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涉疫刑事案件办理调整后,还有哪些法律问题待明确?

2023-01-09 10:52: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韦香惠)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已正式实施“乙类乙管”。7日,最高法、最高检等五部门合联合出台《关于适应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依法妥善办理相关刑事案件的通知》,对涉疫刑事案件办理调整进一步细化。有关专家表示,这更有利于符合新规所代表的现时的社会评价,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1月8日,中国边境城市——广西东兴活力逐渐恢复 翟李强 摄

  这些人可解除羁押

  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联合出台《关于适应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依法妥善办理相关刑事案件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明确,自2023年1月8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之日起,对违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预防、控制措施和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的行为,不再以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第三百三十二条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

  目前正在办理的相关案件,依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及时妥善处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于被羁押状态的,各办案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解除羁押强制措施;涉案财物被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依法及时解除。

  《通知》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侵犯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扰乱正常医疗秩序和严重妨害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防控秩序,对涉疫药品、检测试剂等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哄抬物价等危害严重、性质恶劣等犯罪行为,依法从严惩治,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涉疫轻微刑事案件,重在疏导和化解矛盾,统筹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把注重溯源治理、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融入司法办案。

1月7日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国际到达层连夜拆除入境旅客闭环转运防疫围挡 殷立勤 摄

  专家:刑法适用的基本原则是从旧兼从轻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郑戈向中新网介绍,刑法适用的基本原则是“从旧兼从轻”。

  郑戈解释,从旧兼从轻原则是刑法和行政处罚法等涉及禁止和处罚某些行为的法律领域所通用的法律适用原则,从旧原则所贯彻的是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理念,如果某种行为是被行为发生后的新法规定为具有可罚性,则应当按照行为时的旧法不予处罚;从轻原则是对从旧原则的补充,如果行为发生时的旧法规定该行为违法并应予处罚,但新法免除了该行为的处罚或规定了较轻的处罚,则适用新法。

  “涉疫刑事案件办理调整是新法轻于旧法时,从轻原则适用的进一步体现。”他说。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教授王岳认为,“乙类乙管”的实施,意味着刑法随着行政前置法的修改而对涉及新冠感染的行为的法律认定发生了变化。

  王岳表示,《通知》对相关人员的解除羁押更符合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更有利于符合新规所代表的现时的社会评价,实现判决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他向中新网解释,其中的法理在于,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乙类甲管措施已经实际解除,且“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在这一背景之下,人们刻意违反新冠防疫规定的现实可能性和危险性都已经下降,原有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行为已经不足以构成对社会秩序以及公众健康这两个法益的威胁,法律对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评价已发生变化。

“乙类乙管”实施首日的首都国际机场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还有这些法律问题待明确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除了刑案办理模式以外,专家认为,还有一些法律问题需进一步明确。

  王岳提到,对于因感染新冠无法到岗时,员工工资的发放;感染新冠病毒居家隔离期间,国家是否需要提供生活保障等问题待有关部门统一规定。

  郑戈则表示,“乙类乙管”后的法律问题还有健康码、行程码所涉及的公民个人信息删除问题、“乙类甲管”期间违反防疫规定的行为的处罚问题等。

  对于健康码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郑戈认为,目前还有人有做核酸的需要,由于路径依赖,核酸检测结果与健康码是绑定的,查询起来比较方便,但健康码的公共用途已丧失。为此,他建议,核酸检测结果可另辟通道供个人查询。(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东匠人创新篆刻艺术 让菏泽牡丹“花开石上”

      中新网山东巨野1月9日电 (肖守祥)一张木桌、一盏台灯、几把刻刀,桌面上零散摆放几方石料,1月9日,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篆刻家吴沧海正在自己的工作室伏案创作,刻刀翻飞间,一块普通的石头在他的手上“开”出一朵惟妙惟肖的富贵花。  从上中学起,吴沧海就迷上篆刻,至今已有25年时间。吴沧海介绍说,篆刻...

