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网红“醉鹅娘”推广解酒药遭质疑 专家:口服解酒产品并不靠谱!

2023-11-11 03:26:45

来源:扬子晚报

  近日,红酒网红“醉鹅娘”因推广号称含有解酒酶的口服解酒产品被质疑并无作用,涉嫌虚假宣传引发关注。

  对此,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公卫医师肖瑶指出,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及乙醛脱氢酶两种“解酒酶”均不可能通过口服补充。她建议,最好还是不饮酒或少饮酒降低健康风险,实在有不得不喝的情况,可在饮酒前适当吃喝些东西,延缓酒精的吸收速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知名博主推荐解酒产品引质疑

  此次事件中的当事人“醉鹅娘”是葡萄酒内容电商和文化社群企鹅团的创始人。“醉鹅娘”通过分享红酒专业知识、搞怪趣味、惊喜测评吸引了一大拨粉丝,全网粉丝数超600万。

  “醉鹅娘”称,前段时间新消费品牌WonderLab的老板向她推荐了一款自己公司的醒酒产品。尝试之后,“醉鹅娘”称“找回了上大学时喝完酒第二天很清爽的感觉”,“是真的解酒”。接着她又找到WonderLab的老板,要了100个样品发到自己的私域社群中,在354人的群里“获得了93.5%的好评”。

  “靠它在酒桌出名了,解酒它是认真的!”“人体内解酒酶含量越高,酒量越好”“从源头补充解酒酶,开挂加速酒精代谢”……在WonderLab官方旗舰店独醒胶囊详情页,以及网络平台对于该产品的宣传帖中这样介绍道。

  宣传中还介绍,该产品专利原料复合发酵醋粉核心成分是解酒酶,同时添加微藻蛋白肽,对解酒酶起到“辅助激活”作用。此外该产品还宣称具有“酒中醉得慢,醒来不头疼”、服用后有效降低血液中乙醇和乙醛浓度、添加多种微量元素针对酒后腿软、跑厕所、疲惫等不适、添加姜黄提取物+藤茶提取物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等特点。其价格为20粒399元。

  大V博主推广解酒产品,受到了众多关注,但很快也因成分遭到了质疑。相关食品专家直言,由于解酒机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并不存在任何一种靠谱的真正意义上的解酒药。食品技术行业专家则表示,该产品是一个保健品或者说是膳食补充剂,宣称任何功能都需要经过审批。而在中国允许宣称的保健品功效中,根本就没有该产品所宣称的功效。

  人体解酒确实靠酶的作用 但口服可补不进去!

  记者调查发现,Wonderlab独醒胶囊并非唯一宣称激活所谓解酒酶从而带来解酒效果的产品,类似功效的产品在电商平台上五花八门。

  究竟什么是“解酒酶”,人体饮酒后的解酒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肖瑶介绍,所谓“解酒酶”指的是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人在饮酒后,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乙醇(酒精)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从原理来看,想要不醉酒,就需要使肝脏产生更多的乙醛脱氢酶,代谢掉乙醛。

  “但是通过吃这种产品就能补充解酒酶,肯定是一个噱头。”肖瑶解释,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进入体内后就会分解成氨基酸。而人体内“解酒酶”的数量与基因有关,是有限且固定的,不可能通过口服进行补充。“国家现在也没有合法上市的解酒药,大部分这类产品顶多算是保健品,可能可以缓解酒后不适症状或者保护胃黏膜、保护肝脏,但不能以治疗为目的,并不能说就是解酒。”

  同时,在肖瑶看来,吃了这类产品也不能和“更能喝”画等号。“有些人觉得越喝越能喝,酒量增加了,也不是因为解酒酶增多。只是经常喝酒后身体敏感性降低,耐受了,并不是真的变能喝。”

  建议不喝酒或少喝 实在要喝可以先吃些东西

  除了口服解酒产品,其实一直以来还有很多坊间传言的解酒妙招。市民刘先生提到,自己就常常听到“喝酸奶”可以解酒的建议。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发现,喝电解质水、柠檬蜂蜜水等也榜上有名。

  对此肖瑶表示,这些方法也并不能算真的靠谱,只是缓解了一些症状。“一般人喝酒了之后会出现缺水的症状,比如喝了柠檬水、蜂蜜水其实是增加了补水量,感觉缓解了头痛之类的难受,但其实不能减少酒精浓度。”

