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中国佛教协会举办2022年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

2022-12-31 21:00: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杨程晨)近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佛教协会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基地承办的2022年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以线下线上融合的方式举行

  此次会议主题为“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旨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论述,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推进当代佛教中国化道路实践。

  来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佛学院(总部)、福建黄檗禅文化研究院等高校、研究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和佛教界法师出席了线上会议,共同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研讨会开幕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刘威秘书长主持。

图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袁莎在研讨会上作视频发言。 中佛协供图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性在致辞中指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也是当前我国佛教界的工作重心。人间佛教思想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应当以人间佛教思想作为指引,持续推进当代佛教在经典阐释、思想体系建设、教规制度完善、礼仪习俗调整层面的中国化实践进程。构建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是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实践抓手,也是实现当代佛教健康传承的时代命题。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基地主任怡藏法师指出,中国佛教是历史上率先进行和实现中国化的宗教,积累了丰富的宗教中国化经验。进入新时代,佛教面临新的中国化任务,人间佛教思想作为当前中国佛教的主要指导思想,理应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以更好的契合“政治上认同、文化上融合、社会上适应”的宗教中国化要求,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正当其时。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袁莎表示,我国是世界上佛教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圆融、整合的中国佛教整体观和系统论,将助力中国佛教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也是今天中国佛教三大语系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时代化、现代化的学理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说,时至今日,“人间佛教”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佛教的重要旗帜与实践道路。构建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其中的重要精神底色,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崇俭戒奢”的优良传统。2022年6月,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合发出《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传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崇俭戒奢”的优良传统,是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推动中国佛教健康传承的必然要求。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指出,制度创新是人间佛教行稳致远的关键,中国佛教通过伦理和制度重构,使佛教适应了中国社会“政主教从”、人伦立教的文化形态。参照印度佛教论义传统,结合中国信众知识结构讲解汉译佛典的解经活动,是历史上佛教中国化的基本途径,也应当是当代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的基本途径。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的可能途径,一方面要继承中国佛教思想和制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走出中国佛教真伪论的窠臼,确立汉译佛典、祖师典籍的根本地位,研究寺院、协会、院校在新时代的社会属性。

  与会学者和法师们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新时代,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既是佛陀本怀的时代呈现,也是大乘佛教菩萨道精神、中国佛教优良传统与百年人间佛教运动脉络的当代贯通和实践,是当前推动佛教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如何让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社会更适应、更融洽,是继续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的重点,这有赖于对“人间佛教”所包含理论内核和实践途径进行再思考、再研究、再探讨。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让其在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领头羊”作用,发扬“人间佛教”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众生的理念,不负时代赋予中国佛教界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担当。(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疆兵团套彩烙画传承人31载匠心烙出屯垦戍边情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日电 (史玉江 孙丽娜)“作为‘兵二代’,我想用烙画来记录、赞美兵团,让更多人通过我的作品了解兵团,感受兵团文化的魅力。”12月31日,新疆兵团套彩烙画传承人杨新平告诉中新网记者。  55岁的杨新平是新疆兵团第九师一六四团职工,31年来创造具有新疆兵团特色的套彩烙画,让中国千年...

    时间:01-01
  • 全力守护,精心救治——天津医疗救治一线直击

      新华全媒+|全力守护,精心救治——天津医疗救治一线直击  跟随天津市人民医院ICU主任辛绍斌的脚步,记者走进了医院忙碌的重症监护室。  上午十点多,辛绍斌放缓了匆匆的步伐,开始仔细查看重症监护室中每一位患者的情况。“目前大部分患者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每每出现呼吸衰竭后,由于有基础疾病极易出...

    时间:01-01
  • 武汉:十年迈入世界级地铁城市

      中新社武汉1月1日电 (记者 张芹)2023年“第一缕阳光”照亮着拥有百年历史的武汉江汉关,钟楼上清脆悠远的钟声响彻长江两岸。此时,在距离江汉关大楼地下30米深处隧道内,武汉地铁2号线列车呼啸而过,穿越万里长江。  从2012年中国首条穿越长江地铁、武汉第一条轨道交通地下线路2号线开通运营,到近日两...

    时间:01-01
  • 湖北要求在新冠感染救治中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中新网武汉1月1日电 (孙苗)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2022年12月3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工作中作用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中医药对新冠病毒感染早干预、早治疗、防重症、降死亡的重要作用,在新冠感染救治工作中彰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根据要求,全省要建立省、...

    时间:01-01
  • 三大跨年活动在厦门百年商圈中山路展开

      中新网厦门1月1日电 (杨伏山 冯娜)2022年12月31日晚,厦门繁华商业圈、百年老街中山路年味十足:中华城内三大跨年晚会活动如火如荼展开;众多市民、游客用音乐一起倒数迎接新年。  当天,2022-2023“幸福生活·好运思明”购物节暨中山路闽南年俗文化生活节在中山路拉开帷幕,3位思明购物节“旅游体验官...

    时间:01-01
  • 农历癸卯兔年“闰二月”,全年共有384天

      新华社天津1月1日电(记者周润健)2022年已经过去,崭新的2023年开始走来。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公历2023年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共有365天。即将到来的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全年共有384天。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公历和农历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历法规制。公历每4年设一闰年。...

    时间:01-01
  • 普通感冒、流感、新冠病毒感染有何不同?专家教你快速识别

      在冬季不少人会出现鼻塞、流鼻涕、嗓子痒等症状。是普通感冒、流感,还是新冠病毒感染?这三者有什么不同?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回应。专家指出,普通感冒、流感、新冠病毒感染在流行性和在临床表现上有很大不同。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刘继海:我们说普通感冒的话,...

    时间:01-01
  • 上海首批环城生态公园即将开放 “十四五”末50座公园构成环上生态公园群

      中新网上海1月1日电 (记者 殷立勤)深入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优化“一江一河一带”生态空间布局,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公园城市,上海正全力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根据计划,“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在环城绿带的基础上新增36座生态公园,与顾村公园、滨江森林公园、闵行体育公园等14座已...

    时间:01-01
  • 上海城中村改造探索民营资本参与模式

      中新网上海1月1日电 (记者 殷立勤)兔年春节前,徐泾老集镇的居民们要迎来一件喜事:翘首以盼的新家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2023年1月中旬,徐泾老集镇“城中村”改造项目的1700多套安置房即将交付。  说是搬新家,也是回老家。从上海市房管局了解到,徐泾老集镇城中村改造是全市第一个实现100%原址回迁的...

    时间:01-01
  • 湖南浏阳打造“世界烟花之都” 丰富文旅消费新业态

      中新网浏阳1月1日电(唐小晴 高雨 周红珍)火树银花辞旧岁,“浏”光溢彩迎新年。31日,随着一束束耀眼的火花升空、绽放,一场沉浸式焰火剧场秀——“焰遇浏阳河·2023跨年焰火嘉年华”在湖南浏阳天空剧院上演。  当晚的跨年焰火在《愿·望春风》表演中拉开帷幕。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节奏,3D立柱焰火依旋...

    时间:01-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