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权威解读丨新冠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主要依据是什么?

2022-12-27 07:29:2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昨天(26日)发布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方案指出,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

  我国传染病防控依法实施分类管理 动态调整

  方案要求调整人群检测策略,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分级分类救治患者。

  那么,我国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调整为乙类传染病按乙类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何会在当前做出这样的调整?总台央视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梁万年介绍,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四十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7种,丙类传染病11种。

  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间限制,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乙类传染病包括新冠、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要求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

  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分类管理一直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的策略,一直实行动态调整,依法科学管理一直是我国应对传染病的基本原则。具体将一种传染病划定为法定或者不列为法定传染病,列为哪类法定传染病,是综合考虑病原体特性、疾病特征、传播速度和范围、对生命健康的危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人群免疫力、卫生系统的防控救治能力等因素而做出的决策,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传染病的分类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也会相应地优化调整。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新冠这个疾病在早期发现的时候,我们对它并不是太了解,不论是病毒的特性,还是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对生命对健康的危害等等,再加上我们还不完全具备有效的抵抗能力,比如我们人群的免疫力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它来势汹汹、突如其来,所以国家把它定为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管理是非常正确的,而且实践也证明这种乙类甲管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保障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在我们一些关键的一些情况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同时为了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更好地聚焦重点的防控领域和措施,更加科学地进行疫情防控,所以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条件已经具备。

  调整为乙类乙管不是放任不管

  一些人认为调整为乙类乙管意味着防控力度降低,那么现在这个时候我国疫情防控的重点又是什么?梁万年对于这些大家关注的问题也予以了回应。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首先,这种调整是一种依法科学有序的动态调整,不是完全放开不管,调整目的是更精准更科学地防控疫情,更有效地利用相关的资源平衡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决定某一项防控策略和措施的调整,包括这次将传染病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始终秉承的一个理念,还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个是没有变的,所以大家不能把它理解为从“乙类甲管”变成“乙类乙管”,是放任不管了。

  梁万年表示,当然在调整为乙类管理后,在感染者与密接人员隔离、疫区封锁、交通卫生检疫等防控措施上都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疫情发生三年来,我们一直在、现在也正在针对这些风险积极准备,保障调整的平稳过渡。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要坚定信心,最大可能来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身体安全,所以信心是特别重要的。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我们有些地方已经或者正在渡过我们第一波的最高峰的冲击,并没有出现大家比较害怕的大面积重症死亡这种情况,这就告诉我们要有信心。现在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的老百姓正在和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部门一道在共同抗疫,来对抗疫情的上升、播散。另外,我想第一波的短时间内的这种传播,我们还是要在科学上要注重加强疾病的监测,要看它的变异的情况,我们还是要继续加强。(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居家办公工资正常支付吗?最高法明确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文件依法对劳动者居家办公或灵活办公工资支付等问题作出规范。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居家办公工资能正常支付吗?  文件明确,妥善审理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困难,按照法定程序经与职...

    时间:12-27
  • 中国官方发布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27日印发通知,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于2023年1月8日起实施。相关措施指出,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入境人员,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中国官方26日发文指出,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

    时间:12-27
  • 新冠病毒感染进一步降至丙类传染病?中疾控:尚需一定时间观察研究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中国是否有可能再进一步将新冠病毒感染降至丙类传染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对此表示,目前尚需一定时间去观察研究,积累更多科学数据进行评估。  中国官方26日发布决定,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中国国务院联防联...

    时间:12-27
  • 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如何防止医疗资源挤兑? 国家卫健委回应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中国官方26日发文明确,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对“乙类乙管”后如何有效地防止医疗资源挤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中国已建立日调度制度,每天对全国医疗资源准备和使用情况进行统筹调度,中国二级以上医院总床位数561.6万张,近期...

    时间:12-27
  • 为了母子平安 妊娠期或哺乳期感染新冠应这样用药

      妊娠期、哺乳期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若不科学,可能直接危害宝宝健康,但妈妈们若是“硬扛”着不用药,高烧等症状也会影响胎儿发育和哺乳。对此,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药剂科专家为“准妈妈”和哺乳期妈妈整理出了新冠用药指南。     具体有哪些常备药物适合孕期的“准妈妈”和哺乳期妈妈应...

    时间:12-27
  • 一张“发热门诊地图”精准引导居民快速就诊

      新华全媒+丨一张“发热门诊地图”精准引导居民快速就诊  电子发热门诊地图截图。(受访单位供图)  新华社上海12月26日电(记者贾远琨、龚雯)家住上海市宝山区杨行二村的居民沈承雨按照宝山区发布的电子发热门诊地图,找到了离家最近且相对空闲的就诊点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花了十多分钟就开好...

    时间:12-27
  • 【寻味中华】撒拉宴席:“农牧结合”的独家风味

      中新社西宁12月27日电 题:撒拉宴席:“农牧结合”的独家风味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品尝之后,我想到《中国烹饪》的读者未必有此机会。当时记下了餐单,回来写此简报。”自嘲为“贪嘴馋食之徒”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长期为《中国烹饪》期刊供稿,1987年,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体验撒拉传统宴席后...

    时间:12-27
  • 北京:对老年等人群发放血氧夹,鼓励社区卫生机构提供氧气灌装

      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疗保障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服务能力的通知》。要求各医院对120转运的急危重症患者,要应收尽收,不得拒诊;在加强社区对居家隔离康复人员摸排的基础上,组织对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发放血氧夹,在家自测血氧,明确简明监测预警标准。  通知全文  各区卫生健康...

    时间:12-27
  • 南方地区有雨雪天气过程 弱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7日至29日,西南地区、江南、华南等地有雨雪天气过程。27日至28日,受弱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南地区东部以及江南西部等地将有4~6℃降温,局地降温幅度可达8℃以上,上述部分地区有4~5级风,阵风6~8级。  南方地区有雨雪天气过程  27日至29日,西南...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