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涉疫物资销售乱象:直播间预售N95到手变成防尘口罩

2023-01-07 02:34:00

来源:法治日报

  直播间预售N95到手变成防尘口罩

  记者调查涉疫物资销售乱象

  本报记者 孙天骄

  直播间里,主播信誓旦旦说卖的是N95口罩,抢购时链接商品突然变成了KN95口罩,消费者着急下单后,收到的却是PM2.5防尘口罩……

  这是2022年年底天津市居民韩先生遭遇的经历。

  随着疫情形势发展,涉疫物资需求增加。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线上线下,涉疫物资虚假宣传夸大功效、货不对板、假冒伪劣等问题层出不穷。近期,已有多地通报涉疫物资乱象,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陆续发文对涉疫物资销售乱象进行打击治理。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部分商家企图“借疫生财”,打着新冠的“擦边球”不法销售,扰乱了市场秩序,危害群众健康,有关部门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同时线上销售所依托的相关平台亦须承担相应责任。

  “特效药”诱人抢购

  虚假宣传夸大其词

  韩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在某知名短视频平台刷到一个卖口罩的直播间,主播承诺所售口罩为N95,可以有效防护新冠病毒,且口罩数量有限需要抢购。因为前段时间一直没买到N95口罩,当时直播间又特别火爆在线人数很多,韩先生就着急下了单,下单后才发现商品链接显示的是KN95口罩。

  “这也罢了,可没想到半个月后到货拆开一看,竟然是PM2.5的防尘口罩。”韩先生颇为气愤地说道,他支付92.8元买了50只口罩,准备去找主播理论时,发现相关店铺已经关停,主播也消失无踪。

  虽然后来韩先生找平台协商退了款,但依然难消气——让人白等了这么久时间;要是有人没注意戴上这口罩出门被感染,谁来担责?

  记者注意到,在网络平台,不规范销售涉疫物资,打“擦边球”倒卖涉疫物资乃至违法销售的行为屡见不鲜。

  “全球第一款新冠口服药,货不多,识货的来”“新冠特效药,绝对的硬通货。懂的自然懂”“××新冠特效口服药,出现症状3天内服药,患者住院或死亡的风险可降低89%”……“新冠有特效药了”的信息在网上一时甚嚣尘上。

  记者查询发现,所谓新冠“特效药”如辉瑞Paxlovid等均为处方药,而各社交平台、网络朋友圈中却有不少销售这类“特效药”的黄牛信息,甚至还有销售仿制“特效药”的黄牛信息。据专家介绍,这种仿制药品未经我国相关部门批准,是违规的,自行用药存在安全风险。

  被传对新冠病毒有“特效”的还有“免疫球蛋白”,在一些社交网络平台、二手平台等均有大量收购和售卖信息,号称可以增加抵抗力预防新冠。在大量抢购之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价格水涨船高,被炒到3000元以上一瓶。这让不少医生站出来呼吁:免疫球蛋白不防新冠,不要囤积,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上海三甲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胡洋告诉记者,丙种球蛋白是从健康人血液中提取的,主要成分是抗体,输入人体后,不能长久保持在体内,因此也不能用于预防新冠。同时,由于球蛋白需要靠注射进入体内,个人在未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随意注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过敏等。

  不仅是免疫球蛋白,在网上,连酒都成了“防疫神器”——在某款酒的视频广告中出现了“据专家统计常年喝酒的人群能够抵抗新冠病毒:防病毒能力比没有喝酒的人高68.3%”等内容。

  对于这种借疫宣传销售商品的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不仅涉嫌虚假宣传,非药品违法宣传疾病治疗功能,违反广告法,而且一些产品在宣传时故意借用一些知名涉疫物资品牌,引发消费者混淆,还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无资销售涉嫌违法

  最近,血氧仪、制氧机又成了抢手货。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以此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指夹式血氧仪价格差别很大,从几十元到一两千元的都有,不少店铺显示缺货,还有一些处于预售状态。其中,某款血氧仪月销量已达30多万。

