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安徽积极推行电子健康码 今年以来“一码通行”就医2.7亿人次

2023-06-26 15:33: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6月26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6日从安徽省卫健委获悉,今年以来,为解决“不同的医院需要办理不同的就诊卡,不能一卡通用”的堵点问题,该委积极推行电子健康码,让民众就医“一码通行”。

  目前安徽12家省属三甲医院以及合肥、滁州等市公立医院已实现电子健康码应用,实现网上(门诊)挂号、报到就诊、缴费取药、检查检验、打印报告、影像调阅等就医全流程“一码通行”。累计发码3100万人,用码2.7亿人次。

  近年来,安徽围绕信息便民惠民推出一系列举措,“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全面提升便民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了“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作用。

  看病就医“一码通行”

  为提升老百姓就医体验,合肥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依托电子健康码整合各类院内就诊卡,实现合肥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一码通用”。

  相比以前的实体卡,电子健康卡具有一次性注册,终身使用,跨区域、跨机构通用的特点,可实现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记录。目前,合肥电子健康卡建设范围含合肥市卫健委、4县1市卫健委;市一院、市滨湖医院等9家市属医院等、8家县医院和县中医院、10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覆盖全市963万常住人口,实现全市医疗健康服务的“一盘棋”。

  截至2023年5月24日,合肥电子健康卡申领552.4万张,使用人次1.1亿次,通过电子健康卡进行的结算金额达到28.6亿元。

  影像数据“一端可查”

  在全域一盘棋下,滁州积极响应支持、全速推进,在安徽全省率先实现公立医疗机构100%联通,实现通过医生工作站一键调阅患者在全省内历史影像检查报告和相关影像,极大方便群众在省内不同医疗机构间就诊,减少了不必要重复检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近年来,安徽大力推进数字影像服务,在全省影像数据互联互通互认方面不断发力,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合理医疗检查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基本实现全省医疗机构医学影像互联互通让一张检查单从“单家可见”到“全省互通互认”。截至目前,全省91%公立医疗机构已实现数字影像互联互通。

  看诊问诊“一查便知”

  在安徽六安霍山县,56岁的范大姐切实感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便民惠民性。因腹痛伴恶心呕吐,她前往该县与儿街镇双乐河村卫生室就诊。接诊医生按照诊断规范,将患者的症状等信息记录进电脑系统中。接诊医生按系统提示进一步问诊,结合其身体状况,建议她到与儿街医院检查。最终临床诊断胆囊结石并得到及时治疗。

  让范大姐得到及时治疗、避免错诊漏诊的这位“智医助理”并不简单,它是全国唯一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工智能系统,是一款实现病历规范质控、辅助诊断、合理用药、医学知识学习等功能的全科医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为着力破解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短缺、技术水平有限等“短板”,优化基层诊疗行为监管,促进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多优质医疗服务,2018年起,安徽在全国率先推广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现已实现全省104个区县全覆盖和常态化应用,服务3.7万名基层医生,日均提供辅助诊断30万次,提供辅助诊断超5.5亿次,提供AI医学检索73万余次,合理用药质检处方达1.7亿余份,基层医生电子病历书写规范率提升至97%以上,为基层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保障用药安全,让群众更有“医”靠。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便民措施!事关医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原标题:最新便民措施来了!事关医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直接结算→6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保服务十六项便民措施的通知》,针对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信息查询、医保电子凭证就医购药等百姓办理医保业务的堵点问题,简化手续、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创新服务模式。《通知》要求抓好落实,...

    时间:06-18
  • 异地就诊有“医”靠 山西住院费用跨省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达3935家

      中新网太原6月16日电 (杨静 吴琼)“目前,山西住院费用跨省异地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达到3935家,比2018年增加了7倍。”山西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冯智16日表示,该局聚焦流动人口的就医结算需求,实现全地域、全人群、全险种、全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当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相关情...

    时间:06-16
  • 山西基层医改实录:“家门口”就医渐成常态

      中新网太原6月15日电 题:山西基层医改实录:“家门口”就医渐成常态  作者 吴琼  “大手拉小手”,省城医生坐诊“家门口”;八旬老人误将心梗当胃痛,县级医院急诊成功救治……近日,记者跟随山西省卫健委组织的"促医改·媒体走基层"活动,了解基层医改成效。  特色科室 提高医疗水平  今年5月,家住...

    时间:06-15
  • 脊柱侧弯或影响器官功能 专家呼吁家、校重视日常观察尽早就医

      中新网上海6月13日电(记者 陈静)脊柱侧弯是危害中国12到16岁青少年的常见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主任王达辉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该病在发病时不痛不痒,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需要老师、校医和家长共同关注,重视早期筛查,尽早发现并干预。  王达辉...

    时间:06-13
  • 北京开展异地就医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杜燕)为推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落实落地,提高社会公众政策知晓度,北京市医保局于2023年6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做好跨省就医结算服务让群众在异乡更有“医靠”为主题的异地就医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  异地就医事关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北京市医保局表示,自成立...

    时间:06-01
  • 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

      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简称“通知”),于2023—2025年在全国实施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

    时间:05-30
  • 就医体验差、等候时间长?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印发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提升患者体验,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近日联合在全国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并印发了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  方案提出了完善预约诊疗、缩短手术等候时间等20项重点任务,力争用3年的时间,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推动形成流程更科...

    时间:05-29
  • 双胞胎孕妇及时入境就医 中蒙边境上演跨国生命大救援

      中新网二连浩特5月26日电 题:双胞胎孕妇及时入境就医 中蒙边境上演跨国生命大救援  作者 李爱平 郭鹏杰  714公里跋涉,10分钟快速通关。  二连浩特口岸是中蒙最大陆路口岸。5月26日,这里上演了一场跨国生命大救援。  25日17时许,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指挥中心接到...

    时间:05-26
  • 青海与全国6.88万家医疗机构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

      中新网西宁5月26日电 (张海雯)记者26日从青海省医疗保障局2023年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海省全面取消省内异地就医备案和“两定”机构互认机制,实现“一卡通全省、省内无异地”。持续推进跨省异地直接结算,与全国31个省市(区)6.88万家医疗机构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群众异地就医更加方便。  青海省医保...

    时间:05-26
  • 外籍海员重伤,上海边检畅通“绿色通道”助紧急就医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 (陈静 宫兴 吴祯翠)记者23日获悉,巴哈马籍“万宝”轮上一名印度籍海员在工作中被甲板缠住并卷入绞缆筒导致胸部、颈部严重受伤,急需下船就医。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外高桥边检站接到求助后,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开启“绿色通道”,联合口岸相关单位开展紧急救助。  当受伤海员被...

    时间:05-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