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四季看新疆之走进口岸看新疆丨通商道 增友谊 融民心——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见闻

2023-11-10 14:42:0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10日电 题:通商道 增友谊 融民心——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见闻

  新华社记者苟立锋、张瑜

  在新疆塔城流传着这样一句推介语:“我们塔城‘天蓝得过分,花开得放肆,人好得要命’。”

  立冬时节,记者来到这座边境小城。11月的塔城,寒冬还停留在远方的群山雪线之上,色彩格外丰富耀眼,天幕好像加了蓝色滤镜,地平线则被白色雪峰环绕,城市里颜色鲜艳的房子,像童话里的城堡一样鳞次栉比。

  从塔城地区塔城市出发,沿城市迎宾路驾车向西,约20分钟便可抵达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丝路文化商品城。巴克图口岸是我国最早开关通商的口岸之一,悠久传承的边民互市贸易,以丝路文化商品城等为载体,不断续写、巩固中哈两国边境地区人民的友谊。

  11月7日,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巴克图口岸国门矗立。新华社记者 苟立锋 摄

  “边民互市是国家给我们的一项特殊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群众每天有8000元的免税进口商品额度。”塔城地区口岸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存鹏告诉记者,作为一项利民惠民政策,边民互市有效提升了边境地区群众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从2019年施行至今,已有近4万人次参与边民互市,交易货值超3亿元。”

  来到商品城所在的口岸区,记者的车辆刚刚停稳,一辆红色双层巴士紧随其后驶入,几十名游客下车后纷纷掏出手机打卡拍照。“据说里面有很多优质低价的国外零食,今天特地带孩子来逛一逛。”游客阿孜古丽·艾尼说。

  11月7日,游客乘坐大巴抵达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丝路文化商品城。新华社记者 苟立锋 摄

  跟随阿孜古丽步入丝路文化商品城,放眼四周,各类“商行”货架上,从国外进口的零食、肉制品满满当当分外诱人,不少游客在店内踱步选购。

  11月8日,三一(塔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已经生产下线,等待出口的风机叶片。新华社记者 张瑜 摄

  “通过边民互市,我们进口原料的成本大大降低,利润相当可观。”那特商行经理毕晓峰介绍,由于原料品质较高,哈萨克斯坦葵花籽油在国内市场颇受欢迎,而得益于政策红利,他们生产的5升装食用油,成本比同规格产品低20元左右,利润空间大幅提升。

  在经营进口食品等商品的丽达商行,记者见到了哈萨克斯坦客商古丽加娜·塔乐百娃。“和中国伙伴合作20多年了,家里的房子、车都是靠做进口生意买的。”古丽加娜用手比划着说。

  通过进口批发中国蔬菜水果,古丽加娜家的生活蒸蒸日上,采访时她表示:“等免签生效后,我还想去深圳旅游、学习,顺便看看能否进口中国科技产品到哈萨克斯坦。”古丽加娜说,由于两国关系越来越好,她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红火,她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交流与合作。

  离开商品城,记者来到不远处的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从口岸入境的几辆卡车刚刚卸完货物。葵花籽精选、食用油灌装、产品包装……夕阳西斜,厂房里的各条生产线仍在有条不紊忙碌运转。

  11月7日,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准备灌装食用油。新华社记者 苟立锋 摄

  “今年我们完成了4.8亿元产值,合作边民有1800余人。”公司行政总监雷兵桥告诉记者,通过参与互市,每个边民每月可增收1000元左右,也正是看到市场前景广阔,他们公司计划的二期项目目前也在加班加点赶工。“四年下来,我们享受了近千万元的各类补贴资金,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对未来发展也更有信心。”

  结束采访的返程路上记者看到,虽然已经入冬,许多新建厂房依然在施工建设,不时有货车向西驶去。边境塔城的迎宾路上,灯光明亮,绵延不绝。

  11月10日,中哈两国互免签证协定正式落地生效,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贸易还将迎来新的飞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压实责任求质量 精准发力抓落实——各地持续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各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措施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时间:11-11
  • 新华全媒+|传统伞技秀出“新花样”

      11月4日至11日,第七届中国国际马戏节在广东珠海横琴长隆剧场举行,来自中国演员的《花样年华-伞技》精彩亮相。此节目在完成杂技技巧的同时,创新性地融入了剧情设置,还增加现代双人舞的表演形式,将杂技与舞蹈、音乐、剧情相结合,屡获多项大奖。   记者:黄国保、熊嘉艺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11
  • 53门体育课背后的体教融合——专访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林致诚

      新华社南宁11月11日电 题:53门体育课背后的体教融合——专访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林致诚   新华社记者林德韧、覃星星、徐海涛   高尔夫球、攀树运动、潜水、帆船、三边足球、桨板、击剑、中华射艺、极限飞盘……厦门大学这些独具特色的课程备受同学们喜爱。多达53门课程的体育课选课单,也被学生们形象地比喻为“体...

    时间:11-11
  • 第1视点丨深情的牵挂

      1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他先后来到门头沟、保定等地,实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在妙峰山镇水峪嘴村,习近平听取该村情况介绍,随后步行察看村容村貌,了解基础设施恢复建设提升等情况。在村民李盟家,习近平详细询问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等情况。 ...

    时间:11-11
  • AIGC:重磅白皮书发布 40秒一览今日西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10日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白皮书重点介绍西藏进入新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社会和生态文明各领域取得的发展进步。   新华社音视频部AIGC应用创新工作室 制作...

    时间:11-11
  • 黄河内蒙古河段即将进入流凌阶段 水利部有序开展黄河防凌工作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 姚润萍)记者11日从水利部获悉,受冷空气南下影响,黄河内蒙古、宁夏等地持续降温。据预测,黄河内蒙古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河段11月13日前后出现流凌,首凌日期可能较常年(11月20日)偏早7天左右。   水利部高度重视黄河防凌工作组织,指导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前谋划,积极准备,扎实有序做好防凌各项工作,确保...

    时间:11-11
  • 辽河储气库群开启冬季天然气保供

      新华社沈阳11月11日电(记者白涌泉)为应对强寒潮天气,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储气库群近日开启新一轮冬季天然气保供。目前,辽河储气库群日采气量正在攀升,储存于地下的天然气通过双向输气管道,进入国家输气“大动脉”,全力保供东北及京津冀地区。   辽河储气库群是我国重点建设的能源工程,担负着东北和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季节调峰任务...

    时间:11-11
  • 我国新增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于文静)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这是记者11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的消息。   据了解,河北宽城传统...

    时间:11-11
  • 新华社权威快报|金沙江上游在建最大水电站成功截流

      金沙拍岸云雾起,大江奔涌浊浪急   11月11日,国家能源集团金沙江旭龙水电站成功截流   这是金沙江上游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电站位于四川省得荣县和云南省德钦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游河段   是金沙江上游“一库13级”水电规划的第12级   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   年发电量约105亿千瓦时   此次截流...

    时间:11-11
  • 金沙江上游在建最大水电站成功截流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能源集团11日宣布,公司所属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当日成功实现大江截流。   旭龙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得荣县和云南省德钦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游河段,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05亿千瓦时。这是金沙江上游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此次截流采用了单戗单向立堵截流的...

    时间:1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