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新华时评:汇聚中美交流合作的正能量——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五

2023-11-13 13:16:3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题:汇聚中美交流合作的正能量——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五

  新华社记者谢彬彬

  前不久,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上,百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获奖致辞中说,“我一生中的一半时间都在为美中关系工作”,美中之间的和平合作至关重要,符合两国和世界的利益。尽管中美关系在过去一段时间遭遇严重困难,但如基辛格般坚持不懈维护和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人并不少,支持中美交流合作的力量从未缺席。正如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所说,美中关系近来获得改善,两国民间纽带依然牢固。在美中关系面临挑战时,更应看到两国关系中“光明的一面”。

  中美虽远隔重洋,但中美人民的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追忆往昔,中美民间的友好交往从没有中断,两国人民也在交往中结下了深情厚谊,为中美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期间,中美为抗击法西斯并肩作战,飞虎队的佳话承载着两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深厚友谊。50多年前的“乒乓外交”至今令人津津乐道,中美运动员的真诚友好互动,传递了人民友好的积极信息,以“小球转动大球”,拉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的历史序幕。中美建交后的40多年里,两国民间和人民的交流合作更为频繁密切,覆盖文化、教育、科技、媒体、旅游、卫生等多个领域。自1979年缔结第一对友城关系至今,中美已经建立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40多年来,两国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密切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美两国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语言的差异,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中美民间交流互利共赢,不仅是两国人民做出的自主选择,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在中美关系处于关键十字路口的当下,持续不断的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合作尤显珍贵,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众多美国企业高管纷纷来华寻求扩大合作;中美直航航班进一步增加;中国恢复赴美团队游;中国江南珍宝展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展出;美国费城交响乐团举办访华50周年纪念演出;中国舞剧《花木兰》在美巡演……横跨太平洋的航班越多、货轮越多、游客越多、学生学者越多,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就越厚实,空间就越广阔,动力就越强劲。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说,加强民间交流是中美双方将机遇和共同需求转化为积极合作与建设性关系的可靠方式。要推动两国关系止跌企稳、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没有比加强民间交流更好的药方了”。美国全国艺术基金会高级顾问卡拉·季尔利科夫·卡纳莱斯在《纽约时报》上发表题为《美中关系回暖,从彼此倾听开始》的文章指出,在美中关系这样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双边关系中,像音乐这样的人文交流可以搭建起相互理解的桥梁。

  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成果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中美都应该本着对两国人民负责任的态度,从两国人民的福祉出发,处理好、管控好、发展好两国关系,为两国人民继承和弘扬珍贵友谊遗产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筑牢两国友谊与合作的民意基础。中国一直鼓励中美两国各界人士以及民众之间多往来,支持地方层面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以及青年交流等广泛领域的合作。今年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加强民间友好和人文交流对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意义,指出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希望在人民,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从在京会见美国各界人士,到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等活动致贺信,再到复信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史迪威将军后人、飞虎队老兵等友好人士,习近平主席与美国各界人士多次真挚互动,推动中美民间友好续写新的篇章,为两国人民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扩大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希望美方顺应民意,同中方相向而行,用行动排除障碍。近期中美关系“大气候”回暖,越来越多的中美各界人士为两国扩大交往合作鼓与呼,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亲四处奔走,传递出中美民间友好的积极信息。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中国友好委员会主席丹·斯泰恩说:“在两国关系面临挑战的时候,我们更要多来中国,加强民间往来、增进了解和互动,把两国人民的友谊发展下去。”

  面向未来,中美友好的薪火将由青年一代传承。加强中美青年一代的交往交流、相知相亲,有助于他们树立对彼此更加客观理性的认知,为中美友好播撒新的希望,为中美关系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中美关系眼下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稳定和改善两国关系任重道远。所幸的是,从历史中走来的这些根基性民间纽带仍在,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正能量正在不断聚集。基辛格说,“正如我50年前所相信的那样,我们能找到克服困难的出路”。有理由相信,在中美各界的齐心协力下,两国关系发展将向着符合两国人民共同福祉的方向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医学青年说|烟民更易中招?警惕“沉默杀手”慢阻肺

    日常生活中 大家对于心脑血管堵塞 可能较为熟悉 您知道肺会“阻塞”吗? 慢阻肺 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 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 因此被称作是“沉默杀手” 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 医学青年说 来听北京朝阳医院青年医生怎么说 慢阻肺 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 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 包括咳嗽...

    时间:11-15
  • 陈希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3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15日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出席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拼搏进取,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

    时间:11-15
  • “杂交水稻之父”的梦想正在非洲实现

      新华社三亚11月15日电 14日上午,参加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的非洲国家代表来到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参观。在袁隆平铜像前,外宾们纷纷插下杂交水稻秧苗,缅怀这位“杂交水稻之父”。   这是11月14日拍摄的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走进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田,外宾们捧起金黄饱满的稻穗仔...

    时间:11-15
  • 倔“匠”:三代长城人的守护与传承

      “我还能修多久啊?”这是在金山岭长城,一位修长城的老人的担忧。   在金山岭长城,有一位修长城的老人——林长友。   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林长友的父亲林占山,退伍后,看到长城几乎成了当地的石料场,自发地保护起了长城。   林占山去世后,林长友辞去了月薪近万的瓦工工作,回到了金山岭长城,接过了父亲的接力...

    时间:11-15
  • 新华全媒+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公布新版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李恒、顾天成)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癌症防治专项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方案提出,到2030年,我国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

    时间:11-15
  • 十载通水改旧貌 千年运河焕新颜——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年扫描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十载通水改旧貌 千年运河焕新颜——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年扫描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迎来通水10周年。   10年来,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入山东61.4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6800万人。2019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河北、天津调水5.87亿立方米。   ...

    时间:11-15
  • 新华全媒+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监测将覆盖35岁以上人群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记者15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部署深入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项行动。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建立覆盖全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和早诊早治体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心...

    时间:11-15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公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制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记者:董瑞丰、李恒、顾天成   编辑:刘媛媛   设计:段崧玮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技术局联合出品...

    时间:11-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文章强调,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

    时间:11-15
  • 转扩!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6个关键知识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其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广受关注。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哪些特点?相较成人,为什么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比例更高?哪些情况需要做“肺灌洗”?肺炎支原体感染有没有后遗症?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6个关键知识点,一起了解。     【相关阅读】     热点问答来了!...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