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上海优化分级诊疗救治体系 一、二级医疗机构承担60%诊疗量

2022-12-24 10:31:2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期,随着上海阳性病例增多,用药看诊的需求增大,多家三级医院急诊及救护量激增至高位。上海优化分级诊疗救治体系,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疗机构的扩容增能,12月19日起,上海全市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94间发热诊间全部启用,方便市民就近问诊。截至目前,上海一级、二级医疗机构门诊诊疗数占上海全市全部诊疗量的60%。

  上海积极扩容一、二级医疗机构诊疗能力

  23日,记者从在上海市宝山区卫健委获悉,这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扩容增能,已实现发热诊疗功能全覆盖。在罗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里的发热诊室由原来的发热门诊、肝炎门诊和肠道门诊整合而成。其中一楼为发热诊疗区和重症倾向患者急救区,二楼扩充出两个发热诊室,大大方便了周边市民的需求。

  据统计,仅22日当天,上海市宝山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启用的156间发热诊间接诊已超5000人次。随着发热就诊患者人数增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保证24小时运转的同时,还积极做好药品储备。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质控科副主任吕红城告诉记者,在药房发药的时候,把能够拆包的解热镇痛类药分成小包装,每人开三天的药量,更大程度地满足所有有需求的居民配到药物。

  截至目前,上海一级、二级医疗机构门诊诊疗数占上海全市全部诊疗量的60%。

  “微网格”管理 “驻群医生”守护辖区居民的健康之门

  上海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们的重点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1.6万名65岁以上老人,其中“失能、孤老、独居、纯老”等社区易感、脆弱人群更是服务重点的重点。近期,为了更精准更高效服务辖区居民短时期内井喷式的健康需求,推出“驻群医生”新机制。

  家庭医生每人配备工作手机,在居委的资源协调配合下,组建以微网格为单位的“健康沟通群”,家庭医生进驻各个群内,进行专业科普知识宣传,引导居民调适情绪,保持积极健康心态,指导科学合理用药,答疑解惑,初步研判疾病的轻重缓急等。

  “驻群医生”们走出诊间,打破区域的限制,整合了各方资源,随时响应,精准服务。使得辖区人群健康需求得到有效释放和回应,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无序流动和“折腾”。从家庭医生到“驻群医生”,从单一工作“线”到汇聚多元力量织就的“面”,带来的是效率提升、服务精准、效能辐射。

  服务3年的核酸采样亭“变身”发热哨点诊室

  在上海宝山区月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原先的核酸采样亭如今被改造成了发热哨点诊室,有需要的市民不必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配到相应的药品。

  这间服务了近3年的核酸采样亭悄然变身。改造后的采样亭里,坐着两位医护人员。身穿“大白”的她们面前放置着电脑,连接着“健康信息管理平台”。一位负责问诊、开药,一位负责拿药,目前配备药品能极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

  宝山月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最近接电话咨询时,只要告诉对方“发热哨点在采样亭”,一般都能找对地方。

  最终决定把发热哨点“搬”到采样亭的,该负责人还透露,其中更重要的原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空间有限,一、二楼是诊疗区、三、四楼是住院部,仍有不少普通患者可能介意感染风险。另外,开在沿街的采样亭如果成为发热哨点,也能为一些路过的快递员、司机等提供便利。

  确保危重症患者的“救命通道”畅通

  针对一些三级医疗机构就诊量明显增加,特别是急诊区,不少医院近期的急诊量翻倍的情况,上海多家三级医疗也是在克服自身苦难的基础上,确保危重症患者的“救命通道”畅通。

  随着上海新冠病毒感染者数量近日明显增加,多家医疗机构急诊、发热门诊处于高位饱和状态。记者从上海中山、华山、市一、东方等三级医院获悉:急诊近一周内数量翻数倍,救护数量也明显增加,急诊医护力量全力加码确保救治不停歇。专家同时呼吁:感染者如仅发热,没有出现呼吸急促、胸痛心悸等症状,可选择家附近社区发热诊间问诊,以此减少医疗资源挤兑,将宝贵急救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杨静 王殿甲)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网传“自来水阳了”?官方:北京自来水安全达标,请放心饮用

      “我家的自来水怎么阳了?”今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不实信息,引发大量网友阅读转发。北京市自来水集团郑重辟谣:“自来水阳了”系不实信息,请大家不要相信。  该公众号文章称,先用抗原试剂自带的滴管装入自来水,然后再将其滴入抗原测试板上,测试结果呈现“两道杠”,从而得出“自来水阳了”的结论。...

