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新华全媒+丨浙江,不断扩展与世界的“对话”——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观察

2023-11-10 22:40: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杭州11月10日电 题:浙江,不断扩展与世界的“对话”——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俞菀、朱涵、张璇

  初冬的乌镇,古朴的青石板路上群贤毕至,共赴一场“十年之约”。

  11月8日至10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隆重召开,传统和现代、人文和科技在这里交相辉映。

  回望十年来路,乌镇峰会以网络之名谋合作、图共赢,见证了从“数字浙江”到“数字中国”的演进。新起点上再出发,通过创新践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浙江数字化建设提质升级,不断扩展与世界的“对话”。

  11月8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新华社记者黄宗治 摄

  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走进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一项项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成果引人注目:核心产业增加值从2014年的2854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8977亿元,年均增速13.6%;拥有超万家数字经济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24万件数字经济领域发明专利。

  从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到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浙江全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创新开放中实现普惠繁荣、合作共赢。

  随着乌镇峰会释放的“磁场效应”不断扩大,思想在这里碰撞、人才到这里寻访、资金到这里猎投、项目到这里对接,浙江数字经济能级不断提升。

  “数字技术已经将人类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为数字时代变局提供全球公共平台。”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方兴东说,乌镇峰会及其背后“数字浙江”20年的探索积淀,必将在新的10年中凸显更大的思想力和引领力。

  11月7日,参观者在乌镇互联网医院体验智能一体机的体检功能,并与医生进行视频连线。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 摄

  数字治理筑牢安全防线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说,信息技术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的同时,也给全球发展带来了挑战,引发了对传统规则甚至伦理的挑战,带来了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一系列全球共同难题。未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将针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联合开展研究。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承办方,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实施产业数据分类分级安全防护,推进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工作,加强数据产品流通交易合规监管。

  中国(温州)数据智能与安全服务创新园落成后,加快探索建设数据安全与合规体系、数据产品市场化交易机制。园区入驻企业每日互动创始人方毅说:“温州数安港如今已是数据要素产业的一方热土。”

  浙江已实现行政村5G覆盖率100%,全国首个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成使用,累计建设数据中心202个。浙江不断加快数据安全体系构建,包括风险核查、数据梳理、数据保护、监控预警等多个方面,让企业和组织的数据资产得到妥善保护。

  11月7日,观众在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大厅观看机器人跳舞。新华社记者黄宗治 摄

  以数字文明促平等包容

  酱园染坊、书院长廊,智慧停车、无人驾驶……古老的江南文化与前沿科技创新正实现融合发展。这正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所要传递的理念。

  如何建设数字文明?就像良渚时期的“稻谷”,如今“数据”成了最基础的资源,互联网成为新“稻田”。浙江要努力完成数字化建设的跃升,为数字文明建设探路。

  坚持信息技术造福于人、科技发展以人为本。2023年,在乌镇峰会带动下,共有1200多家单位发布1万余个招聘岗位,吸引19万名人才前来应聘。“在浙江,目前我们已打造了超150款为民惠民应用。通过一个个小应用撬动为民服务大动能,不断提升未来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浙江移动相关负责人说。

  用好数字展会平台,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甲骨文的数字化回归,数字敦煌、故宫百宝,乌镇峰会呈现的网上文化交流项目给外国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让互联网为年轻人赋能,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本届乌镇峰会第一次设立了“全球青年领军者计划”。首批全球青年领军者之一、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叶晨晖说,领军者们将借助自身才智并发挥善意,让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让信用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综述

      新华社郑州11月16日电 题:让信用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综述   新华社记者翟濯   11月13日至15日,以“信结天下 诚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300多个城市的信用建设者齐聚黄河之滨,总结成绩、凝聚共识、谋划新章。   全国...

    时间:11-1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做好明年政策靠前发力的各项准备工作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陈炜伟、姜子琳)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16日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的有效衔接,做好明年政策靠前发力的各项准备工作,注重政策的组合性、协同性、精准性,确保明年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李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要持续做好新...

    时间:11-16
  • 把舵领航,习近平主席擘画中美关系新的愿景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习近平指出——   新华社国际部 新媒体中心联合制作...

    时间:11-16
  • 山西吕梁永聚煤矿联建楼火灾事故已致19人遇难

      记者11月16日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了解到,16日7时许,吕梁市离石区永聚煤业有限公司地面联建楼发生火灾,已致19人遇难,现场救援仍在紧张进行中。起火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记者梁晓飞、原勋、李紫薇)...

    时间:11-16
  • 微视频丨书写亚太合作新篇章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中国始终高举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旗帜,推动亚太合作不断发展。   建设和平稳定的亚太   亚太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和平稳定的环境。在饱受战乱之苦的地区,中国积极参与建设,促动当地的发展。   中国坚持走...

    时间:11-16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从“风沙地”到“赛江南”——山东聊城位山灌区走访见闻

      新华社济南11月16日电 题:从“风沙地”到“赛江南”——山东聊城位山灌区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凉风起,芦苇摇曳,水鸟展翅飞起又落下,激起片片水花。山东聊城位山黄河公园的这幅景象,宛若江南。   对于家门口的变化,今年45岁的顾官屯镇莲湖新村党总支书记李尚龙感慨颇深。他说:“我小时候,这一片就是‘沙窝窝’,...

    时间:11-16
  • 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

      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 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顺利完成了202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度评价和储存变化量调查。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   据介绍,我国首次开展国家地下水战略...

    时间:11-16
  • 四川着力提升竹产业品牌——谱写“以竹代塑”兴业富民新篇章

      “卖竹子,纯利润都二十来万元!”冬日暖阳下,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天池村,种植大户李开明正忙着采收新一季的“斑布一号”竹材……收割后,这些竹材将被统一运往15公里外的斑布健康竹产业园,加工成竹浆纸。   从园区走向全国的竹浆纸“斑布”,已占据全国本色生活用纸30%的市场份额。眼下,园区正乘着“以竹代塑”的东风,布局竹纤维...

    时间:11-16
  • 加强监测预警 做好健康防护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   加强监测预警 做好健康防护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流感、登...

    时间:11-16
  • 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 织密织紧医保基金监管防控网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保基金安全。   今年年底前将初步实现全国智能监控“一张网”——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构建事前...

    时间:1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