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53门体育课背后的体教融合——专访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林致诚

2023-11-11 14:37:3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南宁11月11日电 题:53门体育课背后的体教融合——专访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林致诚

  新华社记者林德韧、覃星星、徐海涛

  高尔夫球、攀树运动、潜水、帆船、三边足球、桨板、击剑、中华射艺、极限飞盘……厦门大学这些独具特色的课程备受同学们喜爱。多达53门课程的体育课选课单,也被学生们形象地比喻为“体育超市”。

  近日,来到广西参加首届学青会的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林致诚向新华社记者介绍了厦门大学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1921年,厦门大学创办之初就设立了“体育部”。陈嘉庚先生“提倡体育,恢复国民健康为振兴教育的先决问题”的思想理念影响了一代代厦大人。在不断的历史传承中,厦门大学形成了良好的校园体育风气。

  目前,厦门大学体育课程涵盖了竞技体育、休闲体育、时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保健体育等领域,包括民族传统体育、形体塑身与健身健美、户外拓展训练、小球类和大球类等系列课程。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体育课,不管同学们一开始喜欢体育还是不喜欢体育,都能喜欢上体育课,从而热爱体育。”林致诚说。

  林致诚介绍,过去有一种现象,就是即使是爱好体育的学生也未必喜欢上体育课,因为有些体育课课程内容过于传统,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我们拓展学校体育资源,开了这么多课程,让更多学生能喜欢体育课,能选到自己喜欢的项目,上课才有乐趣,体育就有更大可能成为同学们的终身习惯。”

  林致诚说,为了让同学们能有更多机会选到喜欢的课程,厦门大学从2002年开始试行并逐步推广“三自主”课程体系,即自主选内容、自主选教师、自主选时间,规定大学四年内任何一学期都可以选体育课程,给学生更大的选课自主性和自由度。

  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厦门大学还拓展了体育课的实用性,将体育课与其他专业所需的专业技能绑定,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攀树课是厦门大学热门体育课之一,同时也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定制化体育课程。该学院生物专业的学生,因时常会去野外实习,进行标本采样等活动,所以需要掌握一定的野外生存技巧,攀树课就成为学生们掌握技能的很好途径。

  林致诚介绍,在该专业学生户外实习阶段,体育老师也要到学生们户外实习的地点专门去上体育课,所有该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参与体验。体验之后,教师们还会选拔一部分学生参与进阶课程,这些参与进阶课程的学生,也有机会爬到高大的树木顶端,进行调查和研究。“这就把体育课跟专业课教学完美结合了起来。”

  2009年,厦门大学设置游泳和马拉松两个特色体育学分,拓宽学生获取体育学分的渠道。从2011级开始,将游泳列为必修学分,规定学生未取得游泳学分则不能毕业。

  林致诚介绍,十余年间,厦门大学有上万名学生选修过马拉松课。“马拉松课的老师教孩子们怎么科学地去锻炼,其实跑步是最简单、效率最高的一个体育运动,我们的马拉松课效果非常好,很多学生修完这门课就可以去跑半马了,其中很大比例还跑了全马。”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方面,厦门大学的棒球队、田径队、男子篮球队、帆船队、舟艇队、啦啦操队等都曾参加国际比赛,在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赛事中取得较好成绩。20多支运动队每年都参加国内各级各类比赛,多次在全国性各单项锦标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群体活动普及方面,厦门大学有35个体育社团,社团成员近5千人,每个体育社团都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体育社团管理规范、活动精彩、育人成效显著,每年承办校级体育赛事50余项,举办课外体育课堂500余次,服务师生超4万人次,通过打造同学身边触手可及的精彩体育赛事体系,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增强体育赛事吸引力,推动体育课内外一体化。

  林致诚表示,厦门大学在体教融合方面进行了丰富实践,通过丰富的体育课程吸引学生热爱体育,通过精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通过高水平运动队的引领示范提升体育影响力,以体树德、以体增智、以体育美、以体促劳,让体育成为更多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让更多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黄河上游在建装机最大水电站下闸蓄水

      新华社西宁11月14日电(记者解统强)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玛尔挡水电站获悉,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玛尔挡水电站14日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该电站正式进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前的冲刺阶段。   据了解,玛尔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站。水电站蓄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将水库水位蓄至3240米,工程具备发电...

    时间:11-14
  • 全国妇联启动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社会化推荐报名工作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黄玥)记者14日了解到,全国妇联即日起启动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社会化推荐报名工作。   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社会化推荐将采取本人自荐、他人举荐、单位推荐的方式。凡符合评选条件的优秀女性均可通过社会化推荐渠道参评全国三八红旗手,报名不设名额限制。经资格审查、组织审查、评委会评审...

    时间:11-14
  • 新华全媒+丨当常见慢病遭遇“银发浪潮”——透视中国糖尿病防治危与机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当常见慢病遭遇“银发浪潮”——透视中国糖尿病防治危与机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李恒、龚雯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当常见慢病遭遇“银发浪潮”,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如何应对挑战?社区诊疗能否支撑慢病防治网?怎样告别“甜蜜...

    时间:11-14
  • 文旅新探丨寻迹浙江雁荡山的人文印记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北宋文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这样描述他心中的雁荡山。   位于温州乐清的雁荡山,东临浩瀚大海,因而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江南渐凉时刻,记者沿着历代文人的足迹,在山水交汇之间感悟“海上名山”蕴藏的人文印记。   位于温州乐清的雁荡山。 新...

    时间:11-14
  • 应急管理部:将建立“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叶昊鸣、魏弘毅)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刘为民14日表示,2023“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将于16日在北京举办。届时将宣布正式建立“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   刘为民是在应急管理部当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作此表述的。他表示,本次部长论坛将...

    时间:11-14
  • 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组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组14日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总结执法检查工作,研究讨论执法检查报告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郑建邦、彭清华出席。   在听取有关汇报和意见建议后,王东明指出,这次执法检查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的重要举措,自7月份启动以来取...

    时间:11-14
  • 教育部公布第二批1000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记者11月14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公布第二批1000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试点周期为两年。   据介绍,试点学校试点周期结束后,评估合格的将授予“全国急救教育学校”称号。   通知一并发布《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南》,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两个方面部署推进试点工作。   指南提出,各试点...

    时间:11-14
  • 我国已探索形成舰载机飞行学员招收选拔特色模式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舰载机飞行学员驾驶战机飞赴预定空域,开展飞行训练(2023年8月23日摄)。新华社发(姜涛 摄)   新华社青岛11月14日电(记者黎云、孙鲁明)海军招飞工作会议14日在山东青岛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学员在招收范围、选拔手段、培养模式上不断拓展优化,逐步形成舰载机飞行学员招收选拔特色模...

    时间:11-14
  • 黄河进入2023至2024年度凌汛期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4日电(记者恩浩)记者从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获悉,受冷空气影响,14日上午8时,黄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出现流凌,标志着黄河自即日起进入2023至2024年度凌汛期。   凌汛是黄河特有的汛情,由于黄河部分河段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每年封冻、开河存在时间差,冬春时期易出现汛情。今年黄河首...

    时间:11-14
  • 李鸿忠会见巴拿马主义党高级干部考察团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14日在京会见由巴拿马主义党主席布兰东率领的高级干部考察团。   李鸿忠表示,建交6年来,中巴关系实现快速发展,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惠及两国和两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珍视同巴拿马主义党传统友谊,愿密切政党、立法机构交往,深化治国理政交流,推动中巴关系...

    时间:1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