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从偏远山沟到中国雪乡的“蝶变”

2022-12-28 23:16: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哈尔滨12月28日电 题:从偏远山沟到中国雪乡的“蝶变”

  新华社记者王春雨、王君宝、戴锦镕

  皑皑白雪配上红灯笼,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这就是中国雪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双峰林场。

  一度,双峰林场因雪而困。地处偏远山沟的林场一下雪,木材运不出去,人们常望着漫天的大雪愁眉不展。随着木材减产和天然林停伐,当地更是收入锐减。

  如今,凭借原生态的自然美景,吸引了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目光。林区人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并以此带动各产业发展,如今沉寂的小山沟热闹起来了,冰天雪地在这里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随着防疫措施的优化调整,雪乡“热度”不断攀升,早在12月12日正式开园前,就预售了10万张门票。开园以来,雪乡在各旅行社和线上平台持续升温,自驾游、家庭游、深度游……皑皑白雪配上红彤彤的灯笼,雪乡营造出的浓浓北方年味,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预计春节期间将迎来新一波旅游高峰。

  中国雪乡,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从因雪而困到因雪而兴

  驱车在黑龙江省张广才岭的山路中行驶,冬日的林海雪原仿佛水墨画,重峦叠嶂,一眼望不到边。

  “我家叫双峰林场,过去这里大多数人都以伐木为生。”指着家门外的高山,樊兆义说这里植被茂盛,树木似乎多到砍不完。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双峰林场每年积雪期长达7个月,年平均降雪厚度2.6米。在樊兆义的记忆里,以前因为雪大,运送木头十分困难,“林业工人最怕的就是雪”。

  随着木材减产,“一木独大”的经济失去了往日风光。“很多林场职工去外面打工,我家房子卖500块钱都没人要。”樊兆义的邻居高秀丽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场景,高秀丽的爱人也从林业工人转行干起了汽车维修。

  望着眼前的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樊兆义觉得,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

  林场的美景吸引了一些摄影师,他们拍下的“雪蘑菇”照片经网络传播后受到众多人的关注。樊兆义发现,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到他的家乡游玩。

  “当时林场鼓励大家搞旅游,很多人开始不敢尝试,最早不到十户职工转型开民宿,我是其中之一。”回忆起2000年,樊兆义记忆犹新。

  “一个月工资两三百元,开个民宿好几万元,把钱投进去,哪年能挣回来?”这是当时不少林业工人的真实想法。

  但樊兆义的“尝鲜”也不是毫无底气。由于山高林密、风速小、温度湿度适宜,双峰林场的雪黏度大,降雪随物赋形,千姿百态。中国有雪的地方很多,但双峰林场的雪与众不同。

  “第一年我开了4个房间,70平方米,第二年民宿就见了收入。”樊兆义的投入没有打水漂,同批开民宿的几户人家起到了示范效应。

  2006年,高秀丽也开办了民宿。“政府帮我们在银行办理小额贷款,亲朋好友也伸出援手,慢慢我们从4间客房扩展到带独立卫浴的10间标准间,还把前院改成了餐厅,现在食宿齐全。”高秀丽说,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游客也越来越多,中国雪乡逐渐取代双峰林场,成了家乡的新名字。

  “一开始是翻建自己家的老房子,2004年我又增加了70平方米的餐厅。”指着身后的走廊,樊兆义说,2018年他投入了400多万元,民宿规模扩大到30个房间。

  “现在就怕不下雪。”如今,雪乡景区经营主体已超过200家,从林场退休的樊兆义,冬天是民宿老板,夏天则和家人去外地旅游,上山砍木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多措并举筑好转型之基

  雪乡火了,游客多了。如何将旅游产品提档升级,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了雪乡人思考的问题。

