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北京西城推进名城保护与城市治理 北京坊二期开工建设

2023-01-12 13:4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安格 邴美俏)北京市西城区近年来把握“都”与“城”、“舍”与“得”的关系,努力打造名城保护与城市治理的“西城样本”。构建“中国式生活体验区”的北京坊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有望今年底完成主体建设。

  这是记者今天从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22年会上了解到的。年会以主题为“名城保护四十年——走向可持续的城市更新”,专家以生动的案例展示了近年来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保护传承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努力打造名城保护与城市治理“西城样本”

  据介绍,2022年是中国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暨北京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也是重新制定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施行一周年。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深刻把握“都”与“城”、“舍”与“得”的关系,努力打造名城保护与城市治理的“西城样本”。2022年,西城区发布《北京市西城区“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老城空间秩序管控与特色风貌塑造作为重点,从“老城-街区-建筑”三个层次开展工作,强化北京老城保护的总体空间结构,精细推进街区保护更新,统筹做好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

  北京老城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载体和根基。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西城区在推进中轴线保护传承工作中,通过景观视廊整治、环境综合提升、先农坛风貌整治等,全面强化老城空间的整体性。

  历史文化街区是名城保护的重要层次,菜西片区的“公房经营管理权”模式、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保护性修缮模式等多项实践的新思路和实施策略在全市得到推广。2022年,优先启动的新街口西、西皇城根等4片新增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

  老城更新,变的不仅是街面环境,周围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为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西城区以西长安街街道为试点,组织责任规划师团队现场勘查,通过居民议事厅征求住户意见,积极推进打造“最美院落”工作。让老城保护和整治提升范围由街巷向院落延伸,周围居民生活品质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在文物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方面,为了破解腾退后的文物建筑更合理使用的时代课题,西城区积极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居民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工作模式上积极创新实践,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成批次推出文物活化利用项目并且向社会公开招标。今年,西城区文物活化利用聚焦于项目落地,新市区泰安里变身为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成为第一批社会公开招标的文物活化利用项目中首个亮相项目。

  名城委顾问团专家表示,西城区的名城保护实践不仅把分散的遗产价值逐步挖掘整理出来,还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源头、破题的方法和传统价值弘扬上下功夫,让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传承结构更加系统化。“白塔夜话”、“会馆有戏”、“京剧发祥地”都是西城区倾力打造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品牌,“四名汇智”计划经过6年发展也已成为公众参与名城保护方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

  首个城市更新企业联合会成立

  构建产业生态、导入社会资本,协助政府统筹城市更新事业,全市首个城市更新企业联合会在本次年会宣布成立。联合会将依托西城特质,形成西城特色,服务于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提高城市更新服务“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能力;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建设绿色、宜居、人文、科技、韧性的首都功能核心区;促进国际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合作,提升城市品位,为文化遗产、文化资产提质增值。

  2011年,西城区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名城委顾问团自2011年成立伊始聘用谢辰生、罗哲文等8位专家作为区名城委顾问,至新一届的西城区名城委顾问团专家人数已增加至21位,专家队伍已涵盖城市规划、文物保护、古建筑、城市历史地理和风景园林等众多领域。

  此外,记者从年会上获悉,致力于打造新中式美学街区、构建“中国式生活体验区”的北京坊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有望今年底完成主体建设。项目范围东至珠宝市街,西至煤市街,南至廊房二条,北至廊房头条。用地面积83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695平方米。

  据了解,北京坊二期将延续北京坊建筑设计风格,传承历史风貌,结合大栅栏地区民国后西式风格商业建筑特色,采用传统“木、石、砖、瓦”等建筑材料,结合现代结构安全、节能标准进行创新设计和施工,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造技术的完美融合。建成后的北京坊及北京坊二期,整体设计将尊重地区历史文化及格局,延续胡同肌理布局,以小尺度街道空间围绕劝业场为核心。(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6省份将遭速冻!全国寒潮群聊地图出炉

      26省份将遭速冻!全国寒潮群聊地图出炉 你是冻哭组还是氛围组?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12日),2023年首场寒潮已抵达内蒙古一带,未来几天将大举南下横扫我国大部,中央气象台已升级发布寒潮黄色预警,约26省区市即将加入寒潮群聊。哪里将加入“冻哭者联盟”?哪里将获得“冰雪风超级豪华套餐”?哪里与雪无...

