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老龄化程度加深 科研人员耗时20余载研制新材料助力“骨修复”

2023-05-26 14:26: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5月26日电 (记者 郑莹莹)伴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随着年龄变大,骨头变得脆弱,尤其是如果发生骨折,很难靠老年人自身的修复能力让骨头“长”回原样。

  在26日揭晓的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载生长因子(rhBMP-2)高活性骨修复体的创制及临床应用”项目获得了技术发明奖特等奖。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领衔,华东理工大学是第一完成单位。

  “骨科疾病患者众多,国内高活性的骨修复材料比较缺乏,因此我们瞄准这个问题进行了创新。”刘昌胜在受访时说。

  他解释称,所谓材料的活性,就是材料放上去能不能长骨头、长得好不好。这个指标就是活性,骨头长得好,活性就高。

  骨是人体重要的组织,近年来,因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导致的骨损伤患者数量巨大,由于缺乏有效的骨修复产品,大量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瞄准骨修复的临床难题,该项目组从2000年开始,潜心研制高活性骨修复材料,历经20余年的多学科联合攻关,创新了多项关键技术。

  据刘昌胜介绍,该项目在高端骨修复材料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相比国外技术路线的产量低、成本高,团队通过创新生物制造方法,制备出高纯度、高活性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并实现量产,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填补了国内规模化生物制造骨生长因子的技术空白。

  据介绍,该项目还进一步模拟了人体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在国际首创出高活性rhBMP-2/类骨磷灰石多级结构骨修复体及其制备技术,获批国内第一张此类产品注册证,产品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五分之一左右,显著提升了中国骨修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刘昌胜表示,相关产品目前已在中国800多家医院累计使用超过30万例,降低了一批患者的治疗费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肿瘤患者“没劲”可能真不是矫情

      ■侯宛昕 李和根  门诊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肿瘤患者就诊时表示,没特别不舒服,就是浑身没劲。典型比如王阿姨,一年半前体检发现右肺肿块,手术后病理明确是肺腺癌,属于早中期,做了4次术后辅助化疗,之后定期随访复查。几次随访结果都挺好,但困扰她的是,一年多了,她始终觉得没力气。起初家人很紧张,照顾得细致入微,一点活也不敢让她干。但...

    时间:05-25
  •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将加速把创新疗法带给中国患者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韩昕宁)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近日在接受中新网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赛诺菲研发持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自2019年起将中国作为全球同步研发的必要选项,到2021年已实现中国参加80%以上的全球开发项目。目前赛诺菲已将中国纳入全球早期研发项目,加速将创新疗法带给中国患者。  施旺直言,中国是赛...

    时间:05-24
  • 中国专家探索高效低毒新方案为 “难治性”肿瘤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 (陈静 王根华)“难治性”肿瘤患者还有治疗的希望吗?记者23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多靶点抗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望成为此类患者的高效低毒新方案。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臧远胜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为众多“无药可治”的“难治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

    时间:05-23
  • 5年为患者减负超5000亿元

      本报北京电 (记者王美华)国新办日前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着力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介绍,2018—2022年,全国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5...

    时间:05-23
  • 戊肝防治联盟在穗成立 计划构建患者数据库推动诊疗

      中新网广州5月21日电 (记者 蔡敏婕)“中国戊肝防治联盟”20日在广州正式成立。该联盟计划构建全国性的戊型肝炎数据库,以“医防融合”为宗旨,降低疾病危害,同时推动戊肝领域的学术进展,为进一步优化戊型肝炎的防治策略奠定基础。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甲肝、乙肝已经被许多人所熟知,但容易被忽...

    时间:05-21
  • “520” 上海中外民众用无偿献血为患者送去“生命礼物”

      中新网上海5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上海,5月20日当天,有一群人用无偿献血的方式给亟待血液救治的患者送去生命礼物,成为城市公益的靓丽风景线。  当天,上海市血液中心、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闵行区卫健委、闵行区健康促进中心以及闵行区梅陇镇人...

    时间:05-20
  • 中国专家原创技术实现安全、微创手术 造福复杂脊柱疾病患者

      中新网上海5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如何将内镜微创技术用于复杂脊柱疾病的治疗,是脊柱外科最前沿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记者20日获悉,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贺石生教授与其团队从2015年起聚焦复杂脊柱疾病的内镜手术,从理论开拓、产学研转化方面进行了全过程的创新。经过多年探索,团队联合国内医疗器械公司共同研发,先后...

    时间:05-20
  • 陪诊师:做患者的“临时家人”

      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多个城市,陪诊师作为一个新兴职业正悄然兴起。今年35岁的韩铮从事陪诊师工作两年多,“幸福感很强”是他对这份工作的评价。“工作时间灵活自由、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是大部分人选择成为陪诊师的主要原因。”韩铮说,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陪诊师越来越被大众认可,看到患者就诊更...

    时间:05-20
  • 陕西硬“核”科技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保驾护航

      中新网西安5月19日电 (杨英琦)记者19日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一附院)获悉,该院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团队与肿瘤内科神经内分泌肿瘤团队日前成功实施了西北地区首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PRRT)治疗。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PRRT)是发挥放射性核素射线局部照射能力,破坏肿瘤细胞的DN...

    时间:05-19
  • 专家呼吁高血压患者“三高”共管 关注心率

      中新网上海5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中国高血压患病人群不断增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主任委员、知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孙宁玲教授18日在此间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在管理血压和心率水平的同时,进行血压和血脂的管理具有极大的价值;已经罹患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也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时间:05-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