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大学生怀抱芯片梦“无声逆袭”

2023-01-04 06:36: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马涛是安徽工业大学微电子与数据科学学院光源与照明专业2019级本科生,也是同学眼中的“第一排钉子户”“早八第一人”,年年专业课成绩第一。出生就被确诊为先天性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一级残疾的他一路逆袭,推免至苏州大学集成电路工程专业深造。

  23年前,马涛出生时,两耳听力损失达到90分贝,语言交流无法通过听觉进行。他如果不依靠助听器等设备辅助,很难进行语言交流活动。

  父母带着他四处寻医,但处处碰壁。父母没有放弃,下决心教孩子学会自主发声。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个最简单的音节,都需要千万次的尝试、练习、再纠正,直到8岁,他才学会连贯表达。

  “学习是能够弥补身体缺陷、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上学以后,不能全程听清老师的授课内容,马涛坚持课后自学,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本科期间,马涛坚持“最节省时间的方式就是规律生活”的信条,每天早早起床,去教室占位置并温习课前内容。每次临近考试,因为长时间戴耳机听大音量教学视频,导致双耳习惯性耳鸣、头晕等。他从未因为挫折而难过,却会因学习进度被各种事情耽误而着急。

  大二时,在老师和兄长推荐下,他选择微电子方向研究相关芯片设计,进入学院丁守军老师的光电功能晶体课题组,进行全固态黄光激光器的高品质光学功能晶体的生长性能研究,学习技术制备发光材料,用作大雾天气下的道具交通安全警示信号灯。

  听力的障碍阻挡不了他的认真劲头。他学习晶体的提拉生长,调试晶体的生长温度,提拉生长的拉速、转速等环境因素,对晶体进行提拉生长,参与配料、制料以及晶体退火后的研磨抛光实验。“晶体生长就是人为掺杂所需要的杂质到基质晶体中,混合形成粉末状原材料,通过籽晶杆慢慢向上提拉液体直到凝固,是课题实验中的重要环节。”他介绍。

  生长一次晶体约10天。马涛记得,团队历经整整8次生长破解失败。2021年,团队加班加点商量晶体“为何而裂”的问题,大家围绕容器气密性差、晶体内部应力等多方面原因进行讨论,迭代优化温场、熔点等核心参数方案,最终收获了重大突破。“犹记与小伙伴在单晶炉旁熬夜生长晶体,第二天又精力充沛去上早读的时光。每每想起那段奋斗的过程,心里总是莫名被触动。”

  “虽然听不到声音,但能让我随时随地安静下来学习、思考,这也算一种补偿吧!”经过不懈努力,他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金奖等奖项。

  为了汲取更优质的科研学习资源,他决定读研深造。顽强不屈的精神助力他连续3年平均学分达到92分,近一半的课程超过95分,排名专业第一,最终以优异成绩成功获得多所双一流高校的offer。为了提升英语口语能力,课余时间,他观看英文电影,努力将人物嘴型和字幕对应起来。

  眼下,马涛正在攻克模拟集成电路放大器设计、去除噪声等难题,致力于放大助听器声音信号,这是优质助听器设计的一个“小难关”。在他看来,自己科研的长征路才刚刚开始,计划毕业后投身芯片设计领域,通过混合信号ADC等技术手段制造更为先进的助听器,帮助更多的“马涛们”融入社会,享受更好的生活,追求更大的梦想。

  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今年暑假,马涛加入家乡宿州泗县的青年抗疫志愿队参与值守,被社区评为优秀志愿者。在学校迎新复学、社会实践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在校内开展过主题为“心之所向,奋勇前行”的宣讲,结尾处是这样一段话:“对别人而言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场景需要我用尽全力。但这些年来,我的微声世界里充满了爱的声音,我要将这声音传递给更多的人,用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4日11时50分在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北纬32.06度,东经95.42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01-04
  • 2023年京考笔试定于2月11日、12日举行

      《2023北京公务员笔试时间安排及有关事项的公告》刚刚发布。经过改期的2023年京考笔试,定于2023年2月11日、12日举行。  公告  根据工作安排,经研究,北京市各级机关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定于2023年2月11日、12日举行。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笔试时间安排  公共科目笔试:  2023...

    时间:01-04
  • 东航第二批国产大飞机C919乘务员今日开始集中培训

      中新网上海1月4日电 (记者 殷立勤)1月4日,东航第二批国产大飞机C919乘务员开始开展为期3天的机型改装集中培训。据了解,这批乘务员共计25人,有24人来自东航客舱部,1人来自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东航结合C919飞机引进计划,在客舱部的6000余名乘务人员中进行择优选拔,形成一套严谨科学的选拔标准,入选的乘...

    时间:01-04
  • 郑州市“新冠病毒感染者服务平台”今日12时上线试运行

      央视网消息:“郑州发布”微信公众号1月4日消息,郑州市“新冠病毒感染者服务平台”将于今日12时上线试运行。  据介绍,郑州市“新冠病毒感染者服务平台”依托郑好办、郑政钉开发,旨在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有症状疑似感染者)提供药品代购、康复指导、协助转诊、协调住院等医疗相关服务,重点服务保障65岁...

    时间:01-04
  • 中疾控:短期内由XBB系列变异株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中新社北京1月4日电 中国疾控中心1月4日在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发文称,2022年10月至12月共报告发现本土XBB病例16例,全部为XBB.1进化分支,主要集中在10月至11月,12月仅1例,暂未监测到XBB.1.5本土病例,中国短期内由XBB系列变异株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据介绍,XBB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衍生的2...

    时间:01-04
  • 图表|治疗新冠有“特效药”吗?如何科学使用抗病毒药物?

      图表丨治疗新冠有“特效药”吗?如何科学使用抗病毒药物?——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编辑:张善臣 陈芳 孟丽静  (新华社)...

    时间:01-04
  • 警惕感冒和新冠病毒“合并感染” 老年人这样预防

      健康“医”点通  警惕感冒和新冠病毒“合并感染” 老年人这样预防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感冒和新冠病毒感染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邹进晶提醒大家,警惕感冒和新冠病毒合并感染。  邹进晶介绍,感冒多...

    时间:01-04
  • 打破专科界线 集中医疗资源全力保健康防重症

      央视网消息:从急诊到发热门诊,近期医院就诊人数增加不少。上海集中医疗资源全力保健康防重症,各医院整合各科室力量,打破专科界线,全力保障急症重症的救治工作。  近一周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发热门诊的日接诊量已经从往日的30人左右到了现在的600多人次。为此,华山医院打破了各科室界线,...

    时间:01-04
  • 30微克/立方米!2022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10年来最低

      北京空气质量再实现突破!1月4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新闻发布会。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 年均浓度继续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为10年来最低水平,持续保持历史同期最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最优的“双...

    时间:01-04
  • 各地医疗机构统筹医疗资源 保证患者快收快治

      央视网消息: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一部署,各地医疗机构统筹医疗资源,通过多种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快收快治,守护人民健康。  一大早,在宜昌三峡中心医院伍家院区急诊室,医护人员紧张有序地接诊各类患者。为了减少患者就诊时的等候时间,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配麻醉科、老年病科、呼吸科、小儿外...

    时间:0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