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故宫博物院:“六一”带未满14岁儿童参观,一名家长半价

2023-05-25 16:5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25日电 25日,故宫博物院发布公告,2023年6月1日(周四),故宫博物院对未满14周岁少年儿童的陪同家长一人实行半价优惠。申请人须提前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实名预约,不接受当日预约。参观当日,申请人须携带预约时使用的身份证原件,由午门检票后入院参观。

公告截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故宫博物院:“六一”带未满14岁儿童参观,一名家长半价

      中新网5月25日电 25日,故宫博物院发布公告,2023年6月1日(周四),故宫博物院对未满14周岁少年儿童的陪同家长一人实行半价优惠。申请人须提前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实名预约,不接受当日预约。参观当日,申请人须携带预约时使用的身份证原件,由午门检票后入院参观。公告截图...

    时间:05-25
  • 故宫博物院推出手语无障碍服务

      本报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施芳)继打造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之后,故宫博物院日前推出手语无障碍服务,同时组建无障碍志愿服务队,使残障人士可以更好地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介绍,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手语研究会联合推出数字化手语导览项目,在故宫博物院网站...

    时间:05-23
  • 故宫博物院藏甲骨历经十年整理初现成果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历时十年的故宫博物院藏甲骨整理已初见成果。作为“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以下简称“古文字工程”)故宫博物院平台阶段成果的核心,《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马衡卷”“谢伯殳卷”22日首发面世。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第三大甲骨收藏单位,藏有殷墟甲...

    时间:05-22
  • 微信举报小程序开通 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新招

      微信举报小程序开通 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新招→  记者从今天(5月10日)召开的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4月底,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以来,立即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动。  据了解,此次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从4月底开始,至2023年年底...

    时间:05-10
  • 台媒:台北故宫博物院接到“炸弹”恐吓信 警方清查后未发现异状

      中新网5月9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接获恐吓信,内容称已在北部和南部院区分别安装3颗和2颗遥控炸弹,预计7日下午引爆。警方8日率搜爆犬巡查,并未发现异状。资料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台北故宫博物院8日发布消息称,在观众意见信箱接...

    时间:05-09
  • 微信群内辱骂同事,被判侵犯名誉权

      因怀疑同事泄露自己的行踪,王某多次在微信群内辱骂同事。近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侵权纠纷,认定王某侵犯他人名誉权,判决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对方医疗损失费和精神损失费。  “在微信群内发表不当言论甚至辱骂他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

    时间:05-07
  • 下班了也要紧盯微信 算不算加班

      □ 本报记者 徐伟伦  下班后还得盯着微信及时回复客户信息,这是很多职场人的苦恼,而且未能拿到相应“加班费”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这样的情形算加班吗?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争议案,终审认定劳动者长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外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工作,属于“隐性加班”,用人单...

    时间:04-16
  • 下班了也要紧盯微信算不算加班?法院这样判

      下班了也要紧盯微信 算不算加班  □ 本报记者 徐伟伦  下班后还得盯着微信及时回复客户信息,这是很多职场人的苦恼,而且未能拿到相应“加班费”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这样的情形算加班吗?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争议案,终审认定劳动者长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外通过微信等社...

    时间:04-16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第四批故宫博物院珍宝

    新华社香港4月6日电(记者 黄茜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6日宣布,向故宫博物院借展的第四批轮换展品共44件珍贵文物自4月起亮相博物馆展厅,当中包括5件国家一级文物。新一批展出的珍贵文物涵盖书画、服饰、典藏等,其中25件珍品将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第二展厅“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展出,重点展品包括宫廷画家徐扬绘制的...

    时间:04-07
  • 90后立遗嘱处分支付宝、微信权益 老人留“温情遗嘱”诉嘱托与期望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何思明)记者从广州公证处了解到,前来办理遗嘱公证的年轻人,很多将父母选为财产继承人,遗嘱内容大多涉及房产,90后还将支付宝、微信公众账号中的财产权益列入其中,“温情遗嘱”“生前预嘱”也逐渐受到市民关注。  立遗嘱为继母设立居住权  张宁(化名)年幼丧母,由父亲含辛茹苦养大。参加...

    时间:04-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