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新华全媒+丨了不起的中国智慧!一分钟看遍这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6 21:07:45

来源:新华社

11月4日

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公布了

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成功入选

至此,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处

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这些遗产类型丰富

涵盖了大多数传统灌溉工程类型

不仅蕴含着许多了不起的科技原理

比如“丘岗型湿地调蓄灌溉系统”“三合土防冲”等技术

集中体现了古人治水智慧

更承载着中华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水哲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本次入选的灌溉工程遗产的“平均年龄”

已经突破了1000岁

其中最早的可以追溯至约2200年前

在千年的时光里

这些灌溉工程不仅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抗旱等作用

夯实农业发展根基

还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记者:王怡静、赵金正、栾若卉、邱冰清、陆华东、潘志伟、邓楠

海报制作:王怡静

图片来源:安徽省水利厅、山西省水利厅、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水利局、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何以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中新网合肥11月6日电 (刘欣 张强)北京时间11月4日,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等中国4个工程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项。  历经2000多年沧海桑田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何以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航拍安徽七门堰引水灌溉工程一隅。(无人机照片)李涛摄  ...

    时间:11-06
  • 科学保护“活着”的遗产——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谈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题:科学保护“活着”的遗产——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谈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传来最新消息,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等我国4处灌溉工程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4处灌溉工程有哪些突出特点?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体情况如何?记...

    时间:11-05
  • 水利遗产中的治水智慧——我国4处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扫描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题:水利遗产中的治水智慧——我国4处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扫描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11月4日成功入选2023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何特别之处?它们展现了先人的哪些治水智慧?   七门...

    时间:11-05
  • 再添4处!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项

      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今天公布,中国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个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项,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全球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

    时间:1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