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洞见”乡村振兴路——湘西十八洞村的十年变迁

2023-11-12 17:11:32

来源:新华社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

  这里,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犹如春风,从古老苗寨吹遍神州大地。

  这里,是观察中国乡村“千年跨越”的窗口。从地瘠民贫到步入小康,勤劳质朴的山区人民蹚出一条从脱贫到振兴之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年间,湘西十八洞村的“蝶变”故事,刻画在青山绿水间,映照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份解说词:道不尽村庄之变

  这是2023年10月10日拍摄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秋雨过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山林间云烟缭绕,青松更显苍翠。深秋上午,一辆摆渡车停靠在梨子寨,游客鱼贯而出,宁静的小山村热闹起来。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如今,42岁的讲解员施艳琴自豪地为游客讲述家乡的故事,她说:“总书记来了,苗寨的春天到了!”在十八洞景区工作4年来,家乡之变、家乡之美成了她常说常新的话题。

  在湘西十八洞村,讲解员施艳琴为游客们讲解十八洞村的故事(2023年11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最明显的就是收入不断上涨。近三年来,村里人均年纯收入分别提升至18369元、20167元、23505元,村集体收入分别增加至200万元、268万元、380万元。”施艳琴对比今昔说:“10年前,人均年纯收入是1668元,村集体收入是零。”

  红色党建、研学旅行、乡村游等成为十八洞村旅游亮点。2021年6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正式获评5A级旅游景区。2022年,十八洞村接待游客5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

  “变化”是施艳琴解说中的高频词。苗乡人曾陷于贫苦,她说起当年的顺口溜:“三沟两岔穷旮旯,红薯土豆苞谷粑,要想吃餐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

  如何走出穷困?在上级相关部门支持下,十八洞村群众不懈努力,开启了一场脱贫攻坚战。一个个改变发生在村里,也被写进解说词:拓宽通村主道4.8公里,户户通上自来水、用上放心电,升级改造村小学和卫生室,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无线网络全村覆盖……

  拼版照片:上图为过去十八洞村小学内景(资料照片);下图为2023年10月20日拍摄的翻修后的十八洞村小学内景(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新华社发

  2021年2月,十八洞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不仅要做脱贫的模范,更要做乡村振兴的典范。”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说。

  在湘西十八洞村,村民在十八洞苗绣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制作苗绣工艺品(2023年10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新征程起笔,就在青山绿水间。十年间,十八洞村坚持因地制宜壮大产业,形成种养、苗绣、劳务、旅游、山泉水五大产业体系,乡村“造血”功能逐渐增强。

  外出村民陆续返乡,深山苗寨也随之“长”出了10余种新职业:农家乐老板、民宿店主、摆渡车司机、厨师、服务员、短视频“网红”等。

  这是2023年11月1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拍摄的十八洞田园综合体(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记者在十八洞村走访了解到,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已于10月底正式完工并投入运营。驻村第一书记龙科满怀期待地说,田园综合体项目以党性教育和青少年研学为主,预计年均可接待党员干部培训5万人次、青少年研学20万人次。

  迈向乡村振兴,脱贫地区内生动力逐渐增强。湖南省乡村振兴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5499元、增长14.4%;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14元、增长8.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一张票根:带你奔赴“诗与远方”

  时间回溯至1934年,作家沈从文从北平出发回乡。一路辗转,乘坐火车、汽车、船只、轿子……大半个月后才抵达家乡湘西凤凰县。如何走出大山成为困扰湘西人的难题。

  由于交通闭塞,村里有好货但很难出山。2013年以前,十八洞村土特产卖什么?能卖多远?村民杨超文回答说:“顶多卖些板栗,最远不过镇上。”这位49岁的苗乡人记得,青壮年被迫外出打工,有些早已打算不再回来。

  道路通,则百业兴。十年来,湘西不断推进交通建设,山间公路逐渐畅联高速大道,接驳到新建的高铁站、飞机场。人们手中的票根,也从汽车票、火车票,换成现在的机票。

  湘西边城机场建成通航(2023年8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深山村庄逐步融入国家区域交通网络,对游子而言,故乡不再遥远;对山民来说,世界近在眼前——

  今年8月18日,湘西边城机场正式通航。当天,杨超文早早赶到机场,等待飞往北京的航班,他第二天清晨要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

  这是2023年8月17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花垣镇老天坪村拍摄的湘西边城机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机舱内坐了五六十名十八洞村村民,大部分人是第一次坐飞机。“刚开始大家屏息着,连话都不敢说,直到起飞那一刻,大家欢呼起来,太激动了!”杨超文说。

  从十八洞村出发,奔赴“诗与远方”,不断改善的交通格局为武陵山区、大湘西地区带来发展机遇。村民龙先兰说:“湘西离长沙、北京和世界越来越近,大家的心亮了,眼界宽了,精气神变了。”

  发展机会增多,投资和项目不断汇集。湘西州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科长田湘说,经过多年投资培育,湘西的茶叶、油茶、柑橘、猕猴桃、中药材等逐渐形成品牌影响力,通过便捷的物流和电商销售,卖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湖南正奋进在新征程上,昔日偏远落后山区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格局。2020年2月,《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正式印发;2021年至2023年7月,湘西州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84个,涉及总投资1042.78亿元,正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湘西十八洞村,驻村干部杜霁(左)在走访村民(2023年11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发展底气足了,年轻人也回来了。今年8月,25岁的杜霁从湘潭大学毕业后来到十八洞村,成为一名驻村干部。作为湘西永顺县人,以前她坐汽车辗转到十八洞村要六七个小时,而现在县域间通了高铁,全程缩短至3个小时。这名“95后”决心与十八洞村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一封回信:共筑美好未来