    时间:01-09
  • 湖北方志馆开馆 记述荆楚大地“前世今生”

      中新网武汉1月9日电 (马芙蓉 夏汉群 王俪颖)湖北方志馆9日开馆。作为荆楚地方活态“历史地图”,其集纳历代湖北方志,完备记述荆楚大地“前世今生”。珍稀藏品《湖北通志·舆地志》手稿 湖北省图书馆供图  湖北方志馆位于湖北省图书馆五楼,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现藏旧志3300余种5500余部;新修方志120...

    时间:01-09
  • 2022年山西太原刑事警情下降10.4% 打掉黑恶势力团伙7个

      中新网太原1月9日电 (记者 李庭耀)在2023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9日发布消息称,2022年该市刑事警情总量同比下降10.4%,电诈案件同比下降14.7%。太原警方打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4人,破获刑事案件56起。  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方面,太原警方深入“清源断流...

    时间:01-09
  • 山东临清:文明村里的幸福事

      中新网山东临清1月9日电 (吕妍 姚晓楠 朱红光)“现在可真是省事又省钱。以前,哪家结婚花费也得几万元(人民币,下同)或者十几万元,白事也得万儿八千的。”1月9日,山东省临清市新华路街道古楼村村民张继升在邻居家喝喜酒的时候说,现在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专门料理红白事,不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没有违...

    时间:01-09
  • 神秘“天外来客”首现地球上空 北半球迎来观赏窗口

      中新网南京1月9日电(记者 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9日消息,编号为C/2022 E3(ZTF)彗星即将飞经地球。这颗古老的彗星直至2022年才被观测发现,也是到目前为止2023年度预报最亮的彗星。  专家介绍, C/2022 E3彗星是2022年3月天文学家利用兹威基暂现源观测站的宽视场测量相机发现。根据天文...

    时间:01-09
  • 河南8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超93%

      中新网郑州1月9日电 (记者 韩章云)1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称,该省80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全程接种154.98万人、接种率93.25%。  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阚全程介绍,河南已全面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

    时间:01-09
  • 2022年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缴获毒品3.19吨

      中新网昆明1月9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9日从云南省公安厅获悉,2022年度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总结会于近日以视频形式召开。总结会披露,2022年,四国执法部门共缴获毒品3.19吨。  据介绍,此次会议由缅方主办,旨在回顾总结2022年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工作成效,展望2023年执法安全合作前景...

    时间:01-09
  • 浙北乡村手艺人坚守四十余载:刨磨之间“箍”就匠心

      中新网嘉兴1月9日电(张雨滴)“嗤嗤……嗤嗤……”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福镇湾里村,箍桶40余年的老师傅沈跃炳正在给一个木桶进行打磨。  木桶作为一种容器,在中国使用的历史已达千年之久。起初,木桶只是盛水舀水的容器,发展到后来用来洗澡、洗脚,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用具,于是出现了一种职业,就是箍...

    时间:01-09
  • 山东鸟笼制作艺人:坚守传统老手艺 竹丝化笼见精巧

      中新网山东巨野1月9日电(孙婷婷 肖守祥)剖料、蒸煮、晾干、走条、刨钻、打磨、镶嵌、雕刻……1月9日,在85岁的鸟笼艺人侯学文的手中,一根竹料经历了数十道工序处理后,再配以笼钩、竹帮、雕刻牙子、鸟食罐、鸟架等,被做成了一个精巧美观的竹艺鸟笼。鸟笼艺人侯学文正在挑选适合做鸟笼的竹条。 巨野...

    时间:01-09
  • 周光权:刑法是洞察苍生疾苦的眼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苑苏文 实习生/韦婷  发于2023.1.9总第107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2022年度法治人物 周光权    获奖理由  他是连通中西的刑法学者,也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挂职副检察长,还是推动死刑复核程序更为严谨的立法者。在这些光环之外,他最喜欢的身份是 “刑法教员”。2022年7...

    时间:0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