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新闻调查丨疫情下的医院,如何运转?

2022-12-26 16:50:56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北京市海淀医院位于中关村核心区域,这家综合性三级医院,在2003年“非典”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都曾是北京市的定点收治医院,然而这次与过往大不相同。

  这天在药房窗口前等候取药的患者不算太多,药剂师们的工作也有条不紊。

  王婕是一位有七年工作经验的药师,她说自己在12月2日被告知核酸检测阳性,由于当时她是药房第一个感染新冠的人,为了不传染给其他同事就回家隔离。但她没有想到,同事们很快陆续核酸检测阳性。

  王婕:有的同事还发着烧,就上着上着班突然发烧了,但是没有人替,然后他们自己买的退烧药吃一片继续工作

  12月9日王婕复工,她发现取药患者的数量已经非常多了。

  王婕:来取退烧药感冒药的特别多,然后导致工作量突然增大,就是因为当时我们几个窗口的药师都出现了呼吸道症状,就是嗓子疼跟刀片(割)似的,然后声音低再加上戴上N95口罩,怕说话患者听不见,所以就贴了一个提示就是请患者支持和理解。

  在过去的三年里,绝大部分人都与新冠肺炎擦肩而过,甚至从未靠近。但现在人们要直面它的到来。或许对一些人来说,感染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症状,还有更为严重的情绪波动。

  如果说药房是诊疗的最后一环,那么发热门诊则堪称最前哨。

  田国保是感染科副主任,他说在过去三年里,作为新冠定点收治医院的海淀医院做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但这次,他自己成为科室里第一个感染的医生。

  田国保:我回忆我可能是什么时候感染的,是因为我们在周二(12月2日)那天,有一个永丰方舱(核酸)阳性的病人,我是参与那个抢救了。因为那个阿姨她有上吐下泻的症状,那个环境还是比较乱的。另外我们给她药之后她还是(在病床上)站着(谵妄意识不清),我们需要把她放平了别摔下来,可能在那个过程中会被感染。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太累了,电话基本上是不断的没有睡一个(好)觉。

  田国保说12月4日,他接到通知核酸混检阳性,当时发烧的症状已经出现。他立即意识到,那个阳性就是自己。

  董院长:他阳了以后第一个给我打电话,有一种内疚,他说领导不好意思我好像阳了我有症状了,说不好意思,真的是这句话原话说的,我说没事你正好也该休息一下了。

  董建平是海淀医院副院长,也是传染病专家,她参与过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多种传染病的救治工作

  董建平:我记得当时大家还说(武汉时期病毒)还是传染性比较强,当时说的6(R0基本传染数)和我们当时传染病中传染性最强的麻疹是接近的,因为麻疹是这种情况,如果你不打疫苗你也没感染过,如果你接触了基本上发病概率是很高的,那时候我们说R0(基本传染数)是6,到现在(奥密克戎)R0已经到了18到21了,远远超过了。实际上我们这三年的防控我们的医护人员没有一个感染的没有破防过,但是现在这次破了,为什么破了就是和这个情况(有关),社会面的感染太多了,再有就是它的传播能力太强了,击穿了你的院感防控了。

  董建平说从11月中旬开始,各个防疫环节所面临的压力就开始成倍地增加了。当时,海淀医院还承担了新建成的凤凰岭方舱医院的工作

  董建平:我们是在11月10号当天就接到北京市的任务说你们要开始收治患者了,我们当天下午就开始启动,一周以后(11月)17号18号明显床位不够用了,我们那时候压力也非常大。

  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从11月中旬开始,每天新增病例数量、特别是社会面筛查病例数量在快速增加:11月10日新增64例本土确诊病例、5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社会面筛查为4例;11月20日新增154例本土确诊病例和808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社会面筛查人员266例;11月26日新增747例本土确诊病例和3560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社会面筛查人员806例。11月28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16家黄码医院名单,负责承担全市涉疫人员的医疗保障,海淀医院也是其中之一。12月1日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会议要求,全市各高校实施相对封闭管理,各企事业单位实行居家办公。12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从12月初开始,在短短的十来天里,医院80%以上的医护人员陆续感染,但为了能够保证患者的就医需求,很多医护人员稍作休息就返回工作岗位。

  让田国保感到稍微能松口气的是,近几天发热门诊患者的数量已经开始下降,约为最高峰时期的一半左右。一些年轻、身体好的感染者在居家过程中正逐渐康复。然而新一轮的挑战接踵而来,那些原本就体弱多病人、或者高龄的老人则可能面临更多的健康风险。海淀医院严阵以待。

