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上海水警蒋海琦 从百米泳道,游向更开阔的水域

2023-01-10 05:19:28

来源:新京报

  在关于上海的种种图景里,黄浦江总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座大都市的魅力更多来自那些错综复杂的高架桥、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或者梧桐树掩映下的老洋房。黄浦江,以及来往其上的大小船只,往往只是作为点缀出现在城市天际线中。

  事实上,上海的故事不仅发生在陆地上,江上的世界也以另一种方式折射了这座大都市的苦与乐。

  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分局(下称“分局”)的水警公安,几乎是一群最熟悉黄浦江的人——他们清楚黄浦江的每一处码头、每一个桥洞,也了解江水的脾性与规律,他们见证着每一个奋斗者和失意者的故事。

  在这支队伍里,蒋海琦可能是最熟悉“水”的那个。他有着长达19年的游泳运动员生涯,作为接力赛选手,曾获得过2010年广州亚运会冠军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季军。退役后,他在2018年加入分局水上巡逻支队。

  成为水警前,他生活在一个以成绩为目标的体系中,1050平方米的标准泳池是最主要的活动空间;成为水警后,他来到一个更开阔的水域,面对的也是一个更开放的社会。他和同事一样,需要适应水上工作,体察跑船者的船上生活。他们改变不了黄浦江的潮汐、风浪,也没有经历过太多惊心动魄,只要守得每日的汽笛声照常响起,江上船只日复一日地缓缓通过,便是最大的心安、收获。

  黄浦江上的警察

  2023年元旦当天,陆家浜渡口不减往日的繁忙。抱着餐箱的外卖员、拎着头盔的时尚男女,还有上了年纪的老人,陆续从蒋海琦身边经过。汽笛声扬起,轮渡满载着无法上桥的电瓶车、摩托车和自行车,从浦西悠悠荡至浦东,奔往各自的营生。

  几个小时的执勤时间里,这个高个子、肩膀挺括的警察时而站着,时而在渡口踱步巡逻。这天他负责上海34个渡口之一的安保工作,在这片半径50米的范围内,也不会缺少各种鸡零狗碎的事情,东西丢了、小孩走失了、电瓶车相撞了……

  有时,人们会把他当成普通社区民警。实际上,他是水警,主要负责水上治安。2.4万平方公里的黄浦江江面上,他和同事关注着每一寸水域发生的故事——哪里又斗船了,哪艘夫妻船上粗心的丈夫又落下了妻子;2022年,他们甚至还在江里抓过一条鳄鱼。

  在水警系统里,31岁的蒋海琦仍是一个新手。此前,他是一名游泳运动员,拿过广州亚运会冠军、伦敦奥运会季军,在上海泳圈里颇有名气。2015年退役后,他仍想从事与水有关的工作。3年后,上海水警也尝试引进水性突出的候选人,游泳运动员自然是最佳选择之一。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没听说过“水警”,但一直对警察有一些向往。他还记得,小时候,妈妈送他去游泳馆,透过公交车的窗户,他看到执勤的警察,穿着一身制服维持秩序,“很帅”。

  但成为水警之后,他才知道这份工作没那么简单。

  和陆地不同,水警需要适应水上的颠簸起伏。蒋海琦所在的水上巡逻支队办公楼是一艘趸船,速度较快的船只经过时,办公楼会随波浮动。每天早晚两趟,他们要在黄浦江上巡逻、查船。对水警来说,水面有时反而比地面更容易适应。

  蒋海琦从小“水感”就很好,他个子高,手臂也长,是一个游泳的好苗子。他对水有百分百的自信,但成为水警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水却成了折磨人的东西。

  2018年,通过水警选拔、又封闭训练8个月后,他被分配去外滩水上派出所实习。那是一艘公安艇,一天里有12个小时漂浮在外滩水域。上岸后,他觉得陆地是倾斜的。有天逛街,他指着前方的商场问妻子,“那座楼为什么是斜的?”妻子回过头看,才发现他是歪着头走路的。