  12月12日,雪乡正式开启新一年的旅游季。记者在现场看到,游客几乎不需要排队购票入场,园区大门刷脸进入等措施让入园变得井然有序。

  “这是雪乡智慧景区综合管理平台,不仅可以进行票务管理,还包括评诉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景区直播系统等,并可以进行游客画像分析及高峰客流预警。”指着大屏幕上的柱状分析图,龙江森工集团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森林旅游产业发展部副部长任建鹏说。

  来自江苏的游客戴安妮和同伴来雪乡之前,通过官方公众号上的直播系统看到了雪乡实时的客流量。“有语音导览,酒店预订,还能看到景区实时直播画面,人多不多自己就能看到。”戴安妮很多年前来过雪乡,这次来她发现雪乡多了栈道、文创用品店等,游览内容更多了。

  曾有一段时间,个别商家不规范的经营,影响了雪乡的声誉。面对游客的质疑,雪乡痛定思痛,认真反思整改。合理定价,明码标价;“一个电话”实现“有诉必应”;狠打不规范行为,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近年来,雪乡不断对服务进行提档升级,相关部门对各类商品、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重新进行审核并实行明码标价。在景区游客集散地、LED屏幕广泛宣传12345政府服务热线、12315全国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线,做到投诉不出景区。

  雪乡还实行精细化管理,组织政企联合检查,确保经营企业合格一家开业一家。同时,强化涉旅人员各岗位培训,分批次分层次开展旅游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为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雪乡修缮了公路、电力、栈道等基础设施,增设了怀旧小卖部、文创用品店、篝火晚会、秧歌巡游等内容,让东北韵味和现代元素结合。

  “我们加强了工作人员的旅游培训,在市场营销、酒店服务等方面练内功。”龙江森工集团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晓峰说,他们正在规划明年夏季的旅游产品,包括康养、研学等主题,实现雪乡的冬夏游览。

  2014年龙江森工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雪乡及管理机构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如今,无论在雪乡的民宿还是餐厅,餐桌上总少不了刺嫩芽等野菜。“夏天我们都会去山上挖野菜,不仅为冬季雪乡餐桌添了一道特色美味,也让我们增收。”雪乡雪韵阁客房部经理付美玉说。

  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为破解林产品销售难题,主动把电子商务引入林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在雪乡雪韵阁酒店的餐桌上,扫码就能学习林产品烹饪方法,打通林产品销售服务“最后一公里”。此外,当地还因地制宜引领林区职工种植高山红景天、林下参、黄芪等中草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护好冰天雪地 守牢金山银山

  室外零下20多摄氏度,走入雪乡周大姐民宿,暖意融融,但却看不到供暖的锅炉。

  黑龙江省雪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路广利介绍,为让雪乡的雪更白、天更蓝,2016年雪乡采取了集中供暖。

  “过去我们都是自己烧煤取暖,煤灰落到雪上,染上一层黑,不好看,也呛鼻子。”雪乡民宿老板周长贵说,现在煤灰不见了,留下的是漫山的白,感觉空气都是甜的。

  路广利介绍,为加强雪乡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景区采用了垃圾集中转运的方式,把垃圾转运到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

  如今走入智慧景区综合管理平台,能够看到雪乡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等数据,任建鹏介绍,这套环境监测系统可以为雪乡的环境治理、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为保证雪乡的水源地海浪河不受污染,景区内所有家庭旅馆和林业局经营的客房宾馆全部修建了渗井。当地也开展了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旱厕整治活动,拆除景区内旱厕数十处。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雪乡除对重点森林风景资源采取必要保护外,还在常规造林更新、森林抚育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先后完成千余亩林地改造补植、数万亩生态功能区造林。同时,通过林地清理、病虫鼠害防治等工作,提高了森林质量。

  龙江森工集团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书宾说:“只有保护好绿水青山,雪乡才会有更美的冰天雪地,才能有永续不竭的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晴冷干燥格局或持续至元旦 白天天晴气爽宜通风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2月29日),北京继续保持晴冷干燥的天气格局,最高气温3℃,最低气温零下9℃。白天天晴气爽,适宜出行及开窗通风;夜间气温依旧低迷,市民早晚出行需注意防寒保暖。  昨天,北京晴冷在线,午间暖阳正好,但早晚气温低迷。监测显示,昨天早晨05时,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为零下8.9℃,城区气温普遍在零...

