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夯实组织基础,提供坚强保证(人民观点)

2023-01-18 08:16:00

来源:人民日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党。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全面的、系统的、具体的

当前,无论是推动党的“三农”政策落地生根,还是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都迫切需要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新蓝图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天津市将“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纳入未来五年“十项行动”,明确时间表、施工图;广东省探索建立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全国工商联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以乡村产业振兴为主攻方向,倾斜支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地区各部门锚定目标、铆足干劲,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奋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党。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这一重要要求,指明了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原则、制度保障、实现路径,为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当前,农业农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但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越是目标远大、任务艰巨,越要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政治优势,确保农业强国建设朝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

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全面的、系统的、具体的。回首这十年,从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到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从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到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随着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制度建设纲举目张,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不久前印发的《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强调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方此之际,要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完善考核督查机制,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政策落实。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人才是“金钥匙”。必须清醒认识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对干部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应加大对涉农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三农”工作本领,改进工作作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应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近年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启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一大批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在广袤田畴大显身手。实践证明,下大力气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就能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办好农村的事情,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当前,无论是推动党的“三农”政策落地生根,还是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都迫切需要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重庆市巴南区开展“一村一策”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行动,做到动态管理、逐个销号;福建省下党乡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带头提高能力素质、带头领办产业项目、带头联户帮扶共富”活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把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就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面向未来,我们既要抓住健全乡村组织体系这个“牛鼻子”,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也要持续为基层干部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为农民办实事,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在“三农这十年——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展”上,一组组数据、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一件件实物,生动展示了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走过的极不平凡历程、取得的极不寻常成就。新时代新征程,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在党的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合力,我们一定能够谱写农业强国建设新篇章、铸就事业发展新辉煌。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8日 05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云南最大单体光伏发电项目投产

    本报昆明1月17日电 (记者李茂颖)日前,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永山2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11.7亿元,是云南省“8+3”新能源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目前全省投产的最大单体光伏发电项目。 项目占地总面积约为5235亩,海拔高程介于2400—3100米之间。为推进接入工程建...

    时间:01-18
  • 氢能产业在这里发展壮大(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吸引产业集聚,广东佛山南海区的氢能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如今,南海区把氢能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多元应用,构建协同高效的产业体系,氢能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氢能公交、氢能环卫车、氢能冷链物流车、氢能共享两轮车、氢能游船……前不...

    时间:01-18
  • 把生态保护写在蓝天碧水间(现场评论·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工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给群众以舒服、舒适、舒心 冬日午后,和煦暖阳洒向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滩区。湿地水草丰美,不远处,成群的大天鹅翩翩起舞。岸边步道上,人们不时驻足观看,拍照留念。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在湿地公园徐徐展开。 来三门峡蹲点...

    时间:01-18
  • 边疆有我,祖国安宁(中国道路中国梦·不负嘱托更奋发)

    青春不只在眼前的校园,更有家国与边关。为了圆自己的军旅梦,2013年9月,还在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上大二时,我就毅然选择了入伍,来到内蒙古阿尔山,成了一名边防战士。 新兵集训结束后,我被分配到三角山边防连。驻地深处大兴安岭南麓,地广人稀、气候恶劣,一年中冰雪覆盖的时间超过半年,最冷时气温低于零下50...

    时间:01-18
  • 以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对于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人民群众多层...

    时间:01-18
  • 让知识产权更好支撑创新发展(人民时评)

    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6.7%,创近5年新高。不久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呈持续上升态势,更多创新成果通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获得了实际价值。 专利产业化率,直观体现了将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以专利为主...

    时间:01-18
  • 天津消费动能持续释放

      “家门口的热电厂变成了大商场!”1月15日,家住天津市河东区的卢盛广、郭爽夫妇来到最近开业的金茂汇商场,老厂房的工业元素、新地标的前卫时尚让他们印象很深。  新年前夕,由天津市原第一热电厂旧址改建而成的天津金茂汇商场正式开门迎客,入驻品牌有130多个,营业第一个小时客流量就已破万。在商...

    时间:01-18
  • 去年央企规模效益保持平稳增长(权威发布)

      “2022年,央企规模效益保持平稳增长,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1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了去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2年,各类风险因素增多,国资央企以超常规的举措及时有力遏制了经济下滑的势头,推动生产经营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较...

    时间:01-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