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跨越千年的传承与创新:浙江辑里湖丝“复活记”

2023-01-11 18:10: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湖州1月11日电(施紫楠 姚玲利)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辑里村,一间木屋内,年过七旬的顾明琪坐在老式木质缫丝车前,有节奏地踩踏踏板,放置在盆里的蚕丝被缓缓拉出。

蚕茧拉出的蚕丝(资料图) 沈勇强 摄

  “温度调至90摄氏度开始煮茧,用稻草芯粘起蚕丝,先绕再钩,再绕到丝车上,按照车的惯性拿脚踏着,可以拉到1400米。”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蚕丝织造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顾明琪对缫丝技艺如数家珍。

  在顾明琪的记忆里,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养蚕抽丝。8岁时,他就跟着父母学习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一坐就是大半天,后来更是经常花上一整夜钻研一个细节,直至熟悉掌握传统缫丝的全部技艺。

  作为名副其实的“丝绸之府”,湖州丝绸市镇的形成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辑里湖丝因产于辑里村而得名,具有“细、圆、匀、坚、白、净、柔、韧”八大特点,一根湖丝能穿起8枚铜钱。

中小学生参加蚕桑主题系列研学(资料图) 沈勇强 摄

  明朝中期,“辑里丝”被指定为皇帝龙袍用料,从此声名鹊起;1851年,“辑里丝”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上一举夺得金、银大奖,更让“辑里湖丝甲天下”的美誉闻名国际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缫丝技术的发展,大批手工技艺被埋没甚至遗失。为了更好保留缫丝传统技艺,顾明琪“抢救”下要被丢弃的老缫丝车,如今仍使用它制作湖丝。

堆放在一起的蚕茧(资料图) 沈勇强 摄

  “我们这一代不保留的话,就没人保留了。不光是我学,我还让儿子、儿媳妇和孙子都学。”2014年,顾明琪还对《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进行编纂,到多地进行考察、调研,收集大量图片和历史资料,共计5万余字。

  让顾明琪感到欣慰的是,湖州各方也在努力传承这项非遗文化,如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蚕桑主题系列研学体验,开设蚕丝绸文化科学研究,聘请非遗传承人担当学生选修课和劳动实践课校外导师等。

  时间的齿轮不断向前,丝绸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如今,非遗不仅“活”了起来,更“亮”了起来。

  蚕丝织造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创新应用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陶虎早就带领团队开始尝试辑里湖丝的创新。由于蚕丝光学性能较好,他们提取出蚕丝蛋白制成存储硬盘。

  “蚕丝制成的硬盘不但可以在很高密度下储存数字信息,还可以和血液DNA(脱氧核糖核酸)药物、抗生素、疫苗很好地兼容在一起。”陶虎介绍,这款蚕丝硬盘也成为一款生命信息和数字信息可同步存储的硬盘。

  一根蚕丝链接大千世界,一根蚕丝将科技引向未来。当下,陶虎团队正在做视觉恢复探索,利用蚕丝天然抗菌、可降解的优势,首创蚕丝脑机接口,从而降低大脑损伤,且排异反应小。

  “镶嵌在头上,像小犄角一样。我们用外面的传感器获取这些图像,通过脑接口绕过视觉系统,目前已在大动物和癫痫病人身上做了试验。”陶虎说。

  传统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闪现出更耀眼的光芒。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所言,“曾经蚕丝制作的绢本,记载文明的历史;如今蚕丝制成硬盘,实现了技术的永生。”(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多地研判已渡过感染高峰 脆弱人群集中场所仍是防控重点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马帅莎)随着新冠感染“乙类乙管”实施,加之春节临近,人们的出行需求更加强烈,2023年春运客流量回升明显。目前,中国多地宣布已经渡过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春节出行是否还需保持个人防护措施?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疫情防控有何特殊要求?  多地研判已渡过感染高峰  截至目前,北京、河...

    时间:01-11
  •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1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获悉,该所建于广东东莞、被誉为“超级显微镜”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其备受关注的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已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  中科院高能所表示,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标志...

    时间:01-11
  • 中国国家卫健委同世界卫生组织举行新冠疫情技术交流视频会议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消息,1月11日,国家卫健委同世界卫生组织举行新冠疫情防控技术交流视频会议。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曹雪涛和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出席。  在前期交流的基础上,中方进一步介绍了当前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的最新情况。双方就疫情形...

    时间:01-11
  • (新春走基层)钢轨“整形师”:用“钢花”守护平安春运

      中新网广州1月11日电 题:钢轨“整形师”:用“钢花”守护平安春运  作者 郭军 陆省省  1月11日凌晨,雨淅淅沥沥,广深线平湖站内,机器轰鸣,“钢花”四射。  春运期间,广深线列车运行密度大,为保障行车安全,广铁集团广州工务段平湖线路车间平湖线路工区的职工们对站内线路设备进行钢轨打磨、钢轨检查...

    时间:01-11
  • 春节商超等客流量较大场所如何防疫?官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韦香惠)春节临近,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客流量较大场所的疫情防控措施受到关注。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图为发布会现场。 韦香惠 摄  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仍是防控重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

    时间:01-11
  • (新春走基层)吉林高速客服的春运时间:24小时值守 3分钟快速响应

      中新网长春1月11日电 (李丹)“您好!吉林高速为您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京哈高速辽宁省与吉林省分界点,一辆货车发生事故,请立刻派拖车处理!”在吉高集团运营事业部客服中心,电话声此起彼伏。  客服员王淼一边接电话,一边敲键盘。3分钟时间内,她分别向路巡清障队、高速交警队发出了信息。很快,...

    时间:01-11
  • 中国国产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正进行临床试验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李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11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研发的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临床试验,若临床结果有效预计将尽快批准上市。  当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举办吹风会介绍有关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情况。近期,辉瑞公司生产的口服...

    时间:01-11
  • 新疆科研人员如何为甘薯食味评价?实验室实地探访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1日电 题:新疆科研人员如何为甘薯食味评价?实验室实地探访  中新网记者  王小军  1月10日,记者来到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加工实验室,零距离观看科研人员怎样为优质甘薯划出一道“硬杠杠”。  对于普通群众该如何选出“好看又好吃”的甘薯?随着新疆农业科学院甘薯...

    时间:01-11
  • 北京加大对通州区基础教育发展支持力度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教委制定了第二期《支持通州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积极回应民众对享受优质教育的期待,将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加大对通州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多元主体间的协作、互补,建立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体系。  《行动计划》根...

    时间:01-11
  • 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出现“冰上浮雕”景观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1日电 (刘雨珊 郭玉顺 阿布都热合曼)连日来,受到冷空气和风浪的双重影响,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出现了奇特的“冰上浮雕”景观。  从高空俯瞰地面,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的博斯腾湖宛如一块晶莹的翡翠,静静地镶嵌在黄沙之间。冰封的湖面上,一片片洁白的霜雪凝结在...

    时间:0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