    时间:12-29
  • 西南地区阴雨雪持续在线 元旦期间冷空气活跃

      中国天气网讯 随着冷空气南下,昨天(12月28日),我国西南及江南一带的雨雪范围达到最大,强度最强。预计今天,江南的雨雪将陆续减少消退,西南地区的阴雨雪天气仍会持续;而北方则依旧是降水稀少的状态。此外,未来几天,西南地区等地湿冷魔法攻击仍将持续,气温低迷。  今明天江南雨雪消退 西南部分地区阴雨雪...

    时间:12-29
  • 中央气象台:西南地区仍有雨雪天气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南支槽和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未来三天,西南地区等地仍有雨雪天气。此外,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华北等地气温将下降4~6℃,局地降幅可达8℃以上。  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地出现雨雪天气  昨日08时至今日06时,四川西部、云南...

    时间:12-29
  • 18万买20吨汽油变“污水”?石油公司:需调查

      消费曝光台|18万买20吨汽油变“污水”?石油公司:需调查  “前一天刚从油库里提回来的油,第二天就发现汽油变成了一罐‘污水’。”近日,黑龙江刘先生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反映,自家加油站8月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成品油库提取了20吨乙醇汽油,次日给客户加油后导致两辆车...

    时间:12-29
  • 网络曝光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网络曝光不能触碰法律“红线”(金台锐评)  高铁不文明占座行为被视频曝光;男子全程直播拍摄,请人为孕妇让座;插队引发互殴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类似的网络视频曝光行为不时出现于互联网平台,有的在短时间内引爆舆论焦点,引来众多网友围观评论。  近年来,随着各类视频...

    时间:12-29
  • 遇见你|黄新生:环卫工的诗与远方

      在湖南长沙,有这样一位环卫工,她叫黄新生,今年51岁。每天,在马路上,黄新生用扫帚清洁城市,而下班后回到家,她会拿出纸笔,用文字清扫心灵。在长沙的环卫圈子里,黄新生是个名人,她创作的诗歌和小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四年多的时间里,黄新生写了300多部作品,在阅读和写作中,她找到了一片温暖安宁的天地。  ...

    时间:12-29
  • 闯荡乡村!这群青年在“蹚”路

      农业农村部今年4月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超过1100万。今年年初,本报一项调查也显示,56.1%的受访青年想过返乡,其中12.1%的受访青年已经在为回家乡做准备了。  不过,创业从来不是易事,返乡的年轻人过得怎么样?他们在创业路上遇到了什么问题?又...

    时间:12-29
  • 【说案】骑手撞了人,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作数”吗

      北京市民张先生与一家平台外卖骑手小刘发生交通事故,经认定小刘在事故中负全责,张先生无责。张先生经住院治疗产生医疗费等各项损失共计21万余元。  张先生在得知小刘的公司投有交强险和骑手保险之后,将小刘、众包公司及保险公司诉至法院。庭审中,保险公司以保险合同...

    时间:12-29
  • 近期网络问诊需求激增 能否安全有效引关注

      从禁止互联网首诊到允许线上首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在线看病”  网络问诊需求激增 能否安全有效引关注  近期,全国各地医疗机构采用线上问诊方式提供医疗服务的需求激增。据北京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目前多家医院的线上诊疗人数大幅增长,例如北京儿童医院互联网门诊单日最大接诊量达到2000...

    时间:12-29
  • 引进人才还要用好人才 企业引才用才不当易惹纠纷

      无锡中院发布涉科技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  企业引才用才不当易惹纠纷  阅读提示  日前,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批涉科技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内容涉及离职后竞业限制纠纷、科技人才的专业技术培训纠纷、高层次人才调岗纠纷等。  “人才计划”领军人才被从基础研发...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