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日见闻

2022-12-24 23:58:4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题:满怀信心 为梦想而战——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日见闻

  新华社记者

  “这一年来都在认真复习,我觉得自己准备还是挺充分的,我报考了北京的一所高校,虽然难度比较大,但我还是信心满满!”来自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的考生赵咏恩谈及自己的备考情况,难掩自信神情。

  12月24日,为期三天的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如期开考。各地根据教育部等三部门的专项部署,采取“一类一策”组考模式,分类设置考场考点,确保“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

  早上7点,在北京大学东南门,前来参加研考的考生已开始陆续进入考点。尽管今晨北京天气寒冷,但教师志愿者们6点半前就到达了考点为考生服务。“请提前出示准考证,刷身份证并刷脸进入考场。”北京大学安保人员在校门口提醒考生。

  在陕西西安,西北大学考点是陕西省在今年研究生考试中考生人数最多的考点,仅该校的长安校区就有5400多人应考。天刚蒙蒙亮,已有一部分考生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来到校园,借着灯光站在树下、路旁翻看资料,进行考前最后的冲刺。7时40分过后,他们整理书包、文件袋陆续走进考场……

  利用整齐摆放在考务楼门外的人脸识别仪器,队列整齐的考生摘下口罩“刷脸”,每人只用时几秒就完成了身份核验。

  “克服一切困难准备了这么久,我还是希望能发挥出正常水平,考出好成绩。”报考西北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考生屈泽宇告诉记者,今天进校门、进考务楼和进考场的三次身份核验都很快、很顺,监考老师与志愿者的服务也很周到,让他紧张的心情平复了很多,希望后面的考试也可以一直这么顺利。

  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考点今年设置了259个考场,共有7645名考生应考,为减少人员聚集,学校将考场分散至不同校区不同区域,同时还准备了隔离衣、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为确保考试顺利平安进行,华南理工大学投入近千名工作人员进行监考、保障工作

  记者在该校五山校区考点看到,参加研考的考生按照指引有序入场应考。

  首场考试结束,报考北京邮电大学的北京考生薛同学就拿到了提前在学校预订的午餐,“北京邮电大学推出的订餐二维码让我们外校的考生可以享受订餐服务,然后到学校指定地方就餐,大大方便了我们应考,非常暖心。”薛同学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也将学校的体育馆开放给中午没有地方休息的考生,“近期西安天气寒冷,考生可以在学校体育馆内安心就餐、休息,学校还提供了热水、姜茶以及共享充电宝等,希望为考生们创造更好的条件,预祝他们都能考出好成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吕昆说。

  部分考生因故无法回校参加考试,各地为异地借考考生创造条件参加考试。

  “我们考点大多数是异地借考考生,共有2671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考点的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学院调集近300名教师参与考务和监考工作,考点共设有96个考场,同时还为4名残障人士单独设立考场。

  身在广州的北京体育大学大四学生小陈此次打算考本校的研究生,近期向学校申请了在家乡广州的异地借考。“之前因为疫情原因一直在家里坚持复习备考,不能返京到校内参加考试。开始有些担心,但学校和相关部门也都在尽力保障我们能顺利考试,我自己也会尽力去拼,努力考出好成绩。”

  据了解,今年辽宁省共安排5151名辽宁考生在30个省份借考,同时接收29个省份的3792名考生在辽宁省借考。陕西在外省借考考生4350名,接收外省考生5737名,安排省内跨市借考考生13798名。

  “现在研考竞争比较大,拼得不仅是学习,也有心态。只要我们全力以赴,为梦想而战,为未来拼搏,就一定能成功!”考生赵咏恩说。(记者郑天虹、王莹、魏梦佳、许祖华、郑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武汉同济医院综合施策救治重症患者

      中新网武汉12月25日电 (谢雪娇)“基础病重的患者,以专科收治为主;感染新冠为主的重症患者,以呼吸科、感染科以及重症医学科收治为主;慢病、复诊患者等,鼓励通过同济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连日来,武汉同济医院综合施策,全力以赴做好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武汉同济医院医生救治患者 武汉同济医院供图  武...

    时间:12-25
  • 浙江加强对医务人员关心关爱 为一线人员提供临时性补助

      中新网杭州12月25日电(张煜欢)25日记者从浙江省疫情防控办获悉,浙江于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激励保障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重点关注在发热门诊(诊室)和缓冲病房工作的医务人员等,在临时性工作补助、考核评优和先进奖励等方面对其...

    时间:12-25
  • 上海“新联会”倡议全市超365万新阶层人士:参与献血与药物配送

      中新网上海12月25日电 (谢梦圆)24日下午,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新联会)发布《致全市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倡议全市新阶层人士无偿献血;参与药品配送;捐赠医护人员亟需的用品和营养品;共享闲置医药资源;法律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士提供心理疏导、纠纷调解...

    时间:12-25
  • 福建多项业务提倡“不见面”办理

      (抗击新冠肺炎)福建多项业务提倡“不见面”办理  中新网福州12月25日电 (郑江洛)连日来,福建省社会保险中心、福建省医疗保障基金中心、福建省直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倡议书,倡导日常业务采取“网上办”“掌上办”等非接触业务办理方式。  为更好保障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社会保...

    时间:12-25
  • 老年人“阳转阴”之后,需要注意什么?

      疫情之下,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是医疗救治的重点人群之一。如何保护老年人?如何防止老年人重症或死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接受《新闻1+1》采访,就老年人保护等问题进行解答。  为防止老年人重症或死亡  家人应做些什么?  老年人如果是轻症,可以居家监测观察,但需要进行详...

    时间:12-25
  • 外卖里多出4粒退烧药,只因老板看到了这句话

    近日,上海的唐女士发现自己的午餐外卖中多出了4粒退烧药原来,这是因为老板看到她在备注中留下的一句话“阳了没饭吃,求送,感谢!”一场关于药的暖心传递就此开始顾客留言备注生病在家外卖店家暖心附赠退烧药12月20日家住松江的唐文婷因为自己及家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生病在家便点了一单外卖作为全家人的午...

    时间:12-25
  • 邻里互助传递抗疫暖流

      近日,不少地方迎来疫情大考。由于快递、外卖运力不足,加上药品断货、抗原检测试剂脱销等,不少人在这场遭遇战中感到焦灼。连日来,北京、上海、山东、山西等地的居民微信群里,提供退烧药、共享抗疫信息、传播科学知识的“好邻居”刷屏,为寒冬中的抗疫增添了暖意。  “哪...

    时间:12-25
  • 北京今年最后一期摇号明天进行,近66万个家庭申请普通小客车指标

      明天上午10时,将进行2022年北京最后一期摇号。记者上午从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获悉,截至2022年10月8日24时的小客车指标申请,经审核,家庭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659810个有效编码,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2582143个有效编码,单位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53538家。  审核(含复核)结果已...

    时间:12-25
  • 大疫之下,网络大V应该成为中国社会团结抗疫的推动力量

      1)2022年12月初,中国防疫政策作出重大优化调整。大疫之下,中国社会正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短期内,感染人数增多,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抗疫中来;与此同时,全国医疗体系也在承受压力,医护人员非常辛苦。但无论如何,中国社会又朝着彻底走出疫情的阴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今后,疫情或...

    时间:12-25
  • 正式融入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 石家庄至北京将实现一小时通达

      河北高铁通达性便利性进一步提升  石家庄至北京将实现一小时通达  这标志着省会石家庄将正式融入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  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 通讯员谷伟光)从河北省发改委获悉,按照国铁集团统一安排和部署,自12月26日开始实行新的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届时,省会石家庄至首都北京实现1小时通达...

    时间:1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