  体长原本是游泳运动员的优势,到水警这儿有时也成了劣势。他身高1.98米,肩膀因长期游泳变得挺括,在一众水警中尤为突出。然而大部分船舱高度不会超过1.6米,普遍低矮,他得歪着头进舱。查船时,其他水警可以站着和船员聊天,他得坐着,总有些局促。

  一开始面对黄浦江,他连上游下游都分不清,不知道江水也有潮涨潮落。每天在江上巡游、驻守,工作像江水一样平静,很少碰到想象中紧张激烈的警察故事,他有时会怀疑自己的工作价值。

  水警有着“传帮带”的传统。边防港航公安分局巡逻中队中队长束嘉毅是蒋海琦的师傅。他觉得,每一个新水警,几乎都会有一段迷茫期,“我又不是交警,不用开罚单,也不是社区派出所民警,基本不用抓小偷,我到底算什么民警?”

  “只有真正救了人、站了岗,才会明白水警工作的意义。”束嘉毅说。

  1050平方米中的成长

  19年的运动生涯里,蒋海琦的大部分人生经验,都凝缩在了1050平方米的标准泳池中。

  4岁时,为了治疗支气管炎,蒋海琦被父母送去学游泳。一个月后,病情见好,教练却把他留了下来。幼儿园放学后,别人都回家玩游戏,只有他要去游泳馆游一个小时,“童年就没了。”

  小时候,他住在打浦路隧道附近,靠近黄浦江,离卢浦大桥不远,听着江上轮渡的汽笛声、看着卢浦大桥一点点搭建逐渐长大。

  然而,从14岁进入上海队开始,他就独自离开家庭、学校、好友,走向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临走前,妈妈对他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把它当成一个工作。”

  同龄人还在充分感受校园生活时,他已经走上了一条职业化的路子:每天穿上泳衣、戴上泳帽,跳入水中,以最快的速度游到对岸。时间成了目标,身体则是征服的对象。每周六天,白天训练,夜晚上文化课。学不会就跟老师说说好话,及格总没问题。

  泳队的环境是纯粹的,有时也是严苛的。教练亦师亦父,没收你的手机,规划你的饮食,比你更了解你的身体。教练也会带你去游乐场,叮嘱你第二天就是高强度训练,别玩太累。

  随着成绩提高,蒋海琦飞到北京、昆明,又飞到澳大利亚、西班牙……但无论到哪,他感觉自己不过是从一个泳池走到另一个泳池中。

  训练、学习、娱乐,去哪都是同一群人。他没有爱好,不知道同龄人间在流行什么,也不懂外面世界的弯弯绕绕。在一次大赛前的封闭训练期间,他甚至没能见到带他长大的外婆最后一面。

  纯粹的环境也会带来回报,18岁那年,蒋海琦和张琳、孙杨、李昀琦合作,取得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两年后,他又取得伦敦奥运会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季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后,他腰部受伤,成绩开始下降。在泳队“混”了两年日子后,他决定离开,换条人生赛道。退役后,他开始拥有自己的生活,把公务护照上交,申请了因私护照。他去日本旅游、在家养猫,夏天去游泳馆做兼职教练。

  成为水警后,他走向了另一片水域,这里虽然没有观众的欢呼、看着国旗在赛场升起的至高荣誉,但这里更开阔,有更多普通人在此生活。他也因此有更多机会见识世间百态,熟悉一个更有肌理的社会,并逐渐丰富自我。

  如今,他终于拥有了一个爱好,收集“漫威”的角色手办——在此之前,他甚至没听说过这个名词。

  恢复“味觉”的人

  2018年8月,盛夏酷暑,阳光把甲板晒得发烫。成为水警之后,蒋海琦第一次跟着师傅去查船。

  黄浦江上大多是途经上海的货船。水域巡逻时,不定时查船也是水警的职责之一。他们采集水上治安的情况与信息,一艘船查下来,往往需要45分钟以上。

  生活舱在驾驶舱后面,蒋海琦走进去时,被船舱的构造惊呆了——有瓷砖、有墙漆、有沙发,锅碗瓢盆、床褥被子,一应俱全。他没想到,船舱可以是种“家”的样子。

  舱内比舱外更热,才过半个小时,他的衣服就湿透了。船员赤着上身跟他们聊天,船舱里有空调,但为了省钱,船员一般都不开。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接近另一种人生。正如普通民警一样,水警这份职业见证着水上最复杂、最棘手的故事。水警和船员的关系,就像社区民警和居民的关系。蒋海琦也开始了解船员的谋生之道,逐渐清楚他们在意的东西。

  他看到一些夫妻船会把家打扫得很干净,还会在船上种菜。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在船上晒被子,养的小狗在船上穿梭来去。即使靠岸,他们也会在船上生活,这时候,有些小船会沿江叫卖:“要什么菜?来几两肉?”

