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频繁列入规划,探索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2022-12-19 04:27:10

来源:新京报

  延迟退休

  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频繁列入规划,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会议两次提到涉及养老内容的政策。

  第一次表述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第二次表述则是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环节,要求支持养老服务等消费。

  建议尽快将延迟退休提上日程

  事实上,近年来,延迟退休多次被列入政府规划报告中,“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也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加快或是再次强调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也到该推进的阶段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冯文猛表示。

  据其介绍,目前的退休年龄是在人均预期寿命比现在要低10岁的时点上作出的决定。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导致原来的退休年龄和实际寿命之间的差距较大。

  具体来看,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于1978年制定,彼时人均预期寿命为65.9岁,而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至78.2岁。相应地,国情发生变化,法定退休年龄自然也要进行调整。

  “从预期寿命的延长,到老龄化的加速,再到延迟退休相关工作的准备,从这几方面来看,我们需要尽快将延迟退休提上日程。”冯文猛表示。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国际趋势来看,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成为大势所趋。西方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已逼近70岁,而我国男性正常退休年龄为60岁,女工人正常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为55周岁。

  “过早退休既是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后代巨大的养老包袱,因此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现象的显现,我们需要尽快尽早延长退休年龄。”董登新认为,养老负担的代际均衡是延长退休年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关于如何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方案众多。董登新建议,按照制度统一和公平的原则,首先,男女退休年龄统一到60岁,然后再慢慢延长到62岁退休、65岁退休,慢慢向前推。

  中信证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师杨帆等认为,“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四大原则或是贯穿改革的主基调,延迟退休改革可能分为两步:第一步,预计2025年取消区分女干部和女工人退休年龄,统一并轨按照55岁执行;第二步,预计男/女退休年龄分别按照每年延迟2/4个月速度渐进式推进,到2055年前后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

  杨帆还认为,延迟退休改革有望在社会、产业层面实现多重功效。社会层面,或将激活老龄人力资源、减轻社保收支压力,并且就业挤出效应相对可控。产业层面,对涉及改革年龄段的劳动者而言,改革或将延长工作时间、增加收入、促进消费,进而推动老年保健品、家用医疗器械等养老产业加速扩容。

  专家中国养老服务的岗位需求至少有5000万以上

  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并提出“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支持养老服务消费”。

  日前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也指出,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包括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

  为何当前重点强调支持养老服务的消费?冯文猛表示,退休人群的结构在变化,明年相当于是高峰阶段出生人口进入老龄阶段,该人群的消费、教育水平以及需求更加多元,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很大,而且将来需求还会不断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民生保障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养老服务都可以作为一个抓手来推动。”冯文猛强调。

  冯文猛还表示,养老服务是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围绕老年人的吃穿住行,包括养老地产、养老金融、康复、健康管理以及旅游休闲等都在不断增长。

  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67亿,占总人口的18.9%。那么,老龄涉及的产业到底有多大?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日前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称,老龄产业绝不只有养老产业。

  党俊武将老龄产业分为大中小三个层面,养老产业只是“小老龄产业”。“中老龄产业”是指从全生命周期角度来看的老龄产业;“大老龄产业”则是宏观经济角度下适应老龄社会和长寿时代的整个产业体系。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中国世界上老龄产业潜力最大的市场,预计到2030年,“中老龄产业”的年产值将占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5;到2050年,将突破届时GDP的1/3以上。

  董登新则表示,目前中国的老年人群不光基数大,而且还在快速增长,所以中国的养老负担非常沉重,不仅要尽快尽早地延长退休年龄,而且在养老服务方面,要尽快补齐短板。

  “现在中国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还比较短缺,养老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董登新表示。

  据了解,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从目前的养老服务结构来看,90%以上的老年人是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是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从普惠低成本的角度,居家养老是最受欢迎的,但最关键的问题,如何把传统的居家养老升级为现代的居家养老,把机构养老的模式、社区养老的智慧引入到居家养老,让大家将来能够在居家养老中享受到机构养老的待遇。”董登新表示。

  在他看来,养老服务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一个庞大产业,需要从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各方面来参与,加大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投入,真正建立普惠低成本的养老服务体系,“从这方面来讲,养老服务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非常重要的抓手,在解决就业,扩大就业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目前,中国的养老服务的岗位需求至少有5000万以上。”

  声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冯文猛: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加快或是再次强调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也到该推进的阶段了。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老龄产业绝不只有养老产业。老龄产业分为大中小三个层面,养老产业只是“小老龄产业”。“中老龄产业”是指从全生命周期角度来看的老龄产业;“大老龄产业”则是宏观经济角度下适应老龄社会和长寿时代的整个产业体系。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目前中国的老年人群不光基数大,而且还在快速增长,所以中国的养老负担非常沉重,不仅要尽快尽早地延长退休年龄,而且在养老服务方面,要尽快补齐短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吉林松原发生3.6级地震

      中新社长春12月19日电 (记者 郭佳)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19日3时37分,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北纬45.00度,东经124.12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

    时间:12-19
  • “我可以帮忙”成邻居间的有力支撑

      空巢老人或是有幼儿的家庭,在新冠肺炎疫情侵袭时是脆弱的,尤其是在物流不畅、药品紧张的背景下,邻里间的“搭把手”就是雪中送炭。  最近,在北京...

    时间:12-19
  • 一群孩子的建议正在改变城市细节

      一群孩子的建议正在改变城市细节  “红领巾小提案”为城市建设引入少年儿童视角  因为少先队员的建议,校门口的一座公交站增设了顶棚,等车的...

    时间:12-19
  • 青海三江源地区7年安装人工鸟巢超5000个

      中新网西宁12月19日电 (记者 李江宁)19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生命鸟巢”项目自2016年在三江源地区实施以来,已累计安装人工鸟巢5018...

    时间:12-19
  • 七旬老球员的不了情:2万余件藏品展现足球文化

      中新网福州12月19日电 (彭莉芳)深夜时分,2022卡塔尔世界杯的最后一场比赛如火如荼展开,已挂靴几十年的75岁福州足球运动员陈华棣,在自家“足球博...

    时间:12-19
  • 长沙打造青年戏剧节 20部戏剧展演烹“文化大餐”

      中新网长沙12月19日电 (记者 杨华峰)“戏醉湘水·韵味星城”2022长沙·岳麓山青年戏剧节18日在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正式...

    时间:12-19
  • 辽宁沈阳牡丹社区——举措惠民生 服务暖民心

      辽宁沈阳牡丹社区——   举措惠民生 服务暖民心(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今天早餐咋样?”早晨不到7点半,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

    时间:12-19
  • 刚到的退烧药就剪开了,药店老板说:不要钱

    “46盒药只能卖给46个人拆开送可以给更多需要的人”12月15日,湖北武汉洪山区有约200位市民领到了药店老板王璟的赠药这些市民把这个消息发到网上引...

    时间:12-19
  • 迎战奥密克戎 北京城里的“暖心力量”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迎战奥密克戎 北京城里的“暖心力量”  新华社记者李德欣、陈钟昊、赵旭  通过社区群求助得到众多“好邻居”的快...

    时间:12-19
  • 加大运力供给 保障市民应急所需“买得到”“送得到”

      央视网消息:近期,北京快递出现延迟,国家邮政局和各快递企业加快统筹全网资源,全面加大末端派送运力供给,精准送件入户,保障群众的生活需求。  郭巧...

    时间:1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