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刺绣追梦人的新年愿望:让更多绣娘用灵巧双手“绣”出幸福

2023-01-08 15:38: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春走基层)刺绣追梦人的新年愿望:让更多绣娘用灵巧双手“绣”出幸福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8日电 (陶拴科布尔兰)距离中国农历春节还有半个月,新疆昌吉州木垒县哈萨克族刺绣非遗传承人赛开尔·胡山已投入到紧张的刺绣工作中,她告诉中新网记者,让更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绣”出幸福,让她们体会技艺带来的快乐。

  1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木垒县哈萨克族刺绣非遗传承人赛开尔·胡山的刺绣车间,刺绣机前绣娘们正专注地绘底样、走针线,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刺绣作品展现在眼前。

  “每年临近年末,都是最忙的,村里的年轻人开始准备婚礼用品,刺绣品也是最走俏的时候。”赛开尔·胡山说。

新疆木垒县哈萨克族刺绣非遗传承人赛开尔·胡山的刺绣。 受访者提供

  在当地,赛开尔·胡山靠着精湛的刺绣技艺,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许多乡村妇女在她的带领和培训下,成了心灵手巧的绣娘。

  出生于1968年的赛开尔·胡山,5岁那年开始跟着奶奶学习哈萨克族传统手工刺绣。1993年,赛开尔·胡山和丈夫开始做起了手工刺绣生意,开起了民族手工刺绣作坊。起初她一个人绣,丈夫在外联系销售,可是一个人刺绣总是赶不出来活,订单多了,赛开尔·胡山心里很着急。“活太多了,一个人跟不上节奏,我和丈夫商量开始带徒弟,培养村里喜欢刺绣的妇女,那年我带了三个徒弟,她们都很认真,学习也很快。”

木垒县哈萨克族刺绣非遗传承人赛开尔·胡山的刺绣作坊,刺绣机前绣娘们正专注地绘底样、走针线。 受访者提供

  哈萨克族刺绣绣法独特,刺绣工艺产品想像力丰富而奇特,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哈萨克族女子一般擅长刺绣,尤其结婚的时候绣一些嫁妆,在各种绒料、绸缎上刺绣,工艺有挑花、刺花、贴花、补花、钩花、落花、嵌花、锻花、贴边花等。现在的年轻女子很少精于此道,哈萨克族民族刺绣艺术传承人有所减少。

  2006年,赛开尔·胡山注册了新疆木垒县哈依娜尔民族手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她购买了刺绣机,培养了300多名绣娘和她一起做起刺绣产品。

  经过不断摸索,赛开尔·胡山通过学习和钻研,以哈萨克族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与创新为主线,将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积极探索研发新产品。她制作的《骏马图》《木垒胡杨》《沙漠骆驼》等绣品,屡次在全国民族刺绣作品展示大赛中获奖。

  从小作坊到大工厂,赛开尔·胡山经历了艰辛和不易,但对于她而言,哈萨克族刺绣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她从小的烙印,也是她正在为之努力的方向。赛开尔·胡山在哈萨克族刺绣之路上,还不断丰富文创产品种类,创新工艺技术,开发符合当下消费观的实用型哈萨克族刺绣产品,让更多传统刺绣融入现代生活。

  如今,在赛开尔·胡山的带领下,400多名农村妇女成为心灵手巧的绣娘,她们用勤劳的双手传承创新,追逐幸福人生。

  “我最大的愿望是让传统技艺永远流传下去,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哈萨克族刺绣,让哈萨克族刺绣能代代传承,也让绣娘们用她们的灵巧之手‘绣’出美好生活。”赛开尔·胡山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乙类乙管”付诸实施,重启火热的生活

      ■ 社论  随着“乙类乙管”相关措施落地生效,久困于疫的日子就要结束了,人们可以重新打拼了。  零时,黑龙江正式恢复绥芬河公路口岸旅检通关,香港实施首阶段“通关”,港澳码头、机场、港珠澳大桥不设人数限制,首都机场入境客运航班恢复至2号航站楼和3号航站楼E区运行;零时16分,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CZ...

