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银发经济带来新机遇 广西“00后”护理员用专业技能拥抱朝阳行业

2023-01-04 21:4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柳州1月4日电 题:银发经济带来新机遇 广西“00后”护理员用专业技能拥抱朝阳行业

  作者 李娇阳

  21岁的甘国霜是广西柳州市一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护理员。在过去的一年里,她的大部分时间,都与一群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共同度过。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银发经济市场潜力正在释放,挑战与机遇并存,而有专业技能傍身的年轻护理员已成为养老服务行业炙手可热的人才。

图为甘国霜与老人们一同做手工。 受访者供图

  由于看好养老服务行业的就业前景,甘国霜在就读职校期间,选择了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毕业至今,她已从一名见习护理员升至院长助理,收入可观。然而,甘国霜的选择起初却未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他们觉得,护理员是一份负责给老人端屎端尿的工作,不够体面。但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老人的多样化需求也应得到满足。”甘国霜表示,养老服务中心里比她年长的护工们有着更丰富的护理经验,而在校期间的系统学习,则让她掌握了更专业的护理技巧,这一优势在涉及医疗方面的护理环节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甘国霜回忆,有一位85岁的老人曾在上厕所时不慎摔破了头。“我先通过呼叫、听他的心跳等方式,判断他是否还有意识,然后拨打急救电话。”她表示,处理类似的突发事件有一套规范流程,倘若没有学习相关课程,或许第一反应便是将老人立刻扶起,但贸然移动老人,可能会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除了为老人提供如协助进食、洗漱等基础的生活照料服务,甘国霜还可以指导老人正确服用药品,以及进行有助于康复的肢体运动。在她看来,老人并非丧失了全部功能,只能待人服侍的“报废机器”,护理更深层的内容是精神关照。“鼓励和帮助他们充分利用‘剩余功能’,让他们的生命带着尊严谢幕,也是这个职业的价值所在。”甘国霜说道。

  在养老服务中心里,老人们要面对亲人不在身边时的孤独,而甘国霜要面对的,则是老人们如天气般多变的情绪。有的老人在思念亲人时会发呆,或是对着别人的子女激动地重复自己孩子的名字;有的老人会因产生狂躁情绪,出现殴打或是辱骂护理员的行为;亦有老人会在回忆往事时产生情绪波动,放声大哭。

  “安抚老人的情绪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沟通。”甘国霜解释,由于部分老人已处于无法沟通的状态,她必须通过护理技巧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些技巧既有语言方面的,也有肢体方面的。

  在老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护理员更是陪伴者与倾听者。然而,老人和年轻护理员之间,存在着因年龄差而产生的“代沟”,这令甘国霜的许多同学在毕业后选择转行。作为养老服务中心里并不多见的年轻护理员,甘国霜即使已经获得了老人及其家属的认可,也仍要面对他们对自己从事这一职业的不解。

  “老人们劝我找别的工作,不要在这里陪他们。有些老人的家属认为我还年轻,应该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我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好,但我也只想在我的舞台上发光。”甘国霜笑道,入行后,她把在学校学习的护理技能以照片的形式向家人反馈,表明自己正以一技之长,在这一职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2.6亿,占总人口的18.7%。在此背景下,适老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愈加旺盛,老年产业被不少商家称为“朝阳产业”。职业教育与市场衔接紧密,亦成为助推银发经济的重要力量。

  “随着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养老正在从传统的‘养儿防老’转向依靠社会服务满足需求。一线的专业护理员能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如今还存在较大缺口。”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梁淑双表示,受大众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刻板印象”影响,这一朝阳行业存在“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为改变这一状况,学校会组织学生进入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实地探访。“如今的养老服务机构在设施、制度等方面较之从前都有极大的改善,学生们通过直观感受,可以重新认识护理员这一职业。”梁淑双表示,如今已有经历过转行的毕业生重新回到养老服务行业,且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养老服务行业的需求,学校对专业课程进行了优化,增设了智慧养老技术、急救技术、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等课程,以培养养老服务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为养老服务行业输送年轻力量。”梁淑双表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说案】“协商一致”就能免缴社会保险吗

      社会保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或拖延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合法吗?新疆阜康市某煤化公司就以“双方协商不再缴纳”为由未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最终被法院判决其赔偿劳动者相应损失。  【案情回顾】 ...

