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天气档案馆:今年首场寒潮横扫大江南北 盘点那些年我们对寒潮的误解

2023-01-13 12:39:29

来源: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13日),2023年首场寒潮大举南下速冻中东部,中央气象台已同时拉响寒潮和暴雪预警,不少地方气温直接跳水20℃以上,分分钟被冻哭,山西、河北、陕西还有暴雪现身。作为冬季常客,大家对寒潮并不陌生,但你真的了解寒潮吗?寒潮只有冬天才有吗,它频繁出现意味着冷冬要来了?又有什么可以阻挡寒潮大举南下?中国天气网推出“天气档案馆”之寒潮篇,一起来听听它的自白。

  我叫寒潮,人称制冷界扛把子,因为身体里充满了寒冷空气,出现时总会不自觉造成“冷场”。论体型,我绝对算得上庞然大物,影响范围可达几百到几千公里,就连海上霸主台风在我面前有时候也只算个小弟。中国网友老爱用霸王级、boss级这些头衔来给我冠名,没错,天气界的高冷霸总就是我!

  我的高冷属性可以说是天生的,极寒之地——南北极就是我的老家。不过我最爱往低纬度暖和的地方跑,最厉害的时候曾一路狂奔到赤道。中国是我最常去的地方之一,一般来说3到7天就可以从新疆跑到广东,日行千里。一年之中,我在11月表现最突出,1951到2020年我在中国一共出现了68次,相反在6到7月,我一次都没有露面。

  在到中国之前,我通常还得去趟西伯利亚,那里是我的冷气加油站。等加满油,我就要疯狂输出了!我不仅能让所到之处速冻冰封,大面积解除秋裤或棉裤封印,还会主动召唤强风,对此,冬天里常被吹得七荤八素、发际线难保、甚至被迫“吃土”的北方小伙伴应该感触颇深吧!

  除了这些主动技能,我还有强大的被动技能——与暖湿空气碰头之时,触发体内洪荒之力制造雨雪。但由于冬天很多地方暖湿气流不给力,我的被动技能时常“失灵”,没有办法每次都满足大家的求雪愿望。不过2023年我第一次登场,这项技能可是拉满了,南北方纷纷加入雨雪群聊,华北多地迎来今冬初雪。

  其实我的实力有高低之分,经常受到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发挥不稳定。气象专家一般根据高压中心值、降温以及雨雪制造能力判断我实力的强弱。不同于气象专家的专业判断,各地网友更注重体验感,他们还抱团加入了不同寒潮群聊,比如“总是冻哭者联盟”、“大风天发际线保护协会”、“雪界硬核者们”、“常驻氛围组”。“常驻氛围组”平时最热闹,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看雪,所以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怎样才能让我带雪过来。

  作为冬天的常客,大家对我并不陌生,但多年来也形成了一些误解。比如我常在朋友圈刷到一些谣言,说我频繁出现时冷冬就要来了。其实冷冬是有严格气象标准的,不是偏冷就算冷冬,气象专家也多次站出来辟谣。判定冷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三个月(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偏低于特定值,且出现冷冬的地方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则定义为全国性冷冬。是不是听起来有点专业?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冷冬更多是总结性而非预测性的,下次不要被谣言唬住了。

  都说没有我的冬天不是完整的,但如果认定我是冬季限定款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我一年四季都会抛头露面,最喜欢春秋两季。春秋季基础温度高,我一到来,容易让气温大幅度降低,存在感超强,但在隆冬时节,基础气温本来就低,气温很难再往下打压,存在感就比较弱。

  当媒体铺天盖地报道我时,有些南方小伙伴却感受不到我的存在,觉得我又被秦岭和南岭挡在千里之外了。难道秦岭和南岭真是我大举南下最大的障碍吗?的确,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我释放起冷气来更顺手,而当碰到山峦起伏的崇山峻岭,就想掉头跑路。但对我来说,南岭、秦岭海拔不算太高,一般来说只能削弱我部分实力,平均海拔比它们更高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才是我常难以逾越的高峰。

  最后再说一说我的归宿。你们是不是很好奇我每一趟行程最终都去了哪里?因为越往低纬度地区地面温度越高,我的制冷能力会越来越差,身体“元气”逐渐消耗殆尽,在陆地上刷完存在感后,最终会化为海上一缕清风飘向空中。

  说到这里,你们应该对我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2023年我初次登场就来势汹汹,降温、雨雪实力都非常强,大家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防范,合理增加衣物,出行注意安全。寒冬仍未结束,此后我可能还有机会露脸,不过好在我不会突然到访,气象部门在我到来之前都会提前发布预警、预报信息,你们一定要提前关注,千万不要大意哦。(策划/杨兴 设计/张莉 数据支持/李靓)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八挂秋”荡出新年味

      (新春走基层)“八挂秋”荡出新年味  中新网郑州1月13日电 题:“八挂秋”荡出新年味  作者 杨大勇 宋跃伟  春节临近,年味也越来越浓,各地民俗活动也多起来。在河南省登封市石道乡赵庄村,当地的“八挂秋”备受村民追捧。  12日,记者走进赵庄村一探究竟。但见,在该村文化游园里,一根铁柱矗立在中...

