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乙类乙管”正式实施在即,多地强调保健康防重症

2023-01-07 19:37: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7日电(韦香惠)1月8日起,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将正式实施“乙类乙管”方案。目前,北京、天津、重庆等多个城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并发布相关实施方案。此外,各大城市的医院也开始采取措施,集中医疗资源全力保健康防重症。

医护人员和党员志愿者前往庙前镇为村民送医送药。 周秀鱼春 摄

  这些地方疫情态势有所转变

  1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161场重庆市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介绍,据统计,重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日接诊人数,最高的时候是2022年12月20日,达到4.9万人左右,目前只有7000多人。

  李畔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没有开设发热诊室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接诊人数最多的时候是12月16日,一天是3万多人,目前只有3000多人。 “重庆的感染情况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个直观的判断,我们的高峰期应该已经过去了。”他在发布会上说。

  1月5日,深圳市卫健委也在其官方公众号发文表示,深圳“发热”高峰已过。据介绍,深圳在当地感染高峰期间,遍布各社区的社康机构成为了“看发热”的“主力”。

  2022年12月11日至2023年1月1日,深圳共有811家社康机构开设了发热诊室,累计接诊患者154万人次,约占同期全市发热门诊(诊室)总诊疗量的65%。期间,社康机构发热诊室的日均诊疗量从不到4000人次增长至超过14万人次,于12月21日达峰,近期已回落到3万人次左右。

  北京疫情态势也有了新变化。1月6日,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第433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当前北京疫情态势已经趋缓,用药紧缺已经缓解,但门急诊、重症患者救治等方面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容不得丝毫松劲懈怠。

2023年春运大幕开启。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多措并举构筑保健康、防重症防线

  据贵州日报1月4日消息,全省将发放133万份“防疫健康包”,自2022年12月31日起由各地免费向65岁及以上老年人重点人群发放。里面配备了药品、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酒精、抗原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

  福建在 “乙类乙管”实施意见中明确,市级综合三级医院综合ICU必须配备1套ECMO设备。市级定点医院重症床位和可转换重症床位达到总床位数的20%。

  广西自治区在“乙类乙管”实施方案中提出,选择适宜的独立区域(院区、病房楼、病区或病室),建设一批可转换重症监护单元,不少于本院实际开放床位总数的4%,更换高流量输氧管道,必要时准备瓶装氧气备用,配齐呼吸机、监护仪等基本重症救治设备,确保需要时24小时内重症监护资源增加2-4倍。

  上海、长沙等城市的各大医院打破专科界线,集中医疗资源全力保健康防重症。据央视网消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还对病情程度不同的病人进行了科学分诊。对于病情急重的重症患者,医院也分配了更专业的医生。对于患有病毒性肺炎、混合性肺炎,或自身有糖尿病、中风、癌症的重症患者,医院还集中整合了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进行重点监护。

市民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 殷立勤 摄

  加强基层防疫、方便老年人接种

  哈尔滨在实施方案中提到,突出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区县(市)要制定发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新冠对症治疗药品配置清单,按照辖区户籍人口的30%优先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动态储备退热、止咳、镇痛、抗病毒类药品,人口稠密、返乡人员较多的地区需酌情增加。

  贵州对9个市州的88个县(市、区)以及县以下乡镇卫生医疗机构进行重点投放,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相关药品保障

  此外,各地也出台各种方便措施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福建、重庆等地方提出,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接种提供便利。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等群体,要提供上门接种服务。

  哈尔滨要求开展禁忌症专家评估,对基础疾病多、评估难度大的老年人,由区县(市)评估组走村入户、上门评估。因地制宜优化疫苗接种点设置,方便群众就近就便接种。(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今日阳光在线气温升 山区阵风较大注意防风防火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8日),北京依然是晴天唱“主调”,白天气温继续回升,比较适宜外出活动和开窗通风,不过山区阵风较大,公众需注意野外用火安全。  昨天,北京以晴间多云为主,14时南郊观象台的实时气温6.2℃,城区大部地区的气温普遍在5~7℃左右,一片暖意融融。  今天,北京依然阳光在线,气温继续回升。...

    时间:01-08
  • 社区要有养老“明白人”

      目前,我国65岁老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2%。对许多人来说,如何养老成了必须要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养老”也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和热议话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黄岚  建立社会监护制度  为“老有所养”提供保障  广州老年人口呈快速增...

    时间:01-08
  • 探亲流成节前出京主体

    昨天,春运首日,不少心急的旅客踏上回家的旅程。 本报记者 程功摄  本报讯(记者 孙宏阳)为期40天的春运大幕昨日正式拉开。市交通委预测,今年春运,铁路、民航、省际客运进出京总量2536万人次,日均63万人次;高速公路日均180万辆次;市内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1103万人次。受疫情影响,务工、学生流春运前已陆续离...

    时间:01-08
  • 新闻调查丨家庭医生的这个冬天

      从1月8日开始,我国的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执行了近三年的新冠“乙类甲管”将降至“乙类乙管”。防疫政策“换挡”,工作重心也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在“新十条”推出的第二天,12月8日起,全国多个城市陆续公布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政策和医生联系电话,并提醒居民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居家治疗...

    时间:01-08
  • “找课本茬”背后的创新精神培养

      用一副三角板能画出多少度数的角?“除了30度、45度、60度、75度……应该还有165度!”据媒体报道,对小学课本上的这道数学题,四川成都天府新区华阳小学四年级学生米之贤、廖钧宇发现,自己找到的一个答案并不在所列参考答案中,他们就这一疑问给教材编写组发去了邮件。回信中,编写组肯定了两名学生的探究...

    时间:01-08
  • 北京丰台站:百年老站新生后首迎春运

      【新春走基层】百年老站新生后首迎春运  1月7日,2023年春运正式开启。这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运,也是百年老站北京丰台站新生后迎来的首个春运。  始建于1895年的丰台站是北京第一座火车站,先后成为京汉、京奉、京张等铁路上的重要车站。随着北京铁路布局的调整,2010年,丰台站停止客运...

    时间:01-08
  • 地铁不再测温,书店不再扫码……今起北京疫情防控有这些变化

      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工作总方案》及监测预警、重点人群社区健康服务、农村地区防控、学校防控、养老机构防控等5个配套专项工作方案开始实施。这意味着,今天起,这些变化直接关系你我的生活——  核酸检测:单人单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

    时间:01-08
  • 北京“双减”工作专班提醒家长和学生:违规竞赛存在3个常用套路

      掌握合规竞赛白名单、警惕违规竞赛套路、参加违规竞赛有风险……昨日,针对寒假期间的违规竞赛等问题,北京“双减”工作专班特别发出提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随着“双减”工作深入推进,北京“双减”专班持续发力,保持治理各类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寒假期间,北京“双减”工作专班将持续紧盯假期易发...

    时间:01-08
  • 成都街头大叔卷入车底 20多人火速抬车救人

      点赞   成都街头大叔卷入车底 20多人火速抬车救人  1月5日中午,成都市成华区一环路东三段玉双路一十字路口,一辆白色小轿车与两辆电瓶车发生碰撞,导致一辆电瓶车连车带人摔倒路边,另一辆电瓶车驾驶员整个身体被卷入车底。  巨大的撞击声引来路人纷纷聚集,现场人们的呼救声此起彼伏。很快,从四面...

    时间:01-08
  • “微网实格”助力农村疫情防控

      农村、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关口,是保障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我国农村地域广、人口多、人均医疗资源相对不足。随着春节的临近,人员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更加需要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1月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有关工作。发...

    时间:01-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