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加力施策、增产扩能,全力保供重点医疗物资

2022-12-26 20:43:3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加力施策、增产扩能,全力保供重点医疗物资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将生产企业和重点配套企业纳入白名单,加大用工、用能、用料保障;派出驻企特派员,对企业反映的问题“马上就办”;支持技术改造,全力提升生产线产能……连日来,多地多部门加力施策,全力以赴保障药品等医疗物资供应。

  在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菏泽生产基地,8条抗疫药品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生产。

  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徐翔告诉记者,企业在产的抗疫相关产品有宣肺败毒颗粒等3种。连日来,相关部门加紧调度,加大力度帮助企业扩产增产。“前段时间,我们紧急购买检验设备,一个关键部件因物流原因积压在外,山东省工信厅紧急协调交通部门,加急运输到公司,确保了企业扩产需要。”

  面对短时增加的医药等物资需求,保障供应至关重要。帮助和督导重点企业生产成为其中关键。

  “我们进一步加大生产要素保障,将有关生产企业和重点配套企业全部纳入白名单。”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说,工信部联合相关部门和地方建立紧急调度机制,支持企业争分夺秒、开足马力,帮助企业“一药一策”制定增产扩能方案,保障重点药品生产供应。

  部门和地方加强联动,驻企特派员“现场办公”,及时协调企业生产遇到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我们遇到对乙酰氨基酚原料紧缺情况,相关部门跨省联系地方药企,及时协调解决供应,确保了生产需要。”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重点生产解热镇痛类药物,驻企特派员驻扎工厂、多部门每日调度。目前,车间加班加点,全力满负荷生产。

  江西省帮助重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新建生产线和委托生产等方式,挖掘现有产能;湖南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确保生产企业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满负荷生产;河南省工信厅组织组建驻企服务团队进驻全省20家重点药品生产企业,全力扩大防疫药品产能产量……稳生产保供应,一系列举措密集出台。

  12月20日,国网杭州市临平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针对抗原试剂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加强用电安全检查,指导个性化用能改造,帮助提高用电效率、降低用电成本、确保生产用能。

  从用能、用料到用工、物流,多方加力支持企业迅速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企业只管生产,相关问题我们来接洽、解决。”山东一位驻企特派员如是说。

  湖北亨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朱卫华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布洛芬原料药和制剂生产线均处在满产状态。布洛芬原料药日产能可达10至13吨。

  口罩生产商蓝禾医疗董事长曹军说,企业N95口罩日产能可达10万只左右,目前正加急进行技术改造,预计月底技改产线将投入使用,日产能可提升到30万只。

  随着各项保产保供措施落地落实,医疗物资生产不断加力,多方加大供给力度,努力保障市场需求。

  在工信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信厅的指导下,京东健康上线宁夏重点药品全域精准投放平台,同时紧急筹调了连花清瘟、N95口罩等防疫物资配合支持;在工信部和赣州市有关部门支持下,阿里健康上线赣州购药通道,开展重点药品精准投放;美团买药启动面向实体药店的“重点疫情药品保供给”专项扶持,并在合肥、太原等地有关部门支持下联合当地连锁药房门店开展防疫物资及相关药品保供……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信部指导各地有关方面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患者优先、精准投放的原则,优先保障医疗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场所药品供应。同时,组织大型网上药店开发患者线上购药平台。

  “我们正采取多项措施,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周健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乙类乙管”:防控措施带来哪些改变?风险如何防范?——权威专家详解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系列之三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乙类乙管”:防控措施带来哪些改变?风险如何防范?——权威专家详解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系列之三   新华社记者陈芳、董瑞丰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社会广泛关注。   从“乙类甲管”调整为“...

    时间:12-27
  • “乙类乙管”:医疗资源够吗?如何降低重症发生?——权威专家详解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系列之二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乙类乙管”:医疗资源够吗?如何降低重症发生?——权威专家详解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系列之二   新华社记者陈芳、董瑞丰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政策调整之后,如何有效地防止医疗资源挤兑?如何降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

    时间:12-27
  • 新冠疫情防控近三年后为何回归乙类管理——权威专家详解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系列之一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新冠疫情防控近三年后为何回归乙类管理——权威专家详解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系列之一   新华社记者陈芳、董瑞丰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

    时间:12-27
  • 重大调整!新冠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陈芳、董瑞丰)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   国家卫生健康委26日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根据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

    时间:12-27
  • 新华全媒+|新华社记者探访新生儿医疗中心

      当前,广西正积极统筹调度全区医疗资源,指导各地医疗机构扩容医疗资源,优化诊疗流程和区域布局,最大限度提高医疗资源可用程度,保障就医秩序安全有序。   儿童包括婴幼儿是疫情下需要重点保障好的重点人群,早产儿和感染新冠的新生儿虽然是这一人群中的少数,但却是需要特殊呵护的“重中之重”。   记者:汪奇文、梁舜...

    时间:12-26
  • 第一观察 |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引农业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   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

    时间:12-26
  • 记者直击|制药企业加紧生产 保障防疫药品供应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如何保障药品供应,有效满足市场和群众需求成为药企的当务之急。   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访兰州佛慈制药、甘肃兰药药业等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了解到,企业正在克服原料紧缺、时间紧迫等困难,发挥甘肃省中医药特色优势,加班加点生产防疫药品,满足群众需求。   记者:多蕾、张智敏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

    时间:12-26
  • 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

      新华社西宁12月26日电 题: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   新华社记者王大千   没留下一句遗言,朱治国走得突然。2022年6月11日,礼拜六上午,准备去加班的他还没走到门口,一阵心绞痛袭来。他扶墙跌倒,正在通话中的手机滑出手心,腋下的公文包也掉下来,文件材料散落一地。   这是青海西宁最好...

    时间:12-26
  • 2022,他们正能量满格丨追光的奋斗者

      新华社上海12月26日电 他,自幼患有渐冻症,全身仅有一根手指能活动,却为社会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清晰标注无障碍设施的“电子地图”,为出行困难者提供方便。   她,热爱公益事业,总是留下逆行的身影,在抗疫援沪的车上完成的那场毕业答辩,是她交出的动人的青春答卷。   他,勤奋、上进,“优秀的外卖骑手”装不满他的梦想...

    时间:12-26
  • 聆听2022|听,民生新事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2022年,民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美好生活在共同奋斗中创造。   10月25日,在昌化镇后营村邻里中心的婴幼儿成长驿站内,大人带着孩子在玩耍。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2022年3月,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公布,“有宝家庭”迎来减税“红包”, 我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已覆盖子女教...

    时间:1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