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草原增绿、牧民增收——甘肃玛曲探索高原畜牧新业态

2023-11-12 17:02:4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兰州11月12日电  题:草原增绿、牧民增收——甘肃玛曲探索高原畜牧新业态

  新华社记者贾钊、文静、宋佳

  初冬,广袤的玛曲草原静谧一片。远处雪山连绵,在湛蓝天空中勾勒出银边。原本东去的清澈黄河蜿蜒流淌,在这里掉头复向西北,画出绵延数百公里的第一弯。坐落在草原上的玛曲县马场畜牧产业养殖基地内,负责人旦增久美正忙着给牦牛补饲。

  养殖基地内,现代化牛棚、育肥间、恒温水槽等设备一应俱全。“这是今年最后一批待出栏的牦牛。下个月,我准备再购入一批牦牛补饲,等年关、行情好的时候出栏,能卖个好价钱!”旦增久美说。

  此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马场畜牧产业养殖基地。(无人机照片)(受访者供图)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玛曲是藏语中“黄河”之意。玛曲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独特的生态地位,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占地560多万亩的玛曲湿地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高寒沼泽湿地之一,被誉为“黄河之肾”。

  旦增久美是玛曲县赛祥村的村民,家里世代放牧。“以前家家户户养牛羊,大多数村民的草场在湿地保护区内。靠天养畜的传统方式不仅破坏生态,草场质量下降,牛羊生长慢,也卖不出好价钱。”他说。

  玛曲县平均海拔在3300米以上,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当地一度面临草原沙化退化、草畜不平衡等问题。

  多年来,甘肃省实施退牧还草、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等治理工程,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数据显示,自2011年起,玛曲县累计核减超载牲畜110余万个羊单位,实施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的草场面积达1280多万亩,兑现草原生态奖补资金超4.5亿元。

  玛曲县通过轮牧、休牧等方式推行草畜平衡,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探索高原畜牧新业态。玛曲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东知布介绍,玛曲县重点打造半舍饲现代化养殖的“万头牦牛”“万只藏羊”养殖基地,推行“舍饲半舍饲”和“补饲”的科学养殖模式,引导牧民转变传统低产的放牧方式。

  “现代化养殖对草原破坏小,还能有效缓解牛羊集中出栏压价的问题,实现草原增绿、牧民增收。”东知布说。

  旦增久美的养殖基地是玛曲第一家半舍饲养殖牦牛的企业,由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能容纳近万头牦牛冬春补饲、夏秋放牧,分群养殖。企业还带动当地4个家庭牧场和2家合作社采用这种模式。“现代化的养殖方式不仅有利于生态修复,还提升了牦牛的繁育率。”他说,以前牦牛2至3年产1次,如今1年1产。

  在养殖基地附近的一家牧民合作社,来自兰州大学生态学院草地与牦牛实验室的博士后景小平正在和几名研究生一起为牦牛投喂精准配比的饲料。今年7月开始,该团队驻扎在草原,针对玛曲的合作社、牧户、养殖场等不同饲养模式,优化饲料配方和饲养技术,降低养殖成本。

  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博士后景小平(右一)和团队人员正在为牦牛配比饲料。新华社记者文静 摄

  “牛羊是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养殖模式的变化,当地对饲草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景小平说,基于实验结果,团队以秸秆、麦草、油渣、麸皮等为原料,设计配方,科学配比参数,力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肉类品质。

  为了保障牧民减畜不减收,玛曲县还筹措150多万元的奖补资金,引导养殖户逐步转变出栏方式,实现四季均衡出栏,持续巩固草畜平衡成果,目前已发放奖补资金43万元。同时,当地依托畜产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销售等方式,开拓线上线下市场,打通牛羊肉销售渠道。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草原增绿、牧民增收——甘肃玛曲探索高原畜牧新业态

      新华社兰州11月12日电  题:草原增绿、牧民增收——甘肃玛曲探索高原畜牧新业态   新华社记者贾钊、文静、宋佳   初冬,广袤的玛曲草原静谧一片。远处雪山连绵,在湛蓝天空中勾勒出银边。原本东去的清澈黄河蜿蜒流淌,在这里掉头复向西北,画出绵延数百公里的第一弯。坐落在草原上的玛曲县马场畜牧产业养殖基地内,负责人旦增...

