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2023-01-11 06:03:41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毕业生赵彬宇登上列车,前往内蒙古霍林河南露天矿就业,立志为高寒地区绿色矿山建设贡献力量;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实训室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李新海正在研究汽车构造。还没毕业,他就已被企业提前“锁定”;

  …………

  一批批学子走进校园,接受高等教育;一批又一批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投身火热的生产生活一线。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比10年前大幅增长,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全民族素质稳步提高。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其中,普通本科学校校均规模16366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校均规模18403人,高职(专科)学校校均规模9470人。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9年达到51.6%,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并且普及化水平持续提高。

  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8所(含独立学院164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高职(专科)学校1486所,成人高等学校256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3所。

  ——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高校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了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与课程结构等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通过“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同时,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也不断提升。10年来,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牵引,共认定11761个国家级、1143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遴选认定首批511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学生培养基地,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范式”,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梯队网络”。

  形成了慕课与在线教育发展中国范式。截至2022年2月底,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25万门,注册用户达3.7亿,已有超过3.3亿人次在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

  ——我国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

  据介绍,近10年来,全国高校共增设1.7万个本科专业点,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匹配度。目前,本科专业达771种、6.2万个专业布点。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增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科学等新专业;服务民生建设急需,新增老年学、养老服务管理等新专业,并扩大了预防医学、护理学、家政学等专业布点规模。加快培养急需紧缺人才,不断完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持续深化,人才培养组织模式持续创新,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加快建设。创新创业教育领跑世界。成功举办7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33万名大学生参赛,大赛累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数75万个,间接提供就业岗位516万个。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大起来、实力强起来,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阳过”了,春节回家可以摘口罩吗?专家最新解答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增大。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阳过”是不是可以摘口罩了?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杨小兵详解↓↓  杨小兵介绍,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当前,正值新冠病毒感染及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社会面传染源更加不确定,对于...

    时间:01-11
  • 中国大部地区将出现寒潮雨雪天气 气温将先后下降8~12℃

      中新网1月1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强冷空气及南支槽影响,11日至15日,我国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雨雪及大风降温天气。冷空气11日至12日主要影响西北地区,12日夜间至15日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2℃,中央气象台1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我国大部地区将出现寒...

    时间:01-11
  • 设计充值买分“圈钱” 39名被告人因网络投票诈骗被提起公诉

      以免费为幌子“圈人” 设计充值买分“圈钱”   江苏响水:39名被告人因网络投票诈骗被提起公诉  “我家孩子正在参加一项少儿艺术比赛,请各位亲朋好友帮忙点赞……”平日里,在朋友圈、QQ群这些平台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家长不厌其烦地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为孩子拉票、充值。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们...

    时间:01-11
  • 五问今年首场寒潮:最强雨雪下在哪 是否会现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中国天气网讯 近期,我国大部延续偏暖格局,尤其是东北以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偏暖异常明显。不过,今年首场寒潮天气即将来袭,预计明天(1月11日)开始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这场寒潮天气过程降温有多猛?最强雨雪核心将出现在哪些地方?是否会出现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春运交通等会产生怎...

    时间:01-11
  • 寒潮蓝色预警继续!新疆吉林黑龙江等部分地区降温将超20℃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1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月11日至15日,寒潮天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其中,11日至12日主要影响西北地区,12日夜间至15日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2℃,其中,新疆北部、甘肃中西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江汉...

    时间:01-11
  • 强冷空气正在路上!北京11日夜间开始云量增多

      强冷空气正在路上!北京今天夜间开始云量增多 阴冷上线需保暖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11日)夜间开始,北京天空云量将明显增多,阴冷上线,今明两天会出现小幅降温,预计明天的最高气温仅2℃左右。不过,这只是本周寒冷侵袭的“先头部队”,周末前后还会有一股势力更强的冷空气登场,届时北京将出现雨雪和大风...

    时间:01-11
  • 智能时代看电视反而更麻烦了?

      近期,“看个电视太费劲了”的话题登上热搜。有网民发视频吐槽智能电视视频App收费高,通过电视机下载的视频App看电视剧、电影、动画,居然要分别收费。视频发出后,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和留言。不少网友表示“你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怀念原来的电视,现在都变味了”“一年下来看电视的费用都高得离谱,导...

    时间:01-11
  • 北京:确保老年人氧气需求量和医院用氧安全

      寻找氧气  表盘上的黑色指针又向左偏了不少。  2022年12月28日早上,北京老年医院氧气站工作人员闫治忠照例检查设备,他看见,液氧罐储量表上,指针指向了0.4吨。前一天上午10点35分,这个数值还是6吨。  闫治忠立即打开备用液氧罐的阀门,以支撑当天在院患者对氧气的需求。一天5.6吨的氧气使用量,意...

    时间:01-11
  • 中国拯救了450多万人的生命 英学者对比中西三年抗疫成绩单

      中国调整防疫政策是在临近年末,而每年的大多数经济数据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炉,这使得我们有可能从医疗和经济两方面全面评估自疫情爆发三年以来中国的表现,以及对中国与西方的表现进行清晰的对比。  实证结论很明确:与西方国家相比,过去三年中国在疫情期间的医疗和经济表现近乎奇迹。相比之下,美国和欧...

    时间:01-11
  • 今年首场寒潮最强雨雪下在哪?是否会现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近期,我国大部延续偏暖格局,尤其是东北以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偏暖异常明显。不过,今年首场寒潮天气即将来袭,预计1月11日开始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这场寒潮天气过程降温有多猛?最强雨雪核心将出现在哪些地方?是否会出现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春运交通等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首场寒...

    时间:0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