    时间:01-09
  • 春运回家路,久违故乡人

      ■ 观察家  三年来,这个春运,大家等了太久。  1月7日,2023年春运正式开始,不少人踏上了回家的路,珠三角务工的摩托大军也陆续开启了返乡之路。1月8日上午,新京报直播了几位摩友从广东中山到贵州遵义的骑行之路。路虽远,也要回家过年。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春运首日,全国铁路、公...

    时间:01-09
  • 扩增重症床位、跨科室支援 重症病房里的“生死时速”

      重症病房里的“生死时速”【扩增重症床位、跨科室支援……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重症床位达到60张,医护人员守护生命防线】  头顶的白炽灯明晃晃地亮着,床上的病人却大多无知无觉,身体上伸出一根根管线,连着床旁的各种仪器,或急促或粗重的呼吸声和呼吸机轰隆隆的吹气声交织在一起。  2022年12月29日,北...

    时间:01-09
  • 绅装骑行 一种别样体验

      在上海黄浦江畔、北京胡同内外、成都太古里至浣花溪,一群衣着时髦的青年男女蹬着各式复古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新旧街区。他们的摩登身影与建筑景观交融,相机定格的每个瞬间都像一张张精美的上世纪画报。近两个月来,国内多地兴起绅装复古骑行活动。活动照片和视频在网络上传播,一度登上某生活方式类平...

    时间:01-09
  • 今明两天“晴当家” 气温回落勤添衣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1月9日起将正式进入最寒冷的“三九”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气象台获悉,本周前期北京天气以晴为主气温较高,到了中后期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北京,气温明显下降,15日白天的最高气温只有-2℃,市民要注意添衣防寒。  昨天白天,北京晴空当道,阳光在线,气温也出现大幅回升。午后16...

    时间:01-09
  • 月薪过万日薪比肩双11 多家快递公司春节高薪留人

      今年春节前又如往年一样,一份所谓快递停运时间表的清单在网上流传。这也让不少快递公司再次重申今年春节“不打烊”。北京青年报记者1月8日了解到,为保证春节期间快递的畅通,不少快递公司近期仍在密集招聘,更是有企业下重金留人。一些网站和劳务派遣公司打出的薪酬水平已经比肩电商大促期间。  网...

    时间:01-09
  • 教育孩子淡化春节意识不仅仅是“用词不当”

      冰启  近日有网友反映,某中学在高一年级寒假通知书中提到,希望家长“教育孩子淡化甚至摒弃春节意识、假期意识”。涉事中学日前发布情况说明称,该校高一年级在家长群中致信家长,其中假期安排有关表述用词不当、表达不精准,引起部分网民误解,在此深表歉意。已就此事向家长进行了解释说明,并对高一年级...

    时间:01-09
  • 多国专家学者:中国防疫政策科学有效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国际观察)多国专家学者:中国防疫政策科学有效  新华社记者  自1月8日起,中国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政府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以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对此,多国专家学者表示,中国过去三年...

    时间:01-09
  • 第十版防控方案有哪些调整?官方详解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韦香惠)我国已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第十版防控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对今后的病毒监测、疫苗接种、防控措施等问题进行回应。图为发布会现场 韦香惠 摄  如何确保第一时间监测到病毒变异?  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

    时间:01-08
  • 春运首日上海交通平稳有序 对外到发总量55.17万人次

      中新社上海1月8日电 (浦帆)2023年春运于1月7日拉开帷幕。记者8日从上海市交通委获悉,春运首日上海对外交通到发总量较2022年同期增幅明显,共计达55.17万人次,但较2019年同期仍处于中低位运行。其中,对外客运发送量34.19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38%;到达量20.98万人次,同比增长27%。  据悉,1月7日铁路发...

    时间:01-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