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优化招考办法 推动改革平稳落地——2024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解读

2023-11-10 20:41: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优化招考办法 推动改革平稳落地——2024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解读

  新华社记者王鹏

  记者10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对下一步的工作,通知提出了哪些要求?特殊类型招生的监督制约机制有哪些?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解读。

  “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考试招生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印发的相关文件,提出完善和规范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的系列举措,相关规范管理措施已于2021年起逐步实施,相关招考政策将于2024年落地。

  据悉,自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

  该负责人表示,2024年高校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即将开始,为指导各地各高校稳妥做好相关工作,教育部印发了通知,对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等考试招生工作进行细化部署,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通知指出,2024年起,各省(区、市)省级统考对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等科类基本实现全覆盖,戏曲类实行省际联考。

  对此,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刘玉祥认为,“新艺考”突出了统考“统”的价值,使得各类别艺术类人才的基本素养具备一定可比性,有利于引导艺考生从容开展有效的专业训练,也有利于增强高校艺术类专业布局的科学判断。

  根据通知,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同时,通知明确指出,各省(区、市)应根据不同艺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需求,因地制宜、分类划定、稳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

  “只有文化素养深厚、综合素质高的考生,才能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久。本轮艺考改革适度提高考生文化成绩要求,有利于帮助考生更加理性地选择个人发展方向。”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袁桂华说。

  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方面,通知明确,从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报考高校运动队;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报考高校运动队。

  “提高运动成绩入门标准,确保运动员学生的高水平。”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胡向东说,“近年来部分高校早已将报名资格提高到了一级运动员,探索了有益经验,为全面提升运动成绩报名标准打下了基础。”

  通知还对高校保送生保送资格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教育部等部门有关规定,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的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人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高校可按照招生政策规定从上述人员中招收保送生,其中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

  “高校招收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及国家急需紧缺语种专业倾斜。”该负责人介绍,同时,通知鼓励相关高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保送至小语种相关专业的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小语种以外的相关专业。

  针对特殊类型招生的监督制约机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高校严格遵守高校招生“十严禁”“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纪律要求,对在特殊类型考试招生中有违规违纪行为的考生、高校及有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元首外交·心相近|百岁飞虎队老兵的心愿

      深秋的北京八达岭长城,层林尽染。站在“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前,103岁的美国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许下心愿:世界和平,两国人民友谊长存。   11月初的昆明,阳光和煦,树影婆娑。莫耶步入“中美驼峰空运纪念学校”——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的礼堂,掌声雷动,孩子们用笑脸和鲜花欢迎曾与中国人民并肩抗战的英雄。“这样的场面完全出乎...

    时间:11-11
  • 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聚焦可持续发展

      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11月11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开幕,近800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机构代表、企业家以及青年科技人才代表齐聚一堂,探讨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开放是科学的天性和创新的本质,全球科技交流合作的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广大青年科学家要依托峰会的平台,跨越制度的藩篱、...

    时间:11-11
  • 第1视点|“总书记来看望我们,天冷但心是暖的”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门头沟妙峰山镇水峪嘴村考察,听取该村情况介绍,随后步行察看村容村貌,了解基础设施恢复建设提升等情况。   《第1视点》带你了解。   总策划:刘健   策划:孙承斌 郭建业   出品:孙志平 王明浩   制片:樊华 涂铭   统筹:鞠晓燕 王君璐   编导:徐宁 杨云燕   视频记者:祁星...

    时间:11-11
  • 新时代政法楷模|十年坚守 “铁娘子”甘做居民解忧人

      王晶,是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华路街道政法委员,2023年5月荣获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个人”称号。   近年来,大连市甘井子区聚焦基层社会治理难点、堵点和痛点,以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为出发点,建立“甘心调”矛盾风险调处运转体系,努力把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王晶就是依托...

    时间:11-11
  • 秀我中国|来海南万宁,体验冲浪乐趣

      日月湾位于海南省万宁市礼纪镇,是中国著名的冲浪胜地,这里阳光充足,水质清澈,水温适宜,海浪绵长且有力,是世界上拥有高质量定点浪型和沙滩浪型的海域之一。   冬季是日月湾最佳冲浪的季节,起浪频率高,大浪高达4米,吸引世界各地冲浪爱好者到此浪尖起舞。节假日时,近1公里的海岸线涌进上万人,妥妥活力海岸。   记者:赵玉和 黎多...

    时间:11-11
  • 压实责任求质量 精准发力抓落实——各地持续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各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措施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时间:11-11
  • 新华全媒+|传统伞技秀出“新花样”

      11月4日至11日,第七届中国国际马戏节在广东珠海横琴长隆剧场举行,来自中国演员的《花样年华-伞技》精彩亮相。此节目在完成杂技技巧的同时,创新性地融入了剧情设置,还增加现代双人舞的表演形式,将杂技与舞蹈、音乐、剧情相结合,屡获多项大奖。   记者:黄国保、熊嘉艺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11
  • 53门体育课背后的体教融合——专访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林致诚

      新华社南宁11月11日电 题:53门体育课背后的体教融合——专访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林致诚   新华社记者林德韧、覃星星、徐海涛   高尔夫球、攀树运动、潜水、帆船、三边足球、桨板、击剑、中华射艺、极限飞盘……厦门大学这些独具特色的课程备受同学们喜爱。多达53门课程的体育课选课单,也被学生们形象地比喻为“体...

    时间:11-11
  • 第1视点丨深情的牵挂

      1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他先后来到门头沟、保定等地,实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在妙峰山镇水峪嘴村,习近平听取该村情况介绍,随后步行察看村容村貌,了解基础设施恢复建设提升等情况。在村民李盟家,习近平详细询问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等情况。 ...

    时间:11-11
  • AIGC:重磅白皮书发布 40秒一览今日西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10日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白皮书重点介绍西藏进入新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社会和生态文明各领域取得的发展进步。   新华社音视频部AIGC应用创新工作室 制作...

    时间:1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