  “他们有自己的幸福。”周丽莉和蒋海琦曾是上海游泳队的队友,后来又同一批进入边防港航公安分局,这是她从未看到过的生活方式。

  船员跑一趟船挣几千块钱,蒋海琦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夫妻,为了多赚点钱,在船上足足漂泊了半年。有时发生在水上的摩擦,比在陆地上更激烈。负气时,有船员会在江上斗船,就像陆地上飙车。有时他们会找个岸边约架,甚至有船员拿着菜刀,把船员砍伤。

  “水上发生的事情,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滋味。”蒋海琦说。成为水警之后,他就像恢复味觉的人,开始体味到普通人生活的酸甜苦辣。

  “人是活的,奖牌是死的”

  泳池的水清澈、透明,铜离子的加入,让它变得和天空一样湛蓝。黄浦江的水则浑浊、暗流涌动,只有跳进去才会知道江水充满未知与危险。

  2019年早春,蒋海琦经历了一次跳江救人。那是一个五十岁左右、失去意识的男子,离公安艇仅10米。下水后,这个顶尖的游泳选手才发现,与清澈、恒温的泳池不同,江水太浑浊了,他看不到任何东西,冰冷的水温让他无法施展曾经无比熟练的游泳技能。

  把人救上快艇之后,他发现自己游了大约一分钟。在泳池,同样的距离仅需要几秒的时间。等到把落水者转移到安全位置,他开始发抖,浑身没有了力气,只能由同船的老警察负责落水者的心肺复苏。与水打交道近20年,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害怕”。

  经过两轮抢救,落水者终于逐渐恢复了生命迹象。

  之前,他拼搏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为国争光。“站在领奖台上的意义就在于,你能通过你的成绩,让你的国家被看见、被尊重。”如今,他说自己挽救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成就感。“毕竟人是活的,奖牌是死的。”

  招录蒋海琦,是水警系统的一个新尝试。“特警系统中有这样的先例,招录专业射箭的运动员,我们就想着,我们在水上面临大量的救生工作,对于专业的游泳运动员,或其他水上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其实也有这种需求。”束嘉毅介绍。

  如今,蒋海琦成为了上海水警的游泳救生教官,负责训练新老民警在水中救人。他逐渐明白,“游泳和救人是两码事。”

  就像重新找到水域的人,蒋海琦在这个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以前,水警系统里会游泳救生的不过四五个人,现在,具有专业救生证的有70人左右,“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束嘉毅介绍。

  过去,落水的人并没有这么多。“以前处理的是水上犯罪,现在主要是水上救援任务。”2009年来到分局工作的李勤回忆。他记得,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召开之前,黄浦江还有许多生产型码头,工厂、造船厂和仓库挤占了沿江两岸,水上来往的船员、岸边作业的工人,都生活在黄浦江沿岸。

  早几年,李勤处理的多是盗窃、恶性犯罪之类的案件。那时,有货船会在江上偷偷倒渣土,还有人在码头偷器材和物资。世博会之后,黄浦江畔,工厂、造船厂和仓库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写字楼、旅行社和滨江公园。工业社会的粗犷褪去,上海变得更加精致、多元,水警们面临的任务也变得更加琐碎日常。

  4年来,蒋海琦也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的“单调”。只不过,他不会再像刚入职时那样迷茫,他和队友们日夜守护,就是为了一条平静的黄浦江。

  新京报记者 徐巧丽

  实习生 李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监狱女警高变:行走刀锋上 治病医心“摆渡人”

