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水利遗产中的治水智慧——我国4处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扫描

2023-11-05 20:52:3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题:水利遗产中的治水智慧——我国4处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扫描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11月4日成功入选2023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何特别之处?它们展现了先人的哪些治水智慧?

  七门堰:“串荡连塘”形成海绵型生态调蓄灌溉系统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位于安徽舒城县境内,最早创建于西汉,两千多年来持续发挥着灌溉、防洪、防旱作用,目前灌溉农田20万亩。

  “七门堰灌区地处江淮分水过渡带,形成独特的丘岗型湿地形态,这里有1.7万多个塘、荡,形成了巨大的蓄水库。”安徽舒城县水利局副局长邓文生说,七门堰工程充分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形成功能强大的调蓄机制,起到调蓄洪峰、削减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等作用。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技术支撑团队负责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刘学应说,古人结合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逐步建成“丘岗型湿地调蓄灌溉系统”,这种海绵型生态调蓄系统,具有独特的技术原理,是灌溉史上极其独特的灌溉类型。

  洪泽古灌区:水库型灌溉遗产的杰出代表

  洪泽古灌区位于江苏淮安市洪泽区境内,自东汉开始引水灌溉,不同时期修建水利设施,灌区延续至今,目前总灌溉面积48.13万亩。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黎辉介绍,洪泽古灌区的蓄水工程规模宏大,古人为解决施工难题,创造了一批先进的坝工技术。灌区挡水工程洪泽湖大堤的直立条式石工墙与坦坡防浪、闸坝泄洪、三合土防冲等技术,是古人治水智慧的集中体现,为水库型灌溉遗产的杰出代表。

  “洪泽古灌区内的洪泽湖大堤依然通过拦蓄淮河水发挥着灌溉、防洪、水产养殖等作用。”淮安市洪泽区水利局局长袁安全说,经洪泽湖大堤拦蓄,洪泽湖水域宽广、湖面辽阔,形成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霍泉灌溉工程:首个入选遗产的引泉自流灌溉工程

  霍泉灌溉工程位于山西洪洞县,唐贞观年间已有记载,经过近1400年发展演变,至今仍发挥着灌溉、供水、生态等功能,目前工程灌溉总面积10.1万亩。

  洪洞县霍泉和南垣水利事务中心主任张建中介绍,霍泉灌溉工程在发展演变中建立了集观泉、蓄泉、引泉、用泉、保泉于一体的开发利用体系,至清代形成完善的工程体系,包括以霍泉为核心的泉源工程、以北霍渠和南霍渠为核心的渠系工程、以分水铁栅为核心的控制工程、以水磨为核心的水能利用工程。

  中国水科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助理李云鹏说,霍泉灌溉工程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引泉自流灌溉工程,在其历史上形成并持续沿用严格的灌溉用水分配管理制度,称作“霍泉水法”,并被其他灌区参照制定“霍例水法”,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和传承价值。

  白霓古堰:丘陵山区塘堰灌溉工程的代表

  白霓古堰位于湖北崇阳县境内,包括石枧堰和远陂堰两座古堰。史载古堰最早建于五代后唐时期,千余年来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作用,灌溉面积约3.5万亩。

  申遗报告称,白霓古堰是我国丘陵山区塘堰灌溉工程的代表,也是古代大规模砌石结构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其中最具科技价值的是石枧堰渠首枢纽中排沙底孔的设计,它充分考虑了河流泥沙淤积的因素,在堰坝底部创造性设计了独特的底孔,用于排沙,是目前所见古代堰坝工程建设中的独创。

  李云鹏说,白霓古堰的引水砌石堰坝独具特色,是建造在河床基岩上横截河道的“矩形”断面直线型浆砌石堰坝,在古代大型拦河堰坝建设中不常见。

  湖北崇阳县白霓镇党委书记谭其军说,白霓镇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古堰的修建促进了白霓镇的兴起和繁荣,同时维系了良好的生态,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工程。

  保护利用:汲取古人治水智慧

  刘学应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蕴含了许多了不起的科技原理,挖掘其中的科学技术,科学保护和利用,对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处。这些入选工程遗产类型丰富,涵盖了大多数传统灌溉工程类型,还有新疆吐鲁番坎儿井等一些非常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古代灌溉工程正在申遗的路上。”李云鹏说。

