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让信用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综述

2023-11-16 15:38:1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11月16日电 题:让信用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综述

  新华社记者翟濯

  11月13日至15日,以“信结天下 诚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300多个城市的信用建设者齐聚黄河之滨,总结成绩、凝聚共识、谋划新章。

  全国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无“信”不立。信用,既是维系商业活动秩序的基石,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从一座座“信用之城”崛起到全社会信用意识提高,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市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城市建设的无形资本和特殊资源。本届论坛上,《中国城市信用发展报告2023》等一批成果发布,全面梳理总结了历年城市信用建设新进展新成效。

  “报告显示,我国在社会信用立法、信用设施建设、信用监管机制、政务诚信推进、助力企业融资、信用创新应用、诚信文化宣传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城市信用体系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门立群说。

  与此同时,全国信用示范区建设陆续展开,持续激发城市信用建设新活力。

  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名单,68个地区入选。目前,全国共有130个信用示范区,覆盖25个省份。

  “目前,信用示范区创建呈现‘地区分布均衡化、覆盖区域下沉化、评审效果直观化’三个新趋势,各地创建工作呈现出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国家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吴小雁说。

  各地积极探索信用建设新路径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既是关乎城市发展的战略任务,又是事关群众福祉的民心工程。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者意识到,信用建设需要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今年,是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首次走入中部城市。作为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和十大国家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郑州的城市信用建设工作备受关注。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类活动场景、模式不断向数字空间迁移,信用信息数据化越来越明显,以数字化社会信用体系助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意义重大。

  “郑州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典型示范作用,创新探索社会信用体系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郑州与城市信用建设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一个体系为引领、一个平台强管理、一个模式优环境、多个场景惠民生’为特色的‘信用郑州’实践之路。”郑州市市长何雄说。

  东道主郑州之外,各地也在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把信用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涌现出一大批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社会营造了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

  云南省推动便民惠企金融政策登录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方便企业一站式获取政策内容、办理流程、材料清单等信息;广州市推动“信易贷”平台对接电力、交通、通信、工业互联网等特色数据,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山东威海开展“信用+医保”守信激励试点,组建“医院—诊所—药店”三级信用惠民商家联盟,提供购药优惠、免交住院押金等20多项信用产品……

  让信用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资源

  本届论坛,通过城市信用建设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是所有与会者的共识与期盼。

  “政莫大于信”,政府在信用建设中具有表率作用。政务信用的好与坏,将直接体现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从而影响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民营经济发展

  目前,各地政务诚信建设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效。以河北为例,今年以来,河北省开展了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全面摸底政府履约践诺情况,建立完善政务失信线索归集报送机制。

  民营经济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何通过信用建设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也是本届论坛关注的焦点之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韩家平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市场化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大企业失信的惩戒力度,完善中小企业征信、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各城市政府要巩固优势、补齐短板,着力打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信用之城,营造稳定、透明、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与信用建设司司长陈洪宛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家发展改革委:做好明年政策靠前发力的各项准备工作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陈炜伟、姜子琳)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16日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的有效衔接,做好明年政策靠前发力的各项准备工作,注重政策的组合性、协同性、精准性,确保明年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李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要持续做好新...

    时间:11-16
  • 把舵领航,习近平主席擘画中美关系新的愿景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习近平指出——   新华社国际部 新媒体中心联合制作...

    时间:11-16
  • 山西吕梁永聚煤矿联建楼火灾事故已致19人遇难

      记者11月16日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了解到,16日7时许,吕梁市离石区永聚煤业有限公司地面联建楼发生火灾,已致19人遇难,现场救援仍在紧张进行中。起火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记者梁晓飞、原勋、李紫薇)...

    时间:11-16
  • 微视频丨书写亚太合作新篇章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中国始终高举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旗帜,推动亚太合作不断发展。   建设和平稳定的亚太   亚太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和平稳定的环境。在饱受战乱之苦的地区,中国积极参与建设,促动当地的发展。   中国坚持走...

    时间:11-16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从“风沙地”到“赛江南”——山东聊城位山灌区走访见闻

      新华社济南11月16日电 题:从“风沙地”到“赛江南”——山东聊城位山灌区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凉风起,芦苇摇曳,水鸟展翅飞起又落下,激起片片水花。山东聊城位山黄河公园的这幅景象,宛若江南。   对于家门口的变化,今年45岁的顾官屯镇莲湖新村党总支书记李尚龙感慨颇深。他说:“我小时候,这一片就是‘沙窝窝’,...

    时间:11-16
  • 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

      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 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顺利完成了202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度评价和储存变化量调查。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   据介绍,我国首次开展国家地下水战略...

    时间:11-16
  • 四川着力提升竹产业品牌——谱写“以竹代塑”兴业富民新篇章

      “卖竹子,纯利润都二十来万元!”冬日暖阳下,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天池村,种植大户李开明正忙着采收新一季的“斑布一号”竹材……收割后,这些竹材将被统一运往15公里外的斑布健康竹产业园,加工成竹浆纸。   从园区走向全国的竹浆纸“斑布”,已占据全国本色生活用纸30%的市场份额。眼下,园区正乘着“以竹代塑”的东风,布局竹纤维...

    时间:11-16
  • 加强监测预警 做好健康防护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   加强监测预警 做好健康防护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流感、登...

    时间:11-16
  • 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 织密织紧医保基金监管防控网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保基金安全。   今年年底前将初步实现全国智能监控“一张网”——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构建事前...

    时间:1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