    时间:12-24
  • 外卖小哥每天午饭高峰不接单!骑车拐进一条条巷子里……

    “爷爷,饭给你送过来了放在桌上,趁热赶紧吃”12月20日11时许湖南长沙外卖员袁可准时抵达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冬瓜山社区86岁的胡爷爷家中送上了一份热气腾腾的午餐“还有两个老人的饭没送今天就不进来坐啦”袁可是一位“00”后外卖小哥近3个月以来他每天上午11点准时关闭骑手的接单系统来到街道“幸福老...

    时间:12-24
  • 青海唯一蒙古族自治县:牛羊壮不壮,要看草原好不好

      中新网西宁12月24日电 题:青海唯一蒙古族自治县:牛羊壮不壮,要看草原好不好  作者 孙丽丽 公保安加 张添福  进入冬季,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干宁镇克其合滩草原,牧草泛黄。不久前,优干宁镇秀甲村的牧民身着盛装,赶着近12000头雪多牦牛和3000多只羊,不约而同聚集到当地冬季那达慕...

    时间:12-24
  • 青海“防疫药品精准投放平台”上线 定向投放防疫物资

      中新网西宁12月24日电 (李隽)24日,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京东健康上线“防疫药品精准投放平台”,面向该省省内新冠病毒感染者定向投放50万盒连花清瘟胶囊、35万只N95口罩等防疫物资。  青海省为全力保障居民用药需求,让更多人有药可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大力支持下,上线“防疫药品精准投放平台...

    时间:12-24
  • 2022,他们正能量满格|了不起的“暖心人”

      新华社长沙12月23日电(记者白田田、王昆、戴威)回望即将过去的2022年,总有一些人明亮如光,总有一些故事沁润人心。  他们之中有父母,为孩子撑起一片可以茁壮成长的天;  他们之中有老师,为乡村学生铺出一条走出大山的路;  他们之中有子女,为父母打开一扇看到美丽风景的窗……  岁末年初,重拾这些...

    时间:12-24
  • 湖北一女棕编师40年传承创新“指尖非遗”

      中新网宜昌12月24日电 (董晓斌 张倩龙 夏靓)“棕编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求得一方天地。”家住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乡共同村的魏光翠近日说。近40年来,魏光翠传承创新棕编制作技艺,让这门“指尖非遗”重焕生机。  棕编是以棕榈树叶为编制原料的传统手工艺,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时间:12-24
  • 云南龙陵:全力打造“中国石斛之乡”

      中新网云南保山12月24日电 (徐静 贺彬)“第十二届中国(龙陵)石斛产业发展论坛”正于12月23日至25日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举办。近年来,龙陵县石斛产业长足发展,并通过强化组织保障、产业覆盖、科研研究、品牌打造等方式,全力打造“中国石斛之乡”。  龙陵县地处滇西横断山脉南延的高黎贡山山系,被...

    时间:12-24
  • 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Z世代用“糖”做“美人”

      中新网广州12月24日电 题:中国风“翻”进西式蛋糕 Z世代用“糖”做“美人”  中新网记者 方伟彬  敦煌美女,肌若凝脂,身着红裙,手臂缠着淡绿色披帛,翩翩起舞于荷花丛中,立在一个画满敦煌壁画的底座之上……这不是泥塑,也不是潮玩手办,而是可以吃的翻糖蛋糕。  在广州一家烘焙学校里,“Z世代”翻糖...

    时间:12-24
  • AI绘画:革新还是“狠活”?

      中新网银川12月24日电 (记者 杨迪)输入一组关键词或照片,不出半分钟,就能获得一组由AI创作的画作……最近,一种名为“AI绘画”的技术引发公众关注。  AI绘画即人工智能绘画,是指AI利用大数据收集、学习海量的图片、画作,并形成相应的绘画模式,根据用户的描述,从而自动生成画面。AI绘画目前主要有“文...

    时间:12-24
  • 新疆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 公布6起典型案例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24日电 (陶拴科)24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获悉,新疆公安机关日前公布6起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的典型案例。  警方称,近年来,新疆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威工作,坚持法治思维、以警为本,突出建强组织、规范运行、有效督导,健全完善工作机构和机制办法,有效促进...

    时间:1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