  据调查,全国各地的灌溉工程遗产有400多项。这些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往往因地制宜,能较好地处理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是挖掘研究传统灌溉科学经验和治水智慧、为现代水利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借鉴的直观范例。

  “我国留存下来的灌溉工程遗产丰富多样、历史科技文化价值内涵丰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李云鹏说,灌溉工程遗产是“活着”的遗产,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应坚持可持续保护理念,延续灌溉生命、保护历史遗存和工程安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揭秘骗贷买豪车倒卖黑色产业链

      新华社济南11月6日电 题:揭秘骗贷买豪车倒卖黑色产业链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阳、杨文   近期,山东德州警方侦破一起特大涉汽车贷款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涉及全国24个省份,贷款诈骗金额达6000余万元。现已全部移送审查起诉。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此类汽车骗贷案件呈多发态势,在北京、上海、广...

    时间:11-06
  • 秀我中国丨什么鸟身披“祥云”

      中华秋沙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历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因对周边环境极其敏感,亦被称为水域环境的“生态试纸”。它羽毛如同披着“祥云”,就像一幅水墨丹青画。一起去看看中华秋沙鸭的憨态。   记者:姜明明、司晓帅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06
  • 张国清将同俄罗斯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卡马罗夫共同举行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理事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日宣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将于11月8日在江西南昌与俄罗斯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卡马罗夫共同举行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合作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时间:11-06
  • 友好老年人 老街更新潮——郑州平等街社区探索智慧养老助老

      新华社郑州11月6日电 题:友好老年人 老街更新潮——郑州平等街社区探索智慧养老助老   新华社记者张浩然   在咖啡店聊天、在非遗馆参观、在文创工作室选购、在街角落按下快门……天气转凉,河南郑州绿意不减,在管城区西大街街道平等街文化街区的行道树下、玻璃窗前,前来“打卡”的年轻人络绎不绝。   附近的居民已习...

    时间:11-06
  • 新华视点|共赴进博之约 共享开放未来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为全球国家和企业分享中国机遇,打造了一条“开放快车道”。   巴基斯坦参展商哈比是进博会的“老朋友”。这次,哈比从巴基斯坦带来了当地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骆驼皮灯,希望在展会上打开销路。...

    时间:11-06
  • 强冷空气影响持续 最低气温0℃线继续南压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强冷空气影响持续 最低气温0℃线继续南压   新华社记者黄垚   6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寒潮蓝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预计当天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地区将迎来最强降雪时段,多地受冷空气影响降温剧烈。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6日内蒙古东南部、黑龙江中东部和南部、吉林大部、辽宁中...

    时间:11-06
  • 拦不住的逐梦青春

      新华社南宁11月6日电 题:拦不住的逐梦青春   新华社记者郑昕、卢羡婷   “这个项目完美诠释了青春和逐梦的意义。”国家轮滑队前队员、太原市轮滑队领队陈彬说,“对于场上年轻的参赛选手如此,对于这个6年前才进入中国的运动项目本身同样如此。”   6日上午,在广西南宁三塘体育训练比赛基地的轮滑综合馆,第一届全国学生...

    时间:11-06
  • 财政部公开通报8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申铖)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财政部从已完成问责的隐性债务案例中,选取了8起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   6日,财政部网站公开通报了这8起典型案例。具体来看:   一是湖北省武汉市、鄂州市、咸宁市等多地通过要求国有企业垫资建设新增隐性债务214.8亿元...

    时间:11-06
  • 打卡工业遗存丨在钧瓷故乡,找寻一份五光十色的记忆

      新华社郑州11月6日电 题:在钧瓷故乡,找寻一份五光十色的记忆   新华社记者唐健辉   漫步在河南禹州神垕古镇的青石板路上,街两边是依势而建的明清古居和庙宇。无论是窑神庙前的那对石狮,还是瓷器店里琳琅满目的工艺品,都向人们诉说着钧瓷的故事。   钧瓷发源于河南禹州,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

    时间:11-06
  •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开幕

      新华社南宁11月6日电(记者许仕豪、卢羡婷)6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以下简称科报会)在南宁开幕。伴随学青会开幕,科报会的举办旨在推进新时代青少年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为期两天的科报会以“服务强国建设 推进新时代青少年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会人员以学术交流、政策对话、文化展示等...

    时间:1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