  胡洋告诉记者,自备血氧仪等仪器进行健康监测有其积极意义,不过,当前市面上的血氧仪、制氧机等仪器质量参差不齐,居家自我监测得出的参数未必准确,“我接诊过一位病人,血氧仪自测显示血氧饱和度过低,但是就诊后抽血检测数据却显示正常”。

  在涉疫物资的销售过程中,一些卖家投机取巧,或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或哄抬物价、高价售卖,行不法销售之实。

  近日,重庆綦江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重庆某公司经营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进行抽样送检,检验结论为不合格,涉及防护服数量3000套。该公司因经营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将被处以行政处罚。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苑成说,不法商家知假售假,销售假冒伪劣防疫产品的行为非常恶劣,根据药品管理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规定,可处以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去年12月,不少人经历过抗原试剂盒短缺,也见到了网上、朋友圈抗原试剂盒价格暴涨。除抗原试剂外,退烧药、温度计等涉疫物资都出现了高价售卖的问题。各地相应加大了打击整治力度。

  如郑州“小药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线上“药帮忙”App批发平台,向全国医药零售、药房、诊所哄抬布洛芬片价格,经先后两次涨价,布洛芬片价格从2.33元每瓶至2.43元每瓶,涨至19.8元每瓶,涉案药品数量达3万余瓶。2022年12月29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向“小药药”公司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拟罚款260万元。

  苑成说,根据相关规定,相关部门对药品价格进行监测,依法查处价格垄断、哄抬价格等药品价格违法行为,对经营者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值得注意的是,在朋友圈、社交媒体的私人账号进行售卖涉疫物资的行为,也涉嫌违法。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无论中药还是西药,从事药品零售活动都需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销售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血氧仪等商品需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未取得资质经营的,须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苑成说。

  依法打击整治乱象

  相关平台亦须担责

  打击涉疫物资销售乱象,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行动。

  2022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初步发现的涉嫌哄抬价格的线上药房,转到相关省份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与此同时,还发布《关于涉疫物资价格和竞争秩序提醒告诫书》,对涉疫物资生产经营者划出“九不得”红线。今年1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再发文,对防疫用品和民生用品生产、销售单位进一步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出六项要求。

  近日,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公安食药侦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山寨”仿冒涉疫药品及相关用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围绕常用涉疫药品、检测试剂及相关医疗器械、设备,紧盯生产、批发、零售环节及网络交易服务等第三方平台,深入排查案件线索,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第一时间核查工作中发现和群众投诉举报的线索,对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立案查办。

  浙江、贵州、安徽、重庆等地市场监管部门陆续发布多起涉疫物资违法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维护市场秩序。

  苑成说,对涉疫物资市场中非法牟利的不法行为,应从快从严查处,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全力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格管好药店等群众购买药品时最方便快捷的窗口,让不法行为无所遁形。

  在刘俊海看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还要扩大生产,促进流通,各地方政府要抓紧提供相应的办证办照便利,为生产厂家用电用水提供方便。包括进口环节,可以围绕通关效率的提高、关税的降低等方式,降低进口涉疫物资的价格。

  当下,很多涉疫物资在线上销售,包括电商平台、直播间、社交群组等,平台的相关责任亦受到关注。

  2022年12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规范涉疫物资网络交易秩序的工作提示,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严格按照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落实平台内经营者管理责任、涉疫物资保障供应责任、涉疫物资价格稳定责任、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责任、政企协同共治责任等“八个责任”,确保依法合规经营。要求平台积极配合监管部门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平台自治与政府监管的良性互动。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涉疫物资线上销售,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等都是这些商家生存所依托的土壤,所以为了防范不法销售,各平台应尽到应有的安全保障义务,审核好经营者的法定资质,充分发挥好大数据筛查手段,对不法交易行为及时审核发现。平台需要守土尽责,为消费者站好岗、放好哨、把好关。”刘俊海说,同时,消费者还要理性,不要盲目囤药,不仅容易造成囤货浪费,还导致资源紧张加重他人负担。(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江西警方:将继续全力查找胡某宇

      中新网1月7日电 据江西省上饶市公安局官方微信消息,上饶市公安机关7日发布《致网民朋友的一封信》指出,经全面细致调查,目前未发现胡某宇被侵害的违法犯罪事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未立为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将继续全力查找胡某宇。全文如下:致网民朋友的一封信  广大网民朋...

