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凝聚实施“乙类乙管”强大合力

2023-01-08 07:43:00

来源:人民日报

分类管理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的策略,依法科学管理是我国应对传染性疾病的基本原则。从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在统揽全局、综合研判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体现了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对于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稳妥有序推进“乙类乙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准确理解、坚决贯彻落实,全力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

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以非常之策应对非常之难。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是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事实已经充分证明,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我国疫情防控的大政方针是完全正确的,防控政策是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的效果是最好的。正如国际人士评价的那样:“中国始终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并团结各方力量有效做好防控工作”“是基于科学研究并综合国内外防控经验做出的抉择”“这是对科学和规律的尊重”。

实事求是、主动作为,是我们应对新冠疫情的一贯理念,也是做好防控工作的务实行动。三年来,我们经受住全球多轮疫情大流行的冲击,赢得了新冠病毒变异株毒性持续下降的宝贵窗口期,赢得了药物研发、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宝贵窗口期,赢得了全民广泛接种疫苗的宝贵窗口期。从加快疫苗接种和药物供给,到加强医疗救治和防控体系建设,再到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都为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创造了条件。我们始终是在打有准备之仗,而不是被动放开,更不是“躺平”放任不管。

实施“乙类乙管”是疫情防控工作重心转变和防控措施的优化完善,调整的只是管的等级、方式,而不是可以松口气、歇歇脚。要看到,我国是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易感群体规模很大,人均医疗资源数量、医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实施“乙类乙管”的重点,就在于继续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强化保障,加强重点人群保护、重点机构防控、重点行业防控,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不断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实施“乙类乙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段时间,各地区各部门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的供给和准备,加强医疗救治资源统筹调配;着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千方百计增加产能,加强精准投放,强化价格和质量监管;全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防护和救治工作,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补齐农村疫情防控短板,抓好农村预防工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求真务实、压实各方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细而又细、政策措施实而又实,确保“乙类乙管”稳妥有序推进,一定能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习近平主席强调:“大家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完善应对准备和防控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乙类乙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奋力夺取抗击世纪疫情的全面胜利。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8日 04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改革创新发扬斗争精神 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

    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改革创新发扬斗争精神 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在“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向全国人民警察致以节日祝贺和慰问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贯彻落实党...

    时间:01-08
  • 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方案发布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白剑峰)为指导各地做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今天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 第十版防控方案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明确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

    时间:01-08
  • 筑牢基层防线保障就医用药

    “我是万医生,前两天刚来送过药,你爷爷好点没?还有没有哪儿不舒服……”1月7日一早,万秋再次将电话打到86岁的袁再明家中,询问老人身体状况。身为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阳明洞街道程官村村医,万秋最近格外忙碌,“村里一些老人行动不便,我又是医务工作人员,当然要提供‘零距离’服务!” 当前,农村地区疫情防...

    时间:01-08
  • 医疗资源下沉家庭医生上门

    “买药路途远,还担心途中被感染。村医把免费药物送到家,这下心里不慌了。”近日,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丹洲乡沙湖村,65岁的村民龙治云足不出户,就领到了防疫健康包,里面有退烧止咳药、医用口罩,还有一张“防疫温馨提示”。 村医详细讲解“防疫温馨提示”,交代药品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让龙阿姨心里踏...

    时间:01-08
  • “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冠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孙秀艳)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7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新冠患者住院治疗、急诊治疗费用保障,以及新冠患者用药保障、在线诊疗做出规定,并明确...

    时间:01-08
  • 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农村、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关口,是保障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随着春节的临近,人员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更加需要做好农村地区...

    时间:01-08
  • 一次“难忘的文化回忆”

    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古法新作”陕西文化艺术展不久前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至2月8日。两个月时间里,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来自中国的青铜礼器、汉唐服饰、彩绘陶俑、陕西皮影、秦腔戏服等展品,深入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

    时间:01-08
  • 无视中国抗疫贡献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钟声)

    中国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始终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抗疫担当尽责。抹黑为全球抗疫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是对事实的不尊重,对科学的不尊重,更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近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同世界卫生组织举行...

    时间:01-08
  •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7亿美元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葛孟超)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7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33%。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8日 02 版) ...

    时间:01-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