      “注意点!小心我出狱后报复你。”为一名偏瘫罪犯做针灸时,她曾被恶狠狠恐吓;只因提醒患糖尿病的罪犯饮食要忌口,她被一个啃过的苹果砸在腿上……在24年高墙工作中,这些情景对江苏省新康监狱(江苏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四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高变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

    时间:01-10
  • 烟火深处的爷爷足球队

      从“学校体育”发芽,因“终身体育”发展——   烟火深处的爷爷足球队  很难再有一个足球场如这般“螺蛳壳里做道场”。  一块接近标准的5人制球场,长45米,宽22米,两个长边竖起铁丝网,一边挂着横幅“中国足球从我做起”,另一边用蓝色KT板顶棚延伸出狭窄的综合区:破旧...

    时间:01-10
  • 旅客错峰出行 春运客流平稳有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春运三天来,客流持续增长,旅客错峰出行,让春运回家路平稳有序。  今天(1月9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60万人次,重点车站根据车票预售信息,灵活投放运力,实现需求与运能精准匹配。  今年,由于部分学校和企业提前放假,春运客流错峰效果已经显现。广州白云机场的机票预订显示,往年...

    时间:01-10
  • 春运大考遇上“乙类乙管” 疫情防控该如何做

      1月8日起,我国正式开始对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当天,正是春运开始的第二天。春运首日,全国共发送旅客3473.6万人次,环比增长11.1%,比2022年同期增长38.9%。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去3年,因为疫情,不少群众一直没有回乡过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初步分析研判,2023...

    时间:01-10
  • 我国大部地区有大风降温和明显雨雪天气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强冷空气及南支槽影响,11日至15日,我国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雨雪及大风降温天气。此外,11日至12日,受冷空气大风影响,新疆东部和南部、甘肃河西、内蒙古西部、宁夏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  我国大部地区有大风降温和明显雨雪天气  受强冷空气及南支槽影响...

    时间:01-10
  • 北京今日晴天继续控场 昼夜温差大注意防寒保暖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10日),北京又将是暖阳在线的一天,预计白天的最高气温在6℃左右,但夜间的最低气温只有-6℃上下,昼夜温差可达12℃,公众早晚外出需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昨天,北京在蓝天与阳光中揭开本周帷幕,白天的最高气温在6℃左右,整体比较舒适,是风和日丽的一天。  今天,北京的天气格局变...

    时间:01-10
  • 中东部多地体验初春般暖意 明起降水发展增多

      中国天气网讯 今起三天(1月10日至12日),我国中东部大部仍将处于明显偏暖的天气格局中,东北、江南不少地方最高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超10℃,体验初春般的暖意。本周后半段,随着强冷空气登场,上述地区将上演冷暖大逆转,公众需关注临近预报,及时添衣防感冒。  我国中东部大部仍偏暖 本周后期多地上演冷暖...

    时间:01-10
  • 就业季遇上“招聘难” 招聘和就业“双难怪圈”如何破局

      1415个岗位,最终录用高校毕业生906人,缺口占比约36%。这是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数十家科技企业,在2022年春季招聘期间遇到的尴尬局面。  按当地规划,浦口区是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该区共引进、培育30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然而,在毕业生规模突破千万大关的2022年,区内一些科技企业却出现“招聘难...

    时间:01-10
  • 慢火车上“赶大集”

      2023年春运第一天,从上海回家过年的刘贵宾在返乡列车上赶了趟大集。在这趟行驶在祖国最北端的4045/4046次慢火车上,刘贵宾看中了零食大礼包和冻货,“没想到有冻大鹅,很新鲜”。今年过年,他正为网购的年货尚未发货发愁,就在返乡的车上买到了年货,“下车就回家,什么也不耽误”。  同样开心的还有家住杨...

    时间:01-10
  • 体检机构抢推“阳康体检套餐” 是否值得购买?

      体检机构抢推“阳康体检套餐”  近期,由于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担心出现白肺、心肌炎等新冠病毒感染以后的后遗症,包括肺部CT检测的“阳康”体检业务备受关注。有线上平台数据显示,近七日含肺部CT的体检套餐环比上周成交额增长了70%。  对此,包括爱康国宾、美年健康,数字健康企业善诊等多家体检机...

    时间:0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