  周一上午是急诊科最忙碌的时刻。

  张新颜是急诊科主任,她说从12月3日开始,急诊患者中开始出现核酸阳性感染者,此后不断增加,很快波及到医护人员。

  张新颜:所以这段战役就打得非常艰苦,那么现有的这个情况确实是因为医务人员也在这一场疫情里头,我们科室(核酸检测)已经全阳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留院治疗和观察的患者数量在增加。

  而在急诊科的留观室,也已经成倍增加了床位。

  张新颜:留观室我们的正式床位的话有12张,另外有相对固定的加床,这个加床的话就是加的这种平车,一般在10张左右,在这个里边就是能利用的空间其实就都已经摆上了。那么在现在的这场疫情的这个压力之下,变成了哪个地方有空间,就在哪个地方就放一个装备,现在的资源全部用上了,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和患者及家属)做很多的沟通的工作,会大量消耗掉大夫的精力和耐心,因为我们还是希望把有限的这样的一个时间还给我们去做专业的工作,然后提高急诊的运作效率。

  在留观室里能够看到,大部分患者由护工陪伴,也有一些家属全天悉心照料自己患病的亲人。

  就在急诊科超负荷运转的同时,医院的其他科室也在照常接诊,张院长一边承担自己需要完成手术任务,一边要解决急诊科面临的难题。

  张院长:一开始看发热的多,现在这样的轻症不怎么来了,所以现在的发热(患者)量下来了,我们原来都400多现在变200左右减了一半。但是这里重症多了有的人来了真是有肺炎,这个多了,还有就是大量在急诊救治,这几天都是200人左右看急诊就医,所以压力非常非常大。

  为了保持急诊通道的畅通,院方不断在调配和重组现有的医疗资源,希望能够为重症患者提供更多的床位和医疗救治。

  张院长:所以我们现在实际是在扩大医院的重症的监护的地方,一个是重症监护病房在扩容。原来我们12张床,我们现在打成这边(病区)12,这边(病区)再加一个18,后面还有一部分所以(变成)一个整个大病区,两个病区合并成一个变成一个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是人,要培训一个ICU大夫成长为一个大夫很慢,是很困难的,现在就以它(呼吸与重症监护科室)为班底把其它内科的大夫都加进去,我们麻醉师也加进去,其它的内科医生也要加进去,这样他们(呼吸与重症监护科室)带班,这个队伍要扩大才能应付这样的ICU扩容问题。我们那个小伙子你看见的(呼吸与重症监护科主任)颜卫峰,他多长时间都不回家了,我跟他说我说你是爷们不能躺下必须站着,他要倒了他们科室(就)没了没个主心骨,他怎么都得撑着。

  这就是那位被院长要求“必须站着”的呼吸与重症监护科主任颜卫峰,他正在对重症监护室进行紧急扩容。

  颜卫峰:我们要将呼吸科的普通病房,临时做一个结构和分区的调整,也让它快速地能够做一个(重症)监护病房用,这边就叫设备带,您可以看到它有不同的电源插口,而且这个电源来讲是有我们的保护能力的。第二个来讲就是您看到的像氧气,这是我们的供氧装置,这是吸引我们要吸痰做吸引的,这是一个中央吸引结构另外您可以看到这还有空气(接口)还有氧气(接口),这都是为了上呼吸机或者是吸氧来做的储备,对于呼吸科的病人来讲尤其是像呼衰的病人来讲可能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生命线,因为它供给了病人氧源的问题,当然除了氧气它还可以接呼吸机接更多的仪器,它可以更好保证病人的安全,我们来讲还是以呼吸科的重症病人为主。但是在一些基础疾病,比如说肺炎加重的状态下,带动了基础疾病的增加,现在之所以把重点要放在所谓的去保重症或者去针对重症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人可能在最初的1的状态下,就是这个基础病的状态下,他也许还可以,但是当我们在叠加了疫情的状态下,那就会变成1加1>2的状态。

  就在颜卫峰他们忙碌的同时,医院的其他科室也在根据部署进行着对急诊科重症患者的疏解和接收工作

  这位患者即将被转往心内科病房。

  从早上开始就没怎么吃东西的张新颜,可以踏实吃口晚饭了。

  12月21日上午,新扩容的重症监护病房基本就绪。很快,部分危重症患者被转入这里。

  随着医院接收重症患者人数的增加,各个科室医护人员的配置也需要跟上。

  张院长:主要是调度人的问题,现在外科病人少都要帮内科一块来加强,所以这样内科有几块地方都开成,也是很多重症(患者)在里面,像心内科的地方原来的肾科老年医学科再一个把呼吸科剩下的呼吸科医生,以它为班底又搞了内科的综合病房就这么在应对。