    时间:11-12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草原增绿、牧民增收——甘肃玛曲探索高原畜牧新业态

      新华社兰州11月12日电  题:草原增绿、牧民增收——甘肃玛曲探索高原畜牧新业态   新华社记者贾钊、文静、宋佳   初冬,广袤的玛曲草原静谧一片。远处雪山连绵,在湛蓝天空中勾勒出银边。原本东去的清澈黄河蜿蜒流淌,在这里掉头复向西北,画出绵延数百公里的第一弯。坐落在草原上的玛曲县马场畜牧产业养殖基地内,负责人旦增...

    时间:11-12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2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眼下已到我国北方地区供暖时节,记者在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走访发现,当地持续实施煤改电清洁取暖工程,让群众告别传统取暖方式,为居民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守护城市碧水蓝天。   眼...

    时间:11-12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2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眼下已到我国北方地区供暖时节,记者在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走访发现,当地持续实施煤改电清洁取暖工程,让群众告别传统取暖方式,为居民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守护城市碧水蓝天。   眼...

    时间:11-12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2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眼下已到我国北方地区供暖时节,记者在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走访发现,当地持续实施煤改电清洁取暖工程,让群众告别传统取暖方式,为居民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守护城市碧水蓝天。   眼...

    时间:11-12
  • 黄河口国际观鸟季在东营启幕 探索生态与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中新网东营11月12日电 (记者 梁犇)“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口国际观鸟季开幕式12日在山东东营举行。联合国组织、国内外观鸟组织、候鸟迁飞路线涉及国家及鸟类摄影爱好者代表等300余人相聚黄河口,共商合作、共绘愿景,共同见证具有东营特色的生态文化,探索生态与文旅融合发展有效路径。11月11日,航拍...

    时间:11-12
  • 黄河内蒙古河段即将进入流凌阶段 水利部有序开展黄河防凌工作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 姚润萍)记者11日从水利部获悉,受冷空气南下影响,黄河内蒙古、宁夏等地持续降温。据预测,黄河内蒙古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河段11月13日前后出现流凌,首凌日期可能较常年(11月20日)偏早7天左右。   水利部高度重视黄河防凌工作组织,指导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前谋划,积极准备,扎实有序做好防凌各项工作,确保...

    时间:11-11
  • 黄河内蒙古河段即将进入流凌阶段 水利部有序开展黄河防凌工作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 姚润萍)记者11日从水利部获悉,受冷空气南下影响,黄河内蒙古、宁夏等地持续降温。据预测,黄河内蒙古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河段11月13日前后出现流凌,首凌日期可能较常年(11月20日)偏早7天左右。   水利部高度重视黄河防凌工作组织,指导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前谋划,积极准备,扎实有序做好防凌各项工作,确保...

    时间:11-11
  • 黄河内蒙古河段即将进入流凌阶段 水利部有序开展黄河防凌工作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 姚润萍)记者11日从水利部获悉,受冷空气南下影响,黄河内蒙古、宁夏等地持续降温。据预测,黄河内蒙古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河段11月13日前后出现流凌,首凌日期可能较常年(11月20日)偏早7天左右。   水利部高度重视黄河防凌工作组织,指导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前谋划,积极准备,扎实有序做好防凌各项工作,确保...

    时间:11-11
  • 黄河内蒙古河段即将进入流凌阶段 水利部有序开展黄河防凌工作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 姚润萍)记者11日从水利部获悉,受冷空气南下影响,黄河内蒙古、宁夏等地持续降温。据预测,黄河内蒙古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河段11月13日前后出现流凌,首凌日期可能较常年(11月20日)偏早7天左右。   水利部高度重视黄河防凌工作组织,指导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前谋划,积极准备,扎实有序做好防凌各项工作,确保...

    时间:1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