    时间:01-13
  • 世界“最佳旅游乡村”里遇“时髦年味”:传统村落里有新活力

      (新春走基层)世界“最佳旅游乡村”里遇“时髦年味”:传统村落里有新活力  中新网重庆1月13日电 题:世界“最佳旅游乡村”里遇“时髦年味”:传统村落里有新活力  中新网记者 钟旖  村头老树上挂满红灯笼,红火的对联随风摆动,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供上茶桌,刚处理好的年猪肉烹出佳肴热气腾腾…...

    时间:01-13
  • 三代铁路人 守护宝塔山

      中新网西安1月13日电 (张一辰 李晓龙 刘一凡)在延安宝塔山下,延安工务段机械化修理车间刘强主要负责西安至延安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工作,作为“铁路世家”,刘强的父亲刘仁友曾参与修建了延安铁路,儿子刘蔚超检修的动车如今飞驰在西安至延安的铁路上。三代人薪火相传,不但服务着陕北延安铁路建设发展,还见...

    时间:01-13
  • 云南严厉打击跨境犯罪 5年审结2万余案件4万余人

      中新社昆明1月13日电 (陈静 熊佳欣)过去5年,位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严厉打击跨境犯罪,审结走私、诈骗、偷越边境、越境赌博等跨境犯罪案件21091件44322人。  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13日在昆明举行。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张应杰作工作报告时透露上述信息。...

    时间:01-13
  • 湖北省气象局启动寒潮四级应急响应

      中新网武汉1月13日电 (记者 马芙蓉)湖北省气象局13日11时15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寒潮)四级应急响应。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预计13日至15日,湖北自北向南将有一次寒潮天气,并伴有雨雪冰冻,大部分地区降温幅度10~15℃,偏北风4~6级,阵风7~9级。  湖北省气象局与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

    时间:01-13
  • 【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镇江市政协委员谈“网红店”背后的“有事好商量”

      中新网南京1月13日电 (位林惠 韩月)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人民政协报社指导,人民政协网主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的“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团来到江苏省镇江市,听镇江市政协委员、江苏九鼎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旗谈“有事好商...

    时间:01-13
  • 这样的便宜真能捡着吗?记者调查低价代订酒店的常见套路

      “受疫情影响,这两年一直没出京,今年春节打算出去撒撒欢儿。”在找酒店的过程中,市民张女士被网络平台上的一些低价代订商家吸引,有些心动,但也有点担心,“看着确实能便宜一些,但不知道靠不靠谱儿。”  记者注意到,在闲鱼、小红书、淘宝等网络平台上,“鱼龙混杂”的代订商家提供的四星、五星豪华酒店预...

    时间:01-13
  • 帐号永久封禁!“1888万天价彩礼”帖文事件最新进展

      1月13日,知乎官方帐号“知乎小管家”发布公告称:知乎平台对发布“1888万天价彩礼”帖文的用户帐号进行永久封禁。  以下为公告全文:  近日,“1888 万天价彩礼”事件引发了站内外广泛关注。小管家第一时间进行了核查,该内容出自某匿名用户于2022年10月16日发布的回答。该回答于 2023年1月12日被发...

    时间:01-13
  • 内蒙古政协委员赵海平:扩重症队伍 保老龄健康 建医疗救援队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3日电 题:内蒙古政协委员赵海平:扩重症队伍 保老龄健康 建医疗救援队  中新网记者 张玮  新冠疫情态势趋缓,赵海平却更加绷紧了心里的那根弦。“近3年的新冠疫情防控和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工作,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亟待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内蒙古...

    时间:01-13
  • 东北大学最新研究成果:超高强钢铁材料领域实现新突破

      中新网沈阳1月13日电(记者 王景巍)1月13日,记者从东北大学获悉,该校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国栋院士、袁国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在超高强钢铁材料增塑机制及组织创新设计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表明了中国在超高强钢铁材料领域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据悉,强度和...

    时间:0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