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新华全媒+丨当常见慢病遭遇“银发浪潮”——透视中国糖尿病防治危与机

2023-11-14 20:29:4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当常见慢病遭遇“银发浪潮”——透视中国糖尿病防治危与机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李恒、龚雯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当常见慢病遭遇“银发浪潮”,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如何应对挑战?社区诊疗能否支撑慢病防治网?怎样告别“甜蜜的烦恼”?针对公众关心的话题,记者采访医学专家进行了解答。

  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加与人口老龄化、发病年轻化有关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3550万,居世界首位。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科首席专家郭立新说,糖尿病患病率与年龄增加相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三成以上的老年人罹患糖尿病。

  “不仅如此,糖尿病越来越早发,年轻化趋势很明显,其中2型糖尿病占95%以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说,这部分人群步入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防治风险。

  专家介绍,这与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发生转变,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减少;饮食结构改变,果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腹型肥胖患病率增加等因素有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邹大进认为,目前我国糖尿病防治总体面临“三多一少”。“三多”为患者总人数多、超重肥胖者和年轻人多、并发症多,“一少”即关键指标全部达到管理标准的患者少。

  升级防治策略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失明、肾衰竭、截肢……作为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糖尿病可能给患者带来多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郭立新表示,我国糖尿病防治面临的挑战包括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治疗质量不达标等。

  “很多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不了解什么是糖尿病高危因素,这是知晓率低。治疗率低也是很大的问题。”郭立新说,既要关注血糖控制和监测,也要重视其他危险因素控制和并发症的监测,才能真正使治疗质量达标。

  江苏省苏州市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黎表示,由于糖尿病早期症状较隐匿,许多基层患者错失早发现、早治疗时机,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就在于早筛早治。

  家住润达社区的周奶奶自2010年起就患有糖尿病。最初,由于拿药不方便和认识不足,一直对服药有抗拒。直到8年前,隔壁的老邻居因糖尿病足截肢,周奶奶才意识到糖尿病的可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不仅给我做了详细检查,还为我制定了个性化健康处方。”周奶奶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态监测,周奶奶体重控制达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社区居民通过培训,都学会了用手机控糖助手小程序自我监测饮食、服用口服药物。

  据介绍,江苏省探索创建省级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站和运动控糖站,帮助患者实现并发症早筛关口前移。在苏州市,全市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转型升级为市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累计建成4个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

  “示范区建设旨在编织一张覆盖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慢病防治网。”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说,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488个,县区覆盖率超17%。

  全人群都掌握控糖要点 才能告别“甜蜜的烦恼”

  制定《县域糖尿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发布《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建设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推广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作为糖尿病防治大国,我国卫生部门正聚焦糖尿病的“防”“治”两端,着力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然而,相对基数较大的病患人群,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在慢病防治中的“短板”亟待补齐,糖尿病前期人群亟待干预。部分西北地区省份针对专病的基层医疗服务人员供给不足,尚无法提供一人一案的个性化处方。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半数糖尿病危险人群并不知晓自己的血糖水平。

  《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我国糖尿病前期人群约为3.5亿人,远多于糖尿病患者人数。据了解,糖尿病前期指的是个人血糖值已经超出正常值,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

  研究表明,如果不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干预,其中超过90%的人20年后可能发展为糖尿病。对于已经步入前期之列的人群,纪立农表示,如果干预得好就有可能复转到健康状态,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优化体重、调整膳食、合理运动、戒烟等。

  “糖尿病可防可治,做好糖尿病防治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郭立新呼吁,全人群都应积极掌握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应对策略。糖尿病患者要掌握控糖要点、关注肥胖和高血糖,定期筛查,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林改让森林的多种功能得到更充分发挥 生态美起来 百姓富起来

      日前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各地积极支持林业产业发展,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有效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政策支持,发展林业特色产业   走进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的志维油橄榄果家庭种植农场,一...

    时间:11-17
  • 张国清赶赴山西吕梁指导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张国清赶赴山西吕梁指导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时强调 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和善后工作 举一反三强力整治事故风险隐患   新华社太原11月16日电  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率国务院有关部门于16日下午紧急赶赴山西省吕梁市指导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

    时间:11-17
  • AIGC海报|重温习近平主席APEC金句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深化亚太合作提供重要指引、激发强劲动力。   总策划:任卫东   策划:孙承斌 李忠发   出品:李俊   监制:常爱玲 齐慧杰 周宁 令伟家   统筹:于卫亚 黄...

    时间:11-17
  • 2023“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在京举行 刘国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王宾)2023“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16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刘国中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

    时间:11-16
  • 我国加快推进省级水网建设

      新华社济南11月16日电(记者刘诗平)水利部部长李国英16日表示,我国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各地水利部门要准确把握省级水网建设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省级水网建设。   李国英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的加快省级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说,先导区省份科学规划、积极实施,强力推进省级水网建设,目前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

    时间:11-16
  • 纪录电影《象行记》项目在云南西双版纳启动

      新华社昆明11月16日电(记者赵珮然)纪录电影《象行记》16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项目启动仪式。影片以2021年云南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事件为故事切入点和线索,将首次把云南亚洲象的故事搬上全球院线银幕。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在致辞中表示,《象行记》是一次中国、加拿大、新加坡三国影视机构合作...

    时间:11-16
  • 山西省吕梁市永聚煤矿火灾事故现场救援结束 已致26人遇难38人受伤

      11月16日7时许,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发生火灾。记者16日从山西省吕梁市政府新闻办了解到,现场救援工作已结束。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26人不幸遇难,38名伤者正在接受救治。   记者:原勋、梁晓飞、李紫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16
  • 吴德熙: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让当地医生持续提高医疗水平

      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第2、3、4批援多米尼克中国医疗队队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德熙表示,医疗援外注重在当地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让当地医生持续提高医疗水平。   编辑:高菲菲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16
  • 收托不应超5人 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发布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李恒)为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近日制定公布《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办法共二十二条,包括制定依据、适用范围、登记备案、服务内容、人员资质、房屋设施、安全健康、监督管理等内容。   办法规定,家庭托...

    时间:11-16
  • 北京公示三山五园地区首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郭宇靖)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北京为三山五园地区展示“历史名片”。11月16日起,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海淀区政府网站上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共包括圆明园等421处地名。   三山五园始建于辽金、形成于清鼎盛时期,是以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

    时间:1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