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22,你好2023。愿今年所有的付出,都是来年铺垫的惊喜!新的一年,愿所愿皆如愿!新年新气象,祝各位大展鸿“兔”啦!
作者:黄蕾
2023-01-01 00:49: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再见2022,你好2023。愿今年所有的付出,都是来年铺垫的惊喜!新的一年,愿所愿皆如愿!新年新气象,祝各位大展鸿“兔”啦!
作者:黄蕾
中新网昆明1月1日电 (黄再 云梁颖)自1月1日起,云南黑井等9个客运车站正式实施电子客票。至此,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管内72个客运车站实现电子客票全覆盖,将极大方便旅客出行。图为旅客使用电子客票乘车。 林蓉 摄 此次实施电子客票的范围主要分布在成昆铁路、水红铁路等公益“慢火车”途经的车站...
中新网福州1月1日电 (记者 龙敏)经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福建省海上搜寻救助条例》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包含总则、机构和职责、搜寻救助行动、搜寻救助保障、法律责任、附则等六章,共四十九条,不仅设计完善了海上搜救工作机制,明确了各方职责...
中新网上海1月1日电 (记者 殷立勤)元旦小长假,基层医护人员仍奋战在第一线。在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在发热哨点值守着。市民有任何不适都可以就近前往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医配药,从而也缓解二三级医院的患者压力。医护人员正在为王阿婆的老伴解答用药问题。 殷立勤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日电 (史玉江 孙丽娜)“作为‘兵二代’,我想用烙画来记录、赞美兵团,让更多人通过我的作品了解兵团,感受兵团文化的魅力。”12月31日,新疆兵团套彩烙画传承人杨新平告诉中新网记者。 55岁的杨新平是新疆兵团第九师一六四团职工,31年来创造具有新疆兵团特色的套彩烙画,让中国千年...
新华全媒+|全力守护,精心救治——天津医疗救治一线直击 跟随天津市人民医院ICU主任辛绍斌的脚步,记者走进了医院忙碌的重症监护室。 上午十点多,辛绍斌放缓了匆匆的步伐,开始仔细查看重症监护室中每一位患者的情况。“目前大部分患者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每每出现呼吸衰竭后,由于有基础疾病极易出...
中新社武汉1月1日电 (记者 张芹)2023年“第一缕阳光”照亮着拥有百年历史的武汉江汉关,钟楼上清脆悠远的钟声响彻长江两岸。此时,在距离江汉关大楼地下30米深处隧道内,武汉地铁2号线列车呼啸而过,穿越万里长江。 从2012年中国首条穿越长江地铁、武汉第一条轨道交通地下线路2号线开通运营,到近日两...
中新网武汉1月1日电 (孙苗)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2022年12月3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工作中作用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中医药对新冠病毒感染早干预、早治疗、防重症、降死亡的重要作用,在新冠感染救治工作中彰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根据要求,全省要建立省、...
中新网厦门1月1日电 (杨伏山 冯娜)2022年12月31日晚,厦门繁华商业圈、百年老街中山路年味十足:中华城内三大跨年晚会活动如火如荼展开;众多市民、游客用音乐一起倒数迎接新年。 当天,2022-2023“幸福生活·好运思明”购物节暨中山路闽南年俗文化生活节在中山路拉开帷幕,3位思明购物节“旅游体验官...
中新网拉萨1月1日电 (李林)12月31日,随着最后一台光伏组件逆变器直流开关的闭合,西藏昌都江达索日光伏项目并入西藏电网,在2023年新年来临之际为昌都民众带去温暖和光明。 此次并网投产项目为昌都市今冬明春及“十四五”期间电力保供重点项目,位于海拔4000米的昌都市江达县青泥洞乡索日村,中国电...
新华社天津1月1日电(记者周润健)2022年已经过去,崭新的2023年开始走来。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公历2023年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共有365天。即将到来的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全年共有384天。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公历和农历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历法规制。公历每4年设一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