    时间:01-12
  • (新春走基层)“中国李乡”广东信宜:万树李花唤春归

      中新网茂名1月12日电 题:“中国李乡”广东信宜:万树李花唤春归  作者 梁盛 陈子楷  冬将尽,唤春归。在“中国李乡”广东信宜市钱排镇、茶山镇等三华李主产区,时下正是李花绽放季节,洁白素雅、幽香扑鼻的李华漫山遍野,微风拂过,如“香雪”飘舞。  记者在有“中国三华李第一镇”美誉的钱排镇看到,今...

    时间:01-12
  • 浙江:将防重症关口前移到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

      中新网杭州1月12日电(王逸飞 张煜欢)12日,在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厅(局)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王仁元介绍,目前浙江全省整体疫情已渡过感染高峰期,但当前住院和重症危重症仍处于高峰平台期,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关口前移“防重症”、加强农村防疫“补...

    时间:01-12
  • 塞尔维亚“洋教练”在中国文字中寻找“年”味道

      (新春见闻)塞尔维亚“洋教练”在中国文字中寻找“年”味道  中新网威海1月12日电 题:塞尔维亚“洋教练”在中国文字中寻找“年”味道  作者 王娇妮 王晓根  手握毛笔,蘸上墨汁,一撇一捺……12日,来自塞尔维亚的体育教师戈兰在山东威海用两种文字写出了带有美好寓意的“福”字和祝福语。  威...

    时间:01-12
  • 留学生返乡“务农”:带领乡亲对接海外客户

      (新春走基层)留学生返乡“务农”:带领乡亲对接海外客户  中新网吉林1月12日电 (记者 石洪宇)时下,吉林省桦甸市已是冰天雪地,金明辉仍在延续村里的“农时”。他端坐在电脑屏幕前,用日语与日本客户交流,每一笔订单、每一样产品都会反复确认。一旁的村民们对这样的“行情”再高兴不过了。  “种植...

    时间:01-12
  • 2022年吉林省极端天气频发 平均降水量突破历史纪录

      中新网长春1月12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省气象局12日在长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2022年吉林省气候公报、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等。据介绍,2022年,吉林省总的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略高,降水异常偏多,阶段性变化明显,极端天气气候突发多发频发。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

    时间:01-12
  • 北京铁警刘鹏颐:春运路上的“守护人”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邓有林)1月11日,春运第5天,北京南站乘车旅客明显增多。在北京南站东落客区的进口外,温度低至零下,天刚微亮,刘鹏颐和同事就走上岗位,他们穿着厚实的冬执勤服,认真地对进站旅客进行身份核查。  期间,一名老人行动不便需要坐轮椅进站,刘鹏颐见状马上小跑过去,帮助家属将老人从爱心通...

    时间:01-12
  •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发生3.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12日17时58分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北纬31.71度,东经83.10度)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01-12
  • 攒“年味儿”:隆德花灯“扎”出幸福年

      (新春走基层)攒“年味儿”:隆德花灯“扎”出幸福年  中新网宁夏隆德1月12日电 题:攒“年味儿”:隆德花灯“扎”出幸福年  中新网记者 于晶  花灯,代表着喜庆,象征着祥和。兔年临近,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花灯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苏红章制作了一盏名为“前‘兔’似锦”的花灯,表达了花灯制作人的美好新...

    时间:01-12
  • 福建宁德: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去关心关爱、健康与便利

      (新春走基层)福建宁德: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去关心关爱、健康与便利  中新网宁德1月12日电 (林榕生)“能帮我写一副春联吗?”“能帮我量下血压吗?”“爷爷您头发长了,我帮您剃个头。”……12日,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城郊乡靴岭尾村热闹非凡,医疗义诊服务、义务理发、义务题写春联等服务活动有序开...

    时间:0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