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重症医学“守门人”奋战一线 全力救治新冠患者

2023-01-02 16:50:08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元旦假期,医务工作者们仍奋战在守护健康的一线。近日,总台记者走进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监护室,用镜头记录下医护人员忙碌的一天。

  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五名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翻身,以此来增加患者的肺部通气量。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第三病区护士长 钱淑媛:上午把他趴回来,晚上把他趴过去,每天我们要趴二十五六个人。

  每一次翻身大概需要10分钟,而为患者翻身,医护人员每天都需要近9个小时。打开重症监护室的病例系统,红色的一整屏显示着这里已经满床。通常,重症监护室要留出20%的空床位以备应急,但12月中旬以来,随着疫情感染人数的增加,危重症患者的数量也明显增多。眼下,医院重症监护室80张床位已全部收治患者,其中80%都是65岁以上,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 唐青青:这个单子是病人平时用的静脉输液一些小治疗的单子,都是医生开的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数量)可能是原来的三倍到五倍吧。

  一方面患者增多,另一方面部分医护人员受疫情感染,随时存在着减员。在护士值班表上,写满了数字,这些代表着他们的加班时间。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第三病区护士长 钱淑媛:一个班干不完,有的人加3个小时、加2个小时、加1.5个小时都在。

  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谢剑锋从12月份开始,几乎每天都是早上7时到医院,晚上10时才下班。特别是12月26日以后,为了尽可能多收治病人,医院新开辟了亚重症病区,他成了这里的负责人。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谢剑锋:你现在还是要坚持趴,你一仰过来血氧饱和度只有七十几,那是非常危险的。

  记者:谢主任,我看你刚刚一直在反复提醒他们要趴过来,这个是我们一个主要的工作吗?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谢剑锋: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现在研究都证实,趴过来能够降低插管率,改善病人愈后,我们要督促这些病人趴过来。因为这群重型的病人暂时还不需要插管,我们希望通过非常积极治疗措施,去保护我们的肺,防止肺的损伤进一步进展,不让他向危重型发展

  为了进一步降低危重症的发生,重症医学科还建立了扩容巡查机制,专门组建了一支医护队伍,每天往返于各个科室之间开展筛查。截至目前,中大医院的病房使用率已经达到95%,收治的新冠感染病人近1600人。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刘松桥:这个就是我们外面的病人。这个(血氧饱和度)67、91,这个90,这都是很低的,(信息)都汇在我这里。他们本科的医生会先看。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杨毅:就有点像片区警长,我们就希望把在普通病房里面高风险的病人筛选出来,早期去诊断,早期去干预,就像我们这些年一直说的关口前移,预防重症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 滕皋军:通过这一套体制机制的保障,放大了强势学科重症医学科的作用。这样的话,我们将工作量不是集中在少数的急诊科的医生和重症医学的医生或者呼吸科的医生(身上),我们把这些工作量分散到各个专科、各个学科。通过一系列机制,让他们的救治能力达到良好的状态,提升救治能力,降低死亡率。(央视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记者直击】急诊风暴中的坚守

      阅读提示  一天接50辆救护车、所有的呼吸机都在用、40升的氧气筒一天要换3到4桶氧气、床位有限有的患者只能在过道轮椅上吸氧输液……面对强大的工作压力,医护人员迎难而上,医院尽最大努力收治病人,同时向社会呼吁,把更好的医疗资源留给危急重症患者。  冬季是北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期,又遇新...

    时间:01-03
  • 中国“争气机”在粤首次点火成功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申卉 通讯员何亮)2022年12月31日凌晨2时16分,随着屏幕上八个红点全部点亮,燃烧器点火成功信号发出,被誉为“争气机”的国内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在工程应用现场——广东华电清远华侨工业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实现首次点火成功。这标志着东方电气集团...

    时间:01-03
  • 加速引进+临床研发 新冠药物后备多

      我国目前仍亟须高效抗新冠病毒药物,尽管辉瑞公司的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和国产原研药阿兹夫定已附条件获批上市,但由于供应不足等原因,其目前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好在近期越来越多国产新冠药进展提速——有的表示Ⅲ期临床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预计最快于2023年2月上市;有的发表临床研究数据显...

    时间:01-03
  • 比84消毒液贵四倍 易分解的次氯酸值吗?

      “新年好!给你寄了N95口罩、抗原和连花清瘟,以作备用。愿冬天尽快过去,春天早日到来!”刚刚过去的元旦,不少市民纷纷晒出自己今年收到的“新年礼物”。记者注意到,当前口罩、抗原等防疫物资以及感冒药,正成为节日送礼的佳品。  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随着防疫物资产能的逐步提升,目前抗原、N95口罩等...

    时间:01-03
  • 双重考验下的独居老人

      2022年12月11日,家住北京东城区的八旬老人陈华发起了低烧,抗原检测显示阳性,后烧至39℃多。  女儿远在国外,陈华和老伴儿相依为命。远在广州的侄女最终通过热心的网友,给陈华紧急送去了退烧药。三天后,陈华有惊无险地退烧了,只是肌肉还有些酸痛,嗓子有些发干。  香港特区政府披露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

    时间:01-03
  • 肿瘤患者的“新冠之战”

      乳腺癌患者王可可在化疗后的第二天,“阳了”。  在此之前,她对感染新冠充满不安:肿瘤患者是否更容易感染新冠?化疗期间发烧了怎么办?去医院检查感染了怎么办?哪家医院收治阳性肿瘤病人?疫苗到底要不要接种?  赵晨阳的母亲,为了定期完成肺癌晚期的化疗,“每次去医院心里都很忐忑”,又不得不经常去医院。...

    时间:01-03
  • 公卫专家谈疫情冲击:压峰、延峰、错峰,“预防”是第一道防线

      去年12月26日晚,国家卫健委宣布,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此外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而另一边则是全国日渐严峻的疫情形势,多地迎来疫情高峰。  “高峰”“爬峰”“峰值”等词频繁见诸媒体。什么是疫情高峰?哪些因素...

    时间:01-03
  • 新疆巴音郭楞州轮台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3日1时49分在新疆巴音郭楞州轮台县(北纬41.24度,东经84.04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

    时间:01-03
  • 穿山越岭来会你 动车开进了大巴山

      “来了,动车来了!”1月1日,在秦岭和大巴山的莽莽青山之中,“绿巨人”动集动车组似巨龙一般呼啸而来。当天中午,“绿巨人”驶入万源火车站时,早已在此等候的乘客们激动不已,这是大巴山深处的小城万源第一次迎来动车。这列车的起点是西安,越过秦岭,穿过大巴山,终点是“巴人故里”达州。随着动车穿行大巴山深...

    时间:01-03
  • 预计2026年底凉山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未来5年,四川省凉山州将完成高速公路建设预计投资约2000亿元,新建成高速公路项目5个,共计721公里;届时,凉山州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超过930公里。预计到2026年底,凉山州将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  2022年,10个高速公路项目作为重点进行推进,全州公路水路交通...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