    时间:01-05
  • 员工疫情后复工被辞退:仅签1年劳动合同 却定3个月试用期

      仅签1年劳动合同 却定3个月试用期   一培训公司违法约定试用期,工会帮员工说“不”  阅读提示  某培训公司员工疫情后刚复工即被辞退,公司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求助工会法律援助。法援律师认为,公司设定了3个月的试用期,而劳动合同仅签订了1年,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且试用期间公司与员工没...

    时间:01-05
  • 有人利用“颜值检测”软件窃取人脸信息

      有人利用“颜值检测”软件窃取人脸信息   法院认定人脸信息属于“公民个人信息”  本报讯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第35批指导性案例。其中一例中,被告人制作手机“黑客软件”并伪装成“颜值检测”软件,窃取用户手机相册照片。法院认定“人脸信息”属于刑法规制范畴的“公民个人信息”,被告人犯侵...

    时间:01-05
  • 花钱即可开车进站台?不患有而患不公

      据1月3日上游新闻报道,1月1日,有网友称,陕西西安北站有私家车上高铁站台接送乘客,由铁路部门工作人员指引放行。记者调查发现,2022年10月西安北站就推出了此项优行服务,收费为1次几百元,包括车辆进站接送、专区停车、贵宾候车区、专享安检通道等。  将私家车开进高铁站台接到站乘客,颇为少见,在不少火...

    时间:01-05
  • “套路贷”涉黑组织专盯大学生多人获刑

      采取“软暴力”索取“债务”,每日催收额未达3000元的员工不得吃饭……   “套路贷”涉黑组织专盯大学生多人获刑  汤某甲等4人运作App平台,向在校大学生及大学毕业三年以内的群体实施网络“套路贷”犯罪活动。该组织采取多种“软暴力”手段,对不能按期还款的被害人及其亲友进行滋扰施压,索取“...

    时间:01-05
  • 记者第一视角感受二手房买卖:看房选房定房“小坑不断”

      二手房看房选房定房“小坑不断”  记者第一视角感受二手房买卖  本报记者 张守坤  假业主、一房多卖、买到“凶宅”……近年来,二手房买卖市场出现了不少乱象,有关部门也加大了打击整治力度,有力净化了市场环境。  但由于二手房买卖中间流程复杂、中介机构良莠不齐,二手房买卖过程中的“坑...

    时间:01-05
  • 老师要求学生投屏聊天记录 尊重学生隐私是底线

      依法教育,保护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行使教育职权的老师。把握好法律的红线,才能站好岗位的底线  近日,河北衡水某中学一老师上网课时,要求多位学生投屏聊天记录并拍照。一同学好友称该老师行为未征得学生同意,严重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权,非常气愤。对此,故城县教育局一工作人员表示,会交给相关科室调查核...

    时间:01-05
  • 实名制儿童火车票按年龄购买 期待更多领域跟进

      提供年龄证明不再成为问题,实行儿童优惠票最大的障碍是政策惯性  全国铁路从2023年1月1日起对儿童优惠票实行实名制管理,凭儿童的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将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按之前身高1.2米和1.5米为分界线。不满6周岁的免票,6周岁至14周岁的购买优惠票,14周...

    时间:01-05
  • 刘鑫“募捐”赔偿款:践踏法律的小丑,必须谢幕

      不是江秋莲需要那近70万的赔偿弥补丧女之痛,而是刘鑫需要用这近70万赔偿做出“人性证明”,证明自己有悔意,在“赎罪”  去年12月30日,江歌母亲江秋莲与刘鑫生命权纠纷案等来了终审宣判,刘鑫需赔偿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万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20万元。没想到的是,刘鑫却在网上搞起了“募捐”。  20...

    时间:01-05
  • 装维小哥太勇了!路遇民房失火救出俩娃娃还把火灭了

      “要不是李师傅出手相救,房子肯定烧成光架架了,两个娃娃的安全也不好说……”回忆起十来天前发生在家里的火灾,朱建娟仍心有余悸。  2022年12月23日下午,四川省自贡市荣县观山镇高咀村5组的朱建娟家突发火情,途经此处的中国移动四川自贡荣县分公司双古服务中心装维工程师李光明发现后,立即冲进屋内...

    时间:01-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