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第一观察|习近平主席致贺信,阐明“一带一路”科技交流的深意

2023-11-07 00:36:32

来源:新华社

  11月6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阐明了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阐明科技合作是弘扬丝路精神的题中之义。

  在上个月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贺信中,习近平主席把开展“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合作,放在弘扬丝路精神的大框架下加以强调。

  回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的“成绩单”,“创新”始终是高频词。

  10年来,中国已同8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同5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知识产权合作关系;逾万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和交流,支持中外科技人员实施联合研究项目达千余项……

  来自各国的科技工作者携手,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一带一路”上的创新沃土,让丝路精神在一次次科研攻关、勇攀高峰的征程中熠熠生辉。

  ——展现中国积极落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成果的决心和行动。

  今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第五项就是推动科技创新,“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八项行动”被写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席声明》,成为此届高峰论坛的重要成果。

  言必信,行必果。

  时隔不到一个月,中国就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习近平主席致贺信,传递出中国高效务实推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合作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首次发布《创新丝绸之路发展报告》、首次举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部长会议、来自20多个共建国家的部长级嘉宾深入开展创新政策沟通交流……

  通过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总结科技创新合作的进展和成效,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共同商议推进创新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再次彰显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感召力。

  持续深化政府间合作关系、大幅提升科技交往规模、全面拓宽合作领域、加快构建高水平合作平台、共同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本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中国提出同各方深化5方面具体合作,获得与会各方的广泛支持和认可,成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的最新行动。

  ——彰显“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强化创新伙伴关系,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当前,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日益成为各国改善民生和应对挑战的重要因素。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科技成果是人类共同财富,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有助于共同提升各国研发水平,有助于共同培养科技人才,有助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习近平主席致贺信,向世人表明:面向未来,中国科技开放合作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始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目标,与共建国家坚持把科技人文交流作为重要的根基,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策划:霍小光、李勇

  监制:陈芳、王金涛

  主笔:胡喆、赵宇飞、李晓婷

  统筹:吴晶、刘东凯、王绚

  视觉 | 编辑:张惠慧、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重庆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向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致贺信为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汇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向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致贺信为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汇聚强大动力   新华社记者   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11月6日在重庆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在与会中外嘉宾和社会各界人士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大力...

    时间:11-07
  • 勇担历史使命,书写时代华章——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扫描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勇担历史使命,书写时代华章——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扫描   白瀛、许文嫣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6日揭晓。来自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得这一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   荣誉背后,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这份荣誉,激...

    时间:11-07
  • 守护“东北三江源”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解读长白山“绿色密码”

    不久前,长白山地区迎来吉林省批准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地处长白山腹心地带的白山市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一体化发展,从过去的“靠山吃山”,到如今的“养山富山”,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向生态文明要效益,让绿色赋能未来,从留住“绿水青山”到收获“金山银山”,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时间:11-06
  • 国宝画重点丨远“骨”初音,这声笛响“穿越”8000年

    一缕笛音 划破8000多年时光 贾湖骨笛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乐器实物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活化演绎贾湖骨笛 日前 纪念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 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 在河南漯河举行 近百名国内外专家前来 围绕贾湖文化 分享研究成果   距今约9000-7500年的贾湖遗址 发现于20世纪60...

    时间:11-06
  • 秀我中国|排爆手日常训练 用小刀剥生鸡蛋壳

      排爆手小刀剥鸡蛋? 不服?欢迎你来挑战!这是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排爆中队的训练日常!   记者:李小波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06
  • 第六届中美残疾人事务协调会聚焦残疾人教育、就业和无障碍环境建设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高蕾、许文嫣)第六届中美残疾人事务协调会于11月6日在北京举行。双方代表围绕残疾人教育、就业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探讨。   当天,中美双方代表团团长举行会谈,就促进双边残疾人事务交流和加强国际合作等交换了意见。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增进两国残疾人福祉...

    时间:11-06
  • 刘建超应约会见南非非国大副主席、副总统马沙蒂莱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11月6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北京应约会见南非非国大副主席、副总统马沙蒂莱,就落实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党际交流、推动务实合作、促进中南关系进一步发展等交换意见。...

    时间:11-06
  • 何立峰会见金融监管总局国际咨询委员会部分外方委员代表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6日晚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金融监管总局国际咨询委员会外方委员代表,双方就中国经济形势、金融改革开放和金融监管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时间:11-06
  • 韩正会见爱尔兰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马丁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国家副主席韩正6日在北京会见爱尔兰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马丁。   11月6日,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北京会见爱尔兰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马丁。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韩正表示,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和推动下,中爱成为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政治制度国家友好相处、合作共赢的典范。中爱关系发展具备深厚基础和良好...

    时间:1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