  医院的西南角,感染科新建的发热门诊楼正在加紧施工,这里也为重症患者准备了相应的床位,提供救治服务。

  (央视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冠肺炎为何更名?“乙类乙管”后防疫怎么做?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韦香惠)26日晚,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同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资料图:北京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时间:12-27
  • 中国国际中医药论坛在云浮举行 聚焦南药产业发展

      中新网云浮12月26日电 (记者 蔡敏婕)26日,中国国际中医药论坛暨广东省第三届南药产业大会在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开幕,大会以旨在加快推动中医药(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广东是岭南医学故乡、南药主产地。云浮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南药之乡”“中国肉桂之乡”的美誉...

    时间:12-26
  • 云南石林喀斯特世界地质遗产揭牌

      中新网昆明12月26日电 (保继红 赵国洪)石林喀斯特世界地质遗产地揭牌仪式26日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举行,以庆祝石林喀斯特入选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这是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后,石林获评的第3个国际荣誉。  2022年10月,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布全球第一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7个...

    时间:12-26
  • 湖北荆门为6万多户民众送上“健康爱心包”

      中新网荆门12月26日电 (黄振 郭玉红)湖北荆门市6万多户民众近日收到包含解热镇痛药布洛芬片、感冒药、口罩、免洗消毒液等物品的“健康爱心包”。截至目前,该市面向重点人群发放的“健康爱心包”已全部发放到位。  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调配14688瓶布洛芬片运抵荆门,荆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工...

    时间:12-26
  • 多方发起予桐伙伴成长计划 将为青少年儿童和民间公益组织服务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马广志 张素)26日,予桐伙伴成长计划(下称予桐计划)发布会在线举行。该计划旨在搭建平台,整合社会资源,以扶助具有创新力、影响力的公益项目,更好地为民间公益组织和青少年儿童服务。  予桐计划由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联合多家机构共同发起。该基金会秘书长刘志超在会上介绍...

    时间:12-26
  • 调查:近六成职场人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积极应对工作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如何在疫情新形势下做好安全防护和开展工作,成为打工人和企业雇主关注的焦点。国内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面向职场人士展开调研并发布《后防疫时代职场人状态调查报告》,试图呈现在疫情防控政策变化的当下,职场人的“真情实感”与工作需求,以及企业雇主的新变化。  近六...

    时间:12-26
  • 从田头到餐桌 广东打好“组合拳”确保农产品安全

      中新网广州12月26日电 题:从田头到餐桌 广东打好“组合拳”确保农产品安全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我们江门的烤海鸭蛋松沙流油,咸香味正,保证食过返寻味!它们的外包装上都贴有‘身份证’。”直播镜头前,主播用筷子轻轻一戳,鸭蛋内的红油便滋滋往外冒,让人垂涎欲滴。日前,广东江门烤海鸭蛋再次成为...

    时间:12-26
  • 广西老牌“牙膏厂”每日制药12万板 合理价格满足当地民众需求

      中新网柳州12月26日电 (刘俊聪 韦国政)近日,中国多地面临抗疫药品紧缺问题。在广西柳州,由当地一家“牙膏厂”生产的32万份感冒药投放市场,助力缓解当地民众购药紧张问题。  26日,记者走访柳州市多家药店,均见到这种名为“氨咖黄敏胶囊”的感冒药,其采用简易的包装售卖,每板胶囊最低售价仅为1.6元人...

    时间:12-26
  • 广州:10万份防疫暖心包免费派送重点人群

      中新网广州12月26日电 (许青青 周翼 黄于穗)N95口罩、抗原检测试剂盒、复方桔梗止咳片……记者26日从广州市黄埔区获悉,近日该区紧急筹备的第一批5万份包括抗原检测试剂盒、退烧药等紧缺个人医疗物资在内的防疫暖心医疗物资包,已全部免费派送完毕。目前正统筹第二批5万份居民版防疫暖心包相关安排...

    时间:12-26
  • 北京开展药店专项执法检查 确保重点药品供应保障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杜燕)为切实保障民众健康安全,维护市场秩序稳定,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药店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确保药店重点药品供应保障。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关系民宗身体健康。记者从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为切实保障民众用药需求,连日来开...

    时间:1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