  十八洞村的减贫经验,“飞”出湘西,走向世界。记者翻看村里近5年来的访问记录,有10余次外宾来访,其中一封信十分特别。

  “亲爱的同志们……乡亲们给我送来了信函问候,向我及家人表达了良好的祝愿,这充分体现了老中两国人民的亲密情谊。”2019年4月,一封来自老挝的回信寄到十八洞村。写信者,是时任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

  2018年6月,本扬率老挝党政高层代表团来到十八洞村,探寻“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10个月后,十八洞村村民致信本扬祝福老挝新年。本扬在回信中说,十八洞村的成功实践给老挝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两地书、跨国情,十八洞村逐渐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减贫经验的一扇窗。来自西班牙、纳米比亚、越南、菲律宾等国的代表团成员,带着好奇走进这座苗寨,感受中国脱贫实践,找寻乡村振兴密码。

  今年夏天,菲律宾新闻部副部长杰拉德·巴雷尔带领菲律宾主流媒体记者团来到十八洞村。深入了解后,他说,十八洞村的脱贫历程令人难以置信,这对菲律宾的减贫事业也有很大借鉴意义。

  这是2020年9月26日在长沙梅溪湖大剧院拍摄的歌舞剧《大地颂歌》剧照。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十八洞村的故事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播。以十八洞村为原型的视频《大地颂歌》曾在老挝播出;讲述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成功之道的图书《大国小村:十八洞村的社会学考察》在哈萨克斯坦出版发行……这些扶贫理念、减贫成果,成为“中国之治”的生动写照。

  拼版照片:上图为十八洞村村民石拔三家过去的外景(资料照片); 下图为2023年10月20日拍摄的十八洞村村民石拔三家的外景(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新华社发

  喝上洁净的水、住上漂亮的新房、在家门口创收……在柬埔寨、老挝、缅甸,中国精准扶贫、志智双扶理念开花结果,在中国扶贫专家的帮助下,一些村庄旧貌换新颜,村民迎来更好的生活。

  拼版照片:上图为十八洞村过去尚未硬化的村路(资料照片); 下图为2023年10月20日拍摄的十八洞村已经硬化的村路(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新华社发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最近,来自老挝的媒体到十八洞村拍摄节目,龙先兰邀请他们参观自己的养蜂基地,并分享了他的脱贫故事。自幼遭遇家庭变故的龙先兰,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用短短几年,成长为年收入四五十万元的致富带头人。

  “希望我的经历,能鼓舞更多的人。”龙先兰在采访中说,“即使我们语言不通,但如果你能看见我,请你相信,生活一天会比一天好。”

  以十八洞村为代表的减贫和乡村振兴经验根植于中国,正走向世界。湘西大山里的小小苗寨,在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将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紧紧连接在一起。

  文字记者:陈俊、柳王敏、张格、刘芳洲

  视频记者:戴斌 丁春雨

  海报设计:姜子涵

  编辑:杜宇、周文林、马宁、王浩程、侯帮兴

  统筹:黄小希、何雨欣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让信用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综述

      新华社郑州11月16日电 题:让信用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综述   新华社记者翟濯   11月13日至15日,以“信结天下 诚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300多个城市的信用建设者齐聚黄河之滨,总结成绩、凝聚共识、谋划新章。   全国...

    时间:11-1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做好明年政策靠前发力的各项准备工作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陈炜伟、姜子琳)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16日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的有效衔接,做好明年政策靠前发力的各项准备工作,注重政策的组合性、协同性、精准性,确保明年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李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要持续做好新...

    时间:11-16
  • 把舵领航,习近平主席擘画中美关系新的愿景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习近平指出——   新华社国际部 新媒体中心联合制作...

    时间:11-16
  • 山西吕梁永聚煤矿联建楼火灾事故已致19人遇难

      记者11月16日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了解到,16日7时许,吕梁市离石区永聚煤业有限公司地面联建楼发生火灾,已致19人遇难,现场救援仍在紧张进行中。起火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记者梁晓飞、原勋、李紫薇)...

    时间:11-16
  • 微视频丨书写亚太合作新篇章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中国始终高举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旗帜,推动亚太合作不断发展。   建设和平稳定的亚太   亚太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和平稳定的环境。在饱受战乱之苦的地区,中国积极参与建设,促动当地的发展。   中国坚持走...

    时间:11-16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从“风沙地”到“赛江南”——山东聊城位山灌区走访见闻

      新华社济南11月16日电 题:从“风沙地”到“赛江南”——山东聊城位山灌区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凉风起,芦苇摇曳,水鸟展翅飞起又落下,激起片片水花。山东聊城位山黄河公园的这幅景象,宛若江南。   对于家门口的变化,今年45岁的顾官屯镇莲湖新村党总支书记李尚龙感慨颇深。他说:“我小时候,这一片就是‘沙窝窝’,...

    时间:11-16
  • 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

      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 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顺利完成了202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度评价和储存变化量调查。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   据介绍,我国首次开展国家地下水战略...

    时间:11-16
  • 四川着力提升竹产业品牌——谱写“以竹代塑”兴业富民新篇章

      “卖竹子,纯利润都二十来万元!”冬日暖阳下,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天池村,种植大户李开明正忙着采收新一季的“斑布一号”竹材……收割后,这些竹材将被统一运往15公里外的斑布健康竹产业园,加工成竹浆纸。   从园区走向全国的竹浆纸“斑布”,已占据全国本色生活用纸30%的市场份额。眼下,园区正乘着“以竹代塑”的东风,布局竹纤维...

    时间:11-16
  • 加强监测预警 做好健康防护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   加强监测预警 做好健康防护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流感、登...

    时间:11-16
  • 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 织密织紧医保基金监管防控网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保基金安全。   今年年底前将初步实现全国智能监控“一张网”——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构建事前...

    时间:1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