    时间:01-07
  • 警方通报胡某宇失踪事件:未发现其在校内被害、自杀等痕迹证据

      中新网1月7日电 据江西省上饶市公安局官方微信消息,上饶市公安机关7日发布通报,2022年10月14日,胡某宇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私立致远中学(以下简称“致远中学”)校内失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公安机关高度重视,10月15日接到报警后即组织开展调查搜寻工作,未发现胡某宇在校内被害、自杀、发生意外的痕迹...

    时间:01-07
  • 北京大兴机场1月17日起恢复国际航班!首批有这些航线

      2023年春运今天正式拉开帷幕。今早,不少心急的旅客已经踏上回家的旅程。大兴机场计划执行航班529架次,预计完成旅客吞吐量约6.15万人次。从1月17日起,大兴机场还将恢复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首批将恢复北京大兴至曼谷、香港等地的航班。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大兴机场看到,大兴机场航站楼内增添了不少节...

    时间:01-07
  • 广西加快构建青年人才发展政策体系 让青年引得来留得住

      中新网南宁1月7日电(罗颖佳 黄藓乐)2023年广西“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6日在南宁举办。  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分自治区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大、政协、区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大家关心关注的“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引育管用”“高校毕业生保...

    时间:01-07
  • 广东今天晴暖天气持续 明后天降雨发展局地有大雨或暴雨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7日),广东晴暖天气持续,大部地区以晴到多云为主。明后天,降雨发展,粤西等地局部有大雨或暴雨,需注意降雨对春运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昨天,广东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上午9时,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在13℃以上,珠三角等地部分地区更是接近或达到19℃,暖意十足。  今天,广东晴暖天气持续...

    时间:01-07
  • 北京双休日晴暖天气不打烊 明天最高温或升至两位数

      中国天气网讯 今明两天(1月7日至8日),北京延续美好的冬日暖阳模式,天晴气爽,气温继续回升。预计今天北京最高气温7℃,明天将攀升至10℃。  昨天白天,北京晴天开场,但风力较大,尤其西部地区阵风明显,达到6至7级。下午15时08分,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达到9.2℃,较前一日的4.9℃跳跃式升高。不过最低气温仍然...

    时间:01-07
  • 美食街开门迎客 年夜饭预订紧俏 多地餐饮业焕发新活力

      随着春运的开启和春节的临近,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和服务业恢复发展政策双向发力,热闹的城市生活景象逐步回归。全国各地美食街上的店铺纷纷开门迎客,也有地方加紧美食街的建设,积极推动当地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美食街开门迎客 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油锅热浪,香味扑鼻;街头巷尾,人头攒动。水塔街是...

    时间:01-07
  • 北京地铁3号线东四十条站改造正式“洞通”

      地铁3号线东四十条站改造正式“洞通”  本报记者 陈雪柠  在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的站台中间,有一条向下的“神秘”通道,这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2号线时为3号线预留的换乘通道。新的3号线东四十条站,就要在预留车站基础上新建、改造而成。  近日,记者走访施工现场看到,3号线东四十条站工程进入新...

    时间:01-07
  • 捏面人的“95 后”:想让年轻人理解文化的脉络

      本报记者 任珊  初识郎佳子彧的人,很难将这位身高一米九一、青春帅气的北京大学毕业生,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身份联系到一起。“95后”的他年纪不大,接触“面人郎”却已超过20年,并决定将这门手艺当成终身事业。  “面人郎”是郎佳子彧爷爷郎绍安所创,在郎绍安手里,面塑从...

    时间:01-07
  • “阳康”后如何重返运动?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不少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转阴后会遗留下健康问题,进行正确且适度的体育活动,对于患者恢复健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运动是良医”的理念,主要是提倡通过体育锻炼来预防、治疗以及促进病后康复。体育锻炼对于加快恢复一些急慢性疾病造成的身体负面影响有着非常积极、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间:01-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