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一位农村领头雁的心声:让村民在家门口端起“幸福饭碗”

2022-12-31 20:36: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12月31日电 题:一位农村领头雁的心声:让村民在家门口端起“幸福饭碗”

  作者 高瑞峰 赵娟

  让村民在家门口端起“幸福饭碗”,这是王永强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事。

  “全村7000多人口,人均一亩二分地。以前,村民经济收入一直以传统农耕为主,背靠着一座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收入却很有限。”31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王吴村党委书记王永强介绍。

  王吴村地处太原市小店区最南端,为典型的城边村,亦是该区最大的行政村之一。如何立足于村情实际,发挥城市近郊区位优势、农村生态优势、土地资源优势,补齐发展短板?王吴村挖掘民俗文化,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富民强村。

  2017年起,王吴村将全村7600余亩土地集中流转,邀请山西农业大学等有关专家团队“把脉问诊”,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休闲观光农业。同时,结合太原南部地区民众“喝牺汤”的习俗等民俗文化,走上“农业+旅游”的致富路。

资料图:山西太原王吴村秀出农村“高颜值”的同时,村民生活迈向“高品质”。图为该村种植大棚。 赵娟 摄

  “土地流转费,再加上参与种植、经营的收入,一份地给村民带来两份收成。”王永强介绍,目前,该村重点培育“早黑宝”葡萄、玉露香梨、紫花苜蓿牧草等优势主导产业,并探索“葡萄采摘+民俗鉴赏”“劳动教育+研学实践”农业发展新业态,多渠道拓宽村民增收路子。

  此外,从第一条道路的硬化开始,王吴村持续推进基础建设,先后建起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未成年人活动室等,梯次推进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建设。

  2019年,王吴村被评为“山西省首批3A级旅游示范村”;2020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当前,王吴村初步形成集乡村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特色种植等于一体的乡村发展格局。村庄秀出“高颜值”的同时,村民生活迈向“高品质”。

  “下一步,将持续盘活资源,及时将年纪轻、能力强、素质高、有活力的人才充实到‘村两委’队伍中,将王吴村的农产品打造成品牌,鼓足村民‘钱袋子’,建设抬头是‘画’、入目是‘景’的新农村。”王永强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疆兵团套彩烙画传承人31载匠心烙出屯垦戍边情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日电 (史玉江 孙丽娜)“作为‘兵二代’,我想用烙画来记录、赞美兵团,让更多人通过我的作品了解兵团,感受兵团文化的魅力。”12月31日,新疆兵团套彩烙画传承人杨新平告诉中新网记者。  55岁的杨新平是新疆兵团第九师一六四团职工,31年来创造具有新疆兵团特色的套彩烙画,让中国千年...

    时间:01-01
  • 全力守护,精心救治——天津医疗救治一线直击

      新华全媒+|全力守护,精心救治——天津医疗救治一线直击  跟随天津市人民医院ICU主任辛绍斌的脚步,记者走进了医院忙碌的重症监护室。  上午十点多,辛绍斌放缓了匆匆的步伐,开始仔细查看重症监护室中每一位患者的情况。“目前大部分患者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每每出现呼吸衰竭后,由于有基础疾病极易出...

    时间:01-01
  • 武汉:十年迈入世界级地铁城市

      中新社武汉1月1日电 (记者 张芹)2023年“第一缕阳光”照亮着拥有百年历史的武汉江汉关,钟楼上清脆悠远的钟声响彻长江两岸。此时,在距离江汉关大楼地下30米深处隧道内,武汉地铁2号线列车呼啸而过,穿越万里长江。  从2012年中国首条穿越长江地铁、武汉第一条轨道交通地下线路2号线开通运营,到近日两...

    时间:01-01
  • 湖北要求在新冠感染救治中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中新网武汉1月1日电 (孙苗)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2022年12月3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工作中作用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中医药对新冠病毒感染早干预、早治疗、防重症、降死亡的重要作用,在新冠感染救治工作中彰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根据要求,全省要建立省、...

    时间:01-01
  • 三大跨年活动在厦门百年商圈中山路展开

      中新网厦门1月1日电 (杨伏山 冯娜)2022年12月31日晚,厦门繁华商业圈、百年老街中山路年味十足:中华城内三大跨年晚会活动如火如荼展开;众多市民、游客用音乐一起倒数迎接新年。  当天,2022-2023“幸福生活·好运思明”购物节暨中山路闽南年俗文化生活节在中山路拉开帷幕,3位思明购物节“旅游体验官...

    时间:01-01
  • 西藏昌都电力保供重点项目江达索日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中新网拉萨1月1日电 (李林)12月31日,随着最后一台光伏组件逆变器直流开关的闭合,西藏昌都江达索日光伏项目并入西藏电网,在2023年新年来临之际为昌都民众带去温暖和光明。  此次并网投产项目为昌都市今冬明春及“十四五”期间电力保供重点项目,位于海拔4000米的昌都市江达县青泥洞乡索日村,中国电...

    时间:01-01
  • 农历癸卯兔年“闰二月”,全年共有384天

      新华社天津1月1日电(记者周润健)2022年已经过去,崭新的2023年开始走来。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公历2023年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共有365天。即将到来的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全年共有384天。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公历和农历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历法规制。公历每4年设一闰年。...

    时间:01-01
  • 普通感冒、流感、新冠病毒感染有何不同?专家教你快速识别

      在冬季不少人会出现鼻塞、流鼻涕、嗓子痒等症状。是普通感冒、流感,还是新冠病毒感染?这三者有什么不同?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回应。专家指出,普通感冒、流感、新冠病毒感染在流行性和在临床表现上有很大不同。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刘继海:我们说普通感冒的话,...

    时间:01-01
  • 上海首批环城生态公园即将开放 “十四五”末50座公园构成环上生态公园群

      中新网上海1月1日电 (记者 殷立勤)深入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优化“一江一河一带”生态空间布局,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公园城市,上海正全力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根据计划,“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在环城绿带的基础上新增36座生态公园,与顾村公园、滨江森林公园、闵行体育公园等14座已...

    时间:01-01
  • 上海城中村改造探索民营资本参与模式

      中新网上海1月1日电 (记者 殷立勤)兔年春节前,徐泾老集镇的居民们要迎来一件喜事:翘首以盼的新家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2023年1月中旬,徐泾老集镇“城中村”改造项目的1700多套安置房即将交付。  说是搬新家,也是回老家。从上海市房管局了解到,徐泾老集镇城中村改造是全市第一个实现100%原址回迁的...

    时间:01-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