参观了昆明规划馆、湿地公园等,赞叹云南生态环境优美的同时,也对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充满期待。  1月10日至15日,云南省两会在昆明召开。作为中国第五大侨乡...

    时间:0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