  肖瑶提醒,从健康角度考虑还是建议大家少喝酒最好是不喝酒,饮酒对于很多疾病来说都有着诱发的风险,是健康的不利因素。“但是如果说存在不得不喝的情况,建议在饮酒前吃一些东西,不以空腹状态去喝酒也不要喝太快,延缓酒精的吸收速度,降低醉酒的风险。”(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海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 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中新网上海11月10日电 (陈静 徐敏)白内障切除手术是眼科常见手术,但为高龄患者手术对医生而言面临挑战。  记者10日走访中获悉,上海眼科专家张军团队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100岁老人刘奶奶(化名)重获光明。上海仁爱医院方面当日告诉记者,出院后,刘奶奶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家人照护压力也大大减轻!  据了解,刘奶奶罹患白内...

    时间:11-10
  • 跟踪出院患者两年 国内团队发现23种长新冠标志物

      本报讯(实习记者王瑶琦 柴嵘)中日友好医院等团队最新发现23个长新冠蛋白标志物,将有助于长新冠高危人群早期识别,为研究长新冠的机制提供分子层面的线索。近日,该研究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上发表。  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团队、北京协和医院黄超兰团队、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团队联合开展研究,纳入181名2020年1月至5...

    时间:11-10
  • 中新真探:苹果打蜡吃了会危害健康吗?

      中新网11月10日电 苹果在正常生长过程中,表皮会自然分泌一层果蜡,对人体无害。苹果被采摘后一般也会进行人工打蜡处理,以防水分流失,解决表皮皱缩的问题,还能防止害虫的侵蚀,延长保存时间。正规打蜡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选择把皮削掉或者用热水冲洗苹果。(来源:@科学辟谣 @中国新闻网)...

    时间:11-10
  • “饮食清淡”就是不吃荤菜?你对“清淡”的理解也许有误

      今年47岁的张女士在几个月前的一次体检中被告知血脂过高,回去后便开始了饮食控制,表示要“清淡饮食”,蔬菜水果成了她主要的食物摄入,荤菜基本不碰。可坚持没到两个月,她就因为经常感觉疲劳、时常头晕而来到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就诊。后检查发现,张女士不但血脂没有降下来,还诊断出了贫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清...

    时间:11-10
  • 想补水却出现更多问题,面膜不能天天敷?

      想补水却出现更多问题,面膜不能天天敷?  医生:是的,有可能会越敷越干!  每到换季时候,市民张小姐的脸上总会干燥起皮,而她的应对措施就是在这段时间集中敷面膜。但近日,“医生提醒不要皮肤一干就敷面膜”的话题冲上热搜,“面膜不能天天敷”的提醒也让她对自己的做法产生了怀疑。对此,南京同仁医院医疗美容科主任李燕飞表示,在不...

    时间:11-10
  • 门把手水龙头得勤消毒

      本报讯(记者孙乐琪)目前正处于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段。市卫健委日前制定的《支原体肺炎等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家庭消毒指南》明确,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应科学、适度开展居家消毒,保护家人健康。门把手、水龙头等是消毒重点。  市卫健委介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居家消...

    时间:11-09
  • 中新真探:苏打水能调节身体酸碱平衡?

      中新网11月9日电 喝苏打水不能调节身体酸碱平衡。靠饮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说法,没有一种是科学的。健康人体的内环境,能自动保持在合适的pH值范围,为体内的生理活动提供稳定的环境。比如血液的pH值会一直恒定在7.35~7.45,不会因为喝了苏打水而改变。(来源:@科学辟谣 @中国新闻网)...

    时间:11-09
  • @家长们 支原体感染9大热点问答带您“医图读懂”

      近期,儿童支原体感染来势汹汹。  感染后何时就医?一定要去大医院吗?是否能自行服用网传相关药物?  相关热点疑问带您“医图读懂”!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柴嵘 王瑶琦 美编 关印)...

    时间:11-09
  • “DIY水”能美白减肥?别盲目跟风

      近来,减脂水、美白水、抗氧化水等“DIY水”在网上火了起来,真有那么神?专家解答  “DIY水”能美白减肥?别盲目跟风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纪娜  近来,“DIY水”在网上火了起来,比如减脂水、美白水、抗氧化水等功效水。但是,也有一些人因为跟风出现过敏、腹泻等问题。“DIY水”主要由什么组成?喝自制功效水,真...

    时间:1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