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2023-01-08 07:43:00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农村、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关口,是保障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随着春节的临近,人员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更加需要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地区医疗机构支持;照顾好老年人、孕产妇、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做好健康监测,畅通转诊绿色通道;提供便利服务,加快推进农村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快构筑基层保健康防线。

米锋介绍,为保障“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及配套措施于1月8日顺利实施,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向全国各地派出了15个指导组,督促指导做好准备工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农村疫情防控好的经验做法,有的强化分级诊疗,有的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的加强重点人群摸底和服务保障。对于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将进一步推广。

做好农村重点人群医疗救治“关口前移”。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说,农村地区要做到“关口前移”,核心是落实“四早”。“早发现”主要是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进行一对一包保联系,每周联系服务不少于2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早识别”就是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有些基础病的并发症、新冠重症风险的苗头和倾向性症状,要及时识别,及时给予指导和转诊。“早干预”,就是要在基层配备必要的氧疗设备,如氧气袋、氧气瓶、制氧机等,以及便携式的指夹、脉搏式血氧仪监测血氧,发现异常情况要迅速给予吸氧和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结合实际及时转诊。“早转诊”就是发现需要转诊的患者要及时转到上级医院治疗。

落实落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责任。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介绍,去年1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印发《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建立包保制度,省统筹、市调度、县乡村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工作方案还分别明确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的具体要求。

农村地区感染者出现重症,如何及时转运?聂春雷介绍,国家卫健委指导地方开展了这些工作:加强重点人员日常联系和指导,做好包保联系和健康管理,能够早发现需要转诊的人员;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要配备一辆救护车,纳入各个县域的120急救系统统一调度,地方党委政府指导乡村组织志愿者运输车辆,对需要急救的患者,可以通过志愿者车辆及时转运;建立通畅的绿色通道,确保上级医院能够及时接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有专人负责转诊衔接,简化重症患者转诊流程,完善转诊绿色通道。

如何保障农村医务人员的在岗率和诊疗秩序?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卫生院院长袁友明介绍,长城乡卫生院通过招聘、返聘退休医务人员等方式,增加了20名医务人员。同时,卫生院统筹医务人员力量,安排梯队值班值守,根据诊疗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就诊流程。充分发挥医联体优势,通过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或者远程查房、培训、指导,提高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救治能力。切实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落实轮流休假制度,对医务人员发放临时性补助。

如何提高基层救治能力?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说,要组织基层医护人员学好用好最新诊疗方案,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的作用,在规范诊疗和抗病毒药物使用等方面,安排经验丰富的医师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具体指导;发挥村医乡医人熟地熟优势;全面动态掌握居民健康情况;鼓励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优势中医药资源进行治疗和支持,改善诊疗效果;要动态储备相关药物,不打无准备之仗。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8日 04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改革创新发扬斗争精神 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

    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改革创新发扬斗争精神 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在“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向全国人民警察致以节日祝贺和慰问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贯彻落实党...

    时间:01-08
  • 凝聚实施“乙类乙管”强大合力

    分类管理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的策略,依法科学管理是我国应对传染性疾病的基本原则。从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在统揽全局、综合研判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体现了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对...

    时间:01-08
  • 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方案发布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白剑峰)为指导各地做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今天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 第十版防控方案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明确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

    时间:01-08
  • 筑牢基层防线保障就医用药

    “我是万医生,前两天刚来送过药,你爷爷好点没?还有没有哪儿不舒服……”1月7日一早,万秋再次将电话打到86岁的袁再明家中,询问老人身体状况。身为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阳明洞街道程官村村医,万秋最近格外忙碌,“村里一些老人行动不便,我又是医务工作人员,当然要提供‘零距离’服务!” 当前,农村地区疫情防...

    时间:01-08
  • 医疗资源下沉家庭医生上门

    “买药路途远,还担心途中被感染。村医把免费药物送到家,这下心里不慌了。”近日,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丹洲乡沙湖村,65岁的村民龙治云足不出户,就领到了防疫健康包,里面有退烧止咳药、医用口罩,还有一张“防疫温馨提示”。 村医详细讲解“防疫温馨提示”,交代药品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让龙阿姨心里踏...

    时间:01-08
  • “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冠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孙秀艳)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7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新冠患者住院治疗、急诊治疗费用保障,以及新冠患者用药保障、在线诊疗做出规定,并明确...

    时间:01-08
  • 一次“难忘的文化回忆”

    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古法新作”陕西文化艺术展不久前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至2月8日。两个月时间里,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来自中国的青铜礼器、汉唐服饰、彩绘陶俑、陕西皮影、秦腔戏服等展品,深入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

    时间:01-08
  • 无视中国抗疫贡献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钟声)

    中国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始终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抗疫担当尽责。抹黑为全球抗疫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是对事实的不尊重,对科学的不尊重,更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近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同世界卫生组织举行...

    时间:01-08
  •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7亿美元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葛孟超)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7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33%。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8日 02 版) ...

    时间:01-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