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高温再上线 如何预防中暑?专家解答→

2023-06-30 08:39:4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北方大范围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国家疾控局此前发布的《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指出,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敏感人群,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和户外作业人员是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建议加强自身健康防护。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中症中暑和重症中暑4个阶段。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进入轻症中暑阶段,会出现体温升高、发热等症状,如此时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可达40℃至42℃的高热,并伴有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则进入了中症中暑、重症中暑阶段。最严重的中暑是重症中暑,即热射病,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 廖琨:轻度的中暑一般发烧38℃以上,看着脸特别红,但手脚特别凉,再严重点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这时候脸就不是红了,可能就变得比较苍白了,心跳加快。重的就出现抽风、意识不清,各脏器的衰竭。

  成人中暑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并及时就医

  一旦发生中暑情况,专家建议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进行物理降温,出现危险症状及时就医。

  中暑后,应立即远离高温环境,但不宜迅速转移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内,适宜的温度为22~25℃。要迅速用凉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肤,用冷水擦身时,注意开始时不宜过冷,过冷的水可使皮肤神经末梢因突然受到冷刺激后,造成血管收缩而不易于散热,且过于寒冷的刺激还可能导致患者虚脱。如果患者神志清楚,辅助患者多饮水来补水,最好是含有盐分的饮品。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

  炎热夏季如何预防宝宝中暑

  儿童活动量大、出汗多更容易造成中暑。在高温天气时,应尽量避免儿童在阳光强烈的时间段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出门要做好防晒并及时补充水分。

  专家提醒,临床中不少婴幼儿也发生中暑情况,即捂热综合征,大都是家长过度保护的结果。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 廖琨:新生儿来说,他可能要裹个包被,所以这种的孩子也特别容易中暑,经常能看到包着来看病,结果来了以后就高烧, 孩子还有惊厥等症状。

  此外,家长应注意,高温天一定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中,后果非常危险。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 廖琨:密闭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在狭小空间中产生高温,容易引起中暑。

  专家提醒,可采用以下方法来预防中暑:

  应选择浅色、轻薄、宽松的衣服,以利于汗液蒸发带走热量。

  外出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如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风油精等。

  可以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还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绿豆酸梅汤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西实施自治区内异地就医“免备案”管理服务

      中新网南宁6月29日电 (记者 黄艳梅)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29日介绍,从今年7月1日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自治区内异地就医“免备案”管理服务,以进一步提升民众异地就医的便捷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当日召开广西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新闻发布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姚方在会上介...

    时间:06-29
  • 男性也可能罹患乳腺癌 专家呼吁重视乳头溢液症状

      中新网上海6月27日电 (陈静 陈霞琼 肖鑫)乳腺癌是女性的“专利”吗?不,男性也有可能罹患乳腺癌,而乳头溢液可能就是“警示”。  记者27日走访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简称:上海四院)。该院甲乳血管外科副主任刘晟接受采访时表示,出现“乳头溢液”最常见的原因是乳腺疾病。乳头溢液,除了是乳管炎症、乳管损伤的症状,还...

    时间:06-27
  • 安徽积极推行电子健康码 今年以来“一码通行”就医2.7亿人次

      中新网合肥6月26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6日从安徽省卫健委获悉,今年以来,为解决“不同的医院需要办理不同的就诊卡,不能一卡通用”的堵点问题,该委积极推行电子健康码,让民众就医“一码通行”。  目前安徽12家省属三甲医院以及合肥、滁州等市公立医院已实现电子健康码应用,实现网上(门诊)挂号、报到就诊、缴费取药、检查检验...

    时间:06-26
  • 高温天谨防“热中风” 这些症状需警惕

      每当炎炎夏日,中风患者就会增加。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如旭提示,气温高于32℃,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加。  张如旭介绍,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气温在0℃以下的寒冬,另一个是气温超过32℃的盛夏。高...

    时间:06-21
  • 持续高温,小心热射病!常见症状有哪些?预防和现场急救知识了解一下!

    还没进入三伏天高温已持续来袭面对“热气腾腾”的天气提醒大家热射病不得不防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

    时间:06-19
  • 持续高温,小心热射病!常见症状有哪些?预防和现场急救知识了解一下!

    还没进入三伏天高温已持续来袭面对“热气腾腾”的天气提醒大家热射病不得不防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

    时间:06-19
  • 便民措施!事关医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原标题:最新便民措施来了!事关医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直接结算→6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保服务十六项便民措施的通知》,针对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信息查询、医保电子凭证就医购药等百姓办理医保业务的堵点问题,简化手续、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创新服务模式。《通知》要求抓好落实,...

    时间:06-18
  • 山西基层医改实录:“家门口”就医渐成常态

      中新网太原6月15日电 题:山西基层医改实录:“家门口”就医渐成常态  作者 吴琼  “大手拉小手”,省城医生坐诊“家门口”;八旬老人误将心梗当胃痛,县级医院急诊成功救治……近日,记者跟随山西省卫健委组织的"促医改·媒体走基层"活动,了解基层医改成效。  特色科室 提高医疗水平  今年5月,家住...

    时间:06-15
  • 脊柱侧弯或影响器官功能 专家呼吁家、校重视日常观察尽早就医

      中新网上海6月13日电(记者 陈静)脊柱侧弯是危害中国12到16岁青少年的常见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主任王达辉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该病在发病时不痛不痒,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需要老师、校医和家长共同关注,重视早期筛查,尽早发现并干预。  王达辉...

    时间:06-13
  • 房颤亦可无症状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接受长程心电监测

      中新网上海6月13日电 (孙国根 陈静 喻文龙)“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当房颤发生的时候,大部分患者经常会出现明显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可是,有少数患者是无症状房颤。  心内科专家徐佩尔1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动声色的无症状房颤更可怕。”这位心内科专家告诉记者,高龄、心力衰竭、肥胖、高血压、...

    时间:06-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