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检查检验结果如何互认?医疗卫生机构信息这样“破堵点”

2023-11-07 22:09:5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题:检查检验结果如何互认?医疗卫生机构信息这样“破堵点”

  新华社记者李恒

  一年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开展全国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一年后,攻坚行动给看病群众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便利?国家卫生健康委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11月7日举办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恒 摄

  八大目标任务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8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个省份超过80%的三级医院已接入省级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5个省份开展了电子健康档案省内共享调阅,17个省份开展了电子病历省内共享调阅,204个地级市开展了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共享。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省级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平台的联通全覆盖。”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

  毛群安介绍,在此基础上,攻坚行动提出普及推广电子健康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推广商业健康保险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推动电子健康档案“跨省份查询”、完善国家及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卫生健康信息传输网、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全力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的防护能力等八个方面目标任务。

  “要解决‘一院一卡、多卡并存、互不通用’等就医堵点问题。”毛群安说,这次攻坚行动以具体的应用场景为驱动,以广大群众需求为导向,目标是让公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各地积极推动卫生健康信息互通共享

  重复检查检验,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同时,由于技术、质量安全等原因,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对检查检验结果“不能认、不愿认、不敢认”。

  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共有436项检查检验项目实现互认,占高频检查检验项目90%以上,基本覆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林杰介绍,当地统一设计、建设了省市二级的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同时,制定统一的互认项目目录、项目编码和质控标准,提升区域检查检验的同质化水平,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疗能力。此外,还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激励政策,消除医院顾虑。

  据介绍,各地多措并举推动卫生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北京市以预约挂号作为切入点开展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突出医疗、医保、医药三个应用场景,推进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甘肃省已建成1个省级和14个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员人口、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健康扶贫、卫生资源五大基础数据实现互联互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刘俊彩表示,下一步将努力实现北京市所有三级医院同质化预约挂号服务、检查检验结果和医疗影像共享查询、医保移动支付,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便利。

  强化医疗健康数据保护“防泄露”

  在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攻坚行动中,一些患者担心个人信息包括疾病数据等隐私信息被泄露。如何把握信息互通共享和个人隐私之间的边界?

  毛群安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强化医疗健康数据保护“防泄露”,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符合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场景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一些省份已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本人提供实时授权查询服务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信息的互通共享。

  林杰介绍,浙江省在“人”防上,建立一支由首席网络安全官、网络安全管理员、联络员等组成的专业化队伍;在“物”防上,建设全省健康云、健康数据高铁、健康数据中心和覆盖全网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在“技”防上,采用数据加密、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和防护措施,确保数据安全流转。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周文策介绍,目前医院信息系统与国家电子医保凭证、医保人脸识别、电子社保系统的对接已经完成,后续将提供更多的验证方式。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华时评:汇聚中美交流合作的正能量——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五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题:汇聚中美交流合作的正能量——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五   新华社记者谢彬彬   前不久,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上,百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获奖致辞中说,“我一生中的一半时间都在为美中关系工作”,美中之间的和平合作至关重要,符合两国和世界的利益。尽管中美关系在过...

    时间:11-13
  • “天府粮仓”新传

      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首先必须守牢耕地红线、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为“中国饭碗”装进更高质量的“成都粮”。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戴闻名,特约撰稿曹宇阳 编辑金明大   2022年8月,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成都市新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中国历史上的多个节点,以成都为核心区的“天府粮仓”,曾发挥过关键性作用。  ...

    时间:11-13
  • 中国经济圆桌会|魏楚:提振民营经济信心需要综合施策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魏楚在13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信心是比黄金还要重要的,提振民营经济信心需要综合施策。   编辑:杜瑞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13
  • 中国经济圆桌会|民营经济发展局是民营企业的“娘家人”和“自己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魏东在13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民营经济发展局是民营企业的“娘家人”和“自己人”。   编辑:杜瑞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13
  • 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1.9亿 为“小用户”提供“大保护”

      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1.9亿,“网络保护”成焦点——   为“小用户”提供“大保护”(“融”观中国)   年龄虽小,问题不小   “刚把软件卸掉,孩子又偷偷装上了!怎么办?”福建省厦门市一个社区的家长群里,居民王丽华发来求助信息。这些天,孩子放学回家头件事就是刷短视频,不仅耽误睡觉,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更让王丽...

    时间:11-13
  • 2018年到2023年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55亿元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数据来源:教育部 制图:张芳曼   记者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支持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到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55亿元,持续支持实施相关计划和政策,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马宏兵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财政部配合教育部近年来持续实施了相关计划和政策,...

    时间:11-13
  • 总书记京冀行丨记者手记:最可靠的主心骨,最可爱的人民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题:记者手记:最可靠的主心骨,最可爱的人民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黄玥   一天之内,横跨两省市,七处考察点。   冒着严寒,早出晚归,马不停蹄。   从农村、社区,到校园、商铺,从田间地头,到河坝大堤,中午就在车上短暂休息……为了更多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情况,为了更多地同受灾群众面对面交流。   “...

    时间:11-13
  • 第40次南极考察丨通讯:33小时,赤道救援

      新华社“雪龙2”号11月12日电  通讯:33小时,赤道救援   新华社记者周圆   这是令人揪心的时刻。   海面黑沉,风浪裹挟小船和4名船员,涌向大洋深处。   这是全力以赴的救援。   历时近33小时,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中断既定航程;全船队员悉数支援,彻夜守护。   苍茫大海,一场守护生命的救援...

    时间:11-12
  • 第1视点丨真情暖万家

      今年7月底8月初,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员伤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受灾群众,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北京市门头沟、河北省保定等地,看望受灾群众,实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第1视...

    时间:11-12
  • “洞见”乡村振兴路——湘西十八洞村的十年变迁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   这里,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犹如春风,从古老苗寨吹遍神州大地。   这里,是观察中国乡村“千年跨越”的窗口。从地瘠民贫到步入小康,勤劳质朴的山区人民蹚出一条从脱贫到振兴之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年间,湘西十八洞村的“...

    时间:1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