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勇担历史使命,书写时代华章——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扫描

2023-11-07 00:10:0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勇担历史使命,书写时代华章——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扫描

  白瀛、许文嫣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6日揭晓。来自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得这一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

  荣誉背后,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这份荣誉,激励着广大新闻工作者继续勇担历史使命,书写时代华章。

  聚焦党的二十大 与国家同频共振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本届中国新闻奖的多件获奖作品,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人民日报评论《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诠释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新华社通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以凝练的笔墨和倒叙、插叙、夹叙夹议等手法,还原历史现场、观察时代之变、反映人民心声,兼具思想性和可读性,凸显了大气方正的文风,浸透着不拘一格的新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直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完整生动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亮相这一精彩时刻,全景画面与特写镜头切换精准、场景丰富,为重大历史事件成功留下经典画面。

  本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包含多件反映2022年重点工作、重大典型、重要活动的优秀新闻作品和栏目。

  经济日报评论《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外界的猜测,有力驳斥了杂音噪音;中国日报消息《China to keep monetary policy stable(中国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着眼有效稳定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中国新闻社重大主题报道《中共二十大将如何标注历史新坐标?》第一时间占据海内外舆论场;解放军报新闻专栏《强军论坛》积极为“学强军思想、干强军事业”发声发力。

  此外,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消息《铁路投融资体制破冰 全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通车运营》、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专题《“无钢”济钢重返500强》、上海广播电视台消息《上海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收官 “水塔人家”要搬迁》等获奖作品,触摸各领域的发展脉动,与国家同频共振。

  推动社会进步 为民抒情抒怀

  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就要情系人民、扎根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届中国新闻奖的多件获奖作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深入反映群众呼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光明日报重大主题报道《神山村三日》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带来的喜人嬗变,以及党和人民之间血肉相连的深挚情感;农民日报通讯《“小田变大田”引出“农田四变”》深度还原关于“田”的农村基层改革来龙去脉,多用百姓话、农家话,增强了可读性和感染力。

  中国青年报通讯《孤勇者》深入刻画国家级实验室科研人员的群像,将艰涩难懂的学术化为深入浅出的大众话题,提炼出以精卫填海精神走上珠峰之巅的主题;工人日报系列报道《工伤认定如何“新题新解”》回应了劳动者的关切,将现实困境与高层政策有效链接起来。

  此外,北京广播电视台舆论监督报道《三天38000!医院太平间“天价”殡葬费调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专题《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四川日报系列报道《乡村振兴蹲点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系列报道《记者调查·羊皮去哪儿了?》、湖南广播电视台典型报道《田野上最亮的星》等获奖作品,走进人民群众,用镜头记录发展变化,用笔锋书写初心使命。

  加快媒体融合 创新传播手段

  以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主流媒体在时代变革中“破茧蝶变”。获得本届中国新闻奖的多件融媒体作品,用鲜活生动的表达方式吸引受众,有效提高了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人民日报客户端融合报道《新千里江山图》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合多种新媒体技术,为大众展开了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绘就了“非凡十年”的壮美画卷。

  新华社客户端融合报道《创意微政论片|真理之光》融合手绘原画、CG动画、数字音频等技术,将抽象思想与鲜活故事贯通,生动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磅礴伟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融合报道《三星堆新发现|古蜀国的青铜时代》利用即时云渲染和虚幻引擎技术,展开移动沉浸式VR直播和H5集纳式报道,在“云端”呈现考古发掘现场。

  求是英文网国际传播《High-Speed Rail: A Prime Example of China'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高铁: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以文字和短视频相结合的形式,较为全面地介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高铁技术体系,寓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观赏性于一体,取得较好国际传播效果。

  长城新媒体集团冀云客户端新闻漫画《手绘长卷|长城群英绘·北京2022年冬奥会冠军“全家福”》用北京冬奥会全部200多名金牌获得者的漫画肖像长卷揭示了世界一家亲、一起向未来的深刻寓意;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上游新闻客户端融合报道《超震撼航拍——看,星光战胜火光!》扎根重庆山火扑救现场,展现和传递中国人民凝聚一心、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伟大民族精神。

  此外,江西日报社江西新闻客户端应用创新《江西营商“营商帮办”》、中国科技网融合报道《数读中国创新——从海底15250米到高空3.6万公里》等获奖作品,以创新的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实现了更加移动化、视觉化、智能化的内容生产。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央秀白玛说青海丨遥望青海“八达岭”

      青海省明长城(大通段)始建于明代中叶,距今已经有451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明长城遗址,也是青海省明长城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段,现存主线44009米,海拔最高处达4200米。因为保存完整,大通明长城被誉为青海“八达岭”,它不仅见证了当地历史的盛衰变迁,还成为了长城内外民族融合的重要见证。   为了更好地保护、合理地利用明长...

    时间:11-07
  • 这就是兴十四村

      兴十四村——以垦荒人扎下的第十四个木桩得名。   时光荏苒,曾经“住马架子茅草屋,吃的菜渣和糊糊”的兴十四村,如今已成为资产超20亿元、人均收入8万多元的“龙江第一村”。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万亩松林的枝丫,层层叠叠的绿色掩映中,红顶别墅透出勃勃生机,鸟鸣声声回荡,将兴十四村唤醒——“上工哟!”   这...

    时间:11-07
  • 寻味中国丨穿越时空:“宋元海丝宴”的奇妙味道

    山海兜 蟹酿橙 沆瀣汤…… 这桌极具特色的菜肴是来自福建石狮的 “宋元海丝宴” “宋元海丝宴” 是泉州石狮市活化世遗 创新闽菜 策划打造的一席主题宴席 2022年 石狮市集合海丝文化专家 闽菜专家 烹饪大师等 组成专家团队 围绕南宋石狮籍美食家林洪著作《山家清供》 以及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饮食文化 和石狮本土...

    时间:11-07
  • 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向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致贺信为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汇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向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致贺信为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汇聚强大动力   新华社记者   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11月6日在重庆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在与会中外嘉宾和社会各界人士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大力...

    时间:11-07
  • 第一观察|习近平主席致贺信,阐明“一带一路”科技交流的深意

      11月6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阐明了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阐明科技合作是弘扬丝路精神的题中之义。   在上个月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指...

    时间:11-07
  • 守护“东北三江源”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解读长白山“绿色密码”

    不久前,长白山地区迎来吉林省批准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地处长白山腹心地带的白山市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一体化发展,从过去的“靠山吃山”,到如今的“养山富山”,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向生态文明要效益,让绿色赋能未来,从留住“绿水青山”到收获“金山银山”,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时间:11-06
  • 国宝画重点丨远“骨”初音,这声笛响“穿越”8000年

    一缕笛音 划破8000多年时光 贾湖骨笛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乐器实物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活化演绎贾湖骨笛 日前 纪念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 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 在河南漯河举行 近百名国内外专家前来 围绕贾湖文化 分享研究成果   距今约9000-7500年的贾湖遗址 发现于20世纪60...

    时间:11-06
  • 秀我中国|排爆手日常训练 用小刀剥生鸡蛋壳

      排爆手小刀剥鸡蛋? 不服?欢迎你来挑战!这是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排爆中队的训练日常!   记者:李小波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06
  • 第六届中美残疾人事务协调会聚焦残疾人教育、就业和无障碍环境建设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高蕾、许文嫣)第六届中美残疾人事务协调会于11月6日在北京举行。双方代表围绕残疾人教育、就业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探讨。   当天,中美双方代表团团长举行会谈,就促进双边残疾人事务交流和加强国际合作等交换了意见。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增进两国残疾人福祉...

    时间:1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