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上海专家向全国推广ICIs心肌炎诊疗经验 避免“生了肿瘤,却栽在心脏”

2023-05-25 14:49: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5月25日电(记者 陈静)随着诊疗水平的提升,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随之而来的毒性管理也愈发成为肿瘤诊治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生了肿瘤,却栽在心脏?”,这句话对肿瘤患者来说并非危言耸听。

  25日,第二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中山医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临床诊疗”学习班正式开班,吸引全中国近百名肿瘤科、呼吸科、心内科等医生前来学习。课程由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团队依据数年临床经验精心设计:从临床实践、基础研究、药物应用等多个方面深入阐述,帮助学员熟练掌握ICIs相关心肌炎的预防、监测、鉴别、诊断、处理等多个关键环节。

  ICIs在有效治疗晚期肿瘤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心脏毒性”(心肌炎)的发生。这种心肌炎常起病隐匿,等到发现往往已经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据介绍,尽管“心脏毒性”发生率仅为0.06%~3.8%,死亡率却高达39.7%~66%。为对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心脏不良反应,以及针对合并心血管病变的肿瘤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全新的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Cardio-Oncology)”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2018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团队率先在华东地区开设了肿瘤心脏病多学科(MDT)联合门诊。多年来,团队聚焦ICIs心肌炎这一世界范围内困扰肿瘤界和心血管界的热点与难点,在临床实践以及基础研究领域发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当日表示,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肿瘤患者综合诊治,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据了解,中山肿瘤心脏病多学科团队是中国最早开展肿瘤心脏病临床与科研的诊疗单元之一,尤其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诊疗以及创新转化等方面多有成果面世。

周俭教授指出,尤其是ICIs引发的心肌炎起病早,部分患者病情凶险且进展快速。 中山医院供图

  中山医院副院长、肝肿瘤外科主任周俭教授解释,随着肿瘤诊治逐渐转变为“慢病管理”,无论是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还是各种抗肿瘤治疗引发心血管不良反应,都可能对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他指出,尤其是ICIs引发的心肌炎起病早,部分患者病情凶险且进展快速。加强对该类病变的精确识别,提高诊断及处理水平,对于实现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最大限度地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在采访中,葛均波希望能够帮助学员们及时、高效诊治肿瘤患者应用ICIs之后的心血管问题。

  据了解,中国新增的癌症患者中,不少来自农村地区,提升边远地区肿瘤诊治能力十分重要。当日,前来学习的医生中,有8位来自内蒙古、广西、新疆等边远地区。他们获得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陈灏珠院士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全程免费参与学习。该基金主任陈芸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本次学习班的学员,能为更多肿瘤患者带去上海先进医学诊疗经验,服务更多民众。

有8位来自内蒙古、广西、新疆等边远地区的医生获得资助全程免费学习。 中山医院供图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9年,中山医院全面启动肿瘤防治中心建设,肿瘤心脏病多学科团队是中山医院肿瘤防治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当日对记者表示,该院将建立全程化、精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全疾病周期的肿瘤综合管理模式,构建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医疗质量为主体、医教研防管全面强化的肿瘤防治中心。(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肿瘤患者“没劲”可能真不是矫情

      ■侯宛昕 李和根  门诊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肿瘤患者就诊时表示,没特别不舒服,就是浑身没劲。典型比如王阿姨,一年半前体检发现右肺肿块,手术后病理明确是肺腺癌,属于早中期,做了4次术后辅助化疗,之后定期随访复查。几次随访结果都挺好,但困扰她的是,一年多了,她始终觉得没力气。起初家人很紧张,照顾得细致入微,一点活也不敢让她干。但...

    时间:05-25
  • 中国专家探索高效低毒新方案为 “难治性”肿瘤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 (陈静 王根华)“难治性”肿瘤患者还有治疗的希望吗?记者23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多靶点抗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望成为此类患者的高效低毒新方案。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臧远胜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为众多“无药可治”的“难治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

    时间:05-23
  • 新冠遇上高血压 这种情况要提防心肌炎

      新冠再杀“回马枪”!北京市疾控中心的疫情周报显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已经连续三周位居全市法定传染病之首。  与此同时,专家介绍新冠患者超过八成都是“一阳”患者,且以老年人居多。特别是存在基础病的老人,依然有发展成重症的风险。今天,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就高血压老...

    时间:05-23
  • 陕西硬“核”科技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保驾护航

      中新网西安5月19日电 (杨英琦)记者19日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一附院)获悉,该院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团队与肿瘤内科神经内分泌肿瘤团队日前成功实施了西北地区首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PRRT)治疗。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PRRT)是发挥放射性核素射线局部照射能力,破坏肿瘤细胞的DN...

    时间:05-19
  • 肿瘤患者生存期心血管问题趋显 专家呼吁:多学科,个性化治疗

      中新网上海3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罹患肿瘤,却“栽”在心脏?这对肿瘤患者来说并不是危言耸听。  记者24日从“复旦中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团队工作回顾会议”上获悉,肿瘤本身及抗肿瘤治疗均可加重患者原有心血管病变或引起新发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存在也会明显影响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  比如以免疫检...

    时间:03-24
  • 中国专家尝试“篮子理论”给“无药可医”肿瘤患者带去生机

      中新网上海3月14日电(陈静 王根华)随着靶向和免疫治疗的迅速进展,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因为种种原因陷入“无药可治”的困境。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臧远胜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国内23个肿瘤中心和美、法等多个国家的逾30名肿瘤专家共同撰写了《“篮子理论”...

    时间:03-14
  •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救治12岁巨大乳房肿瘤患者

      中新网深圳3月1日电(记者 朱族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该院甲乳外科成功治愈一名患有巨大乳房肿瘤的12岁女性贝贝(化名)。  据悉,去年9月,贝贝的妈妈张女士无意间发现女儿左乳房长出了一个约“红枣”大小的硬块,除了能用手摸到之外无其他不适,由于贝贝...

    时间:03-01
  • 中美研究团队发现新型结晶抑制剂,或成为肾结石患者福音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张建新、焦德芳)日前,天津大学龚俊波团队与休斯敦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成功发现一种新型结晶抑制剂。该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诱发尿酸盐结石形成的晶体生长,有望为肾结石患者带来福音。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早期肾结石症状不...

    时间:02-04
  • 天津大学发现新型结晶抑制剂 有望用于治疗肾结石

      中新社天津2月3日电 (孙玲玲 焦德芳)记者3日从天津大学获悉,天津大学结晶中心教授龚俊波团队与休斯敦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成功发现一种新型结晶抑制剂。该研究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据悉,该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诱发尿酸盐结石形成的晶体生长,有望为肾结石患者带来福音。  据介...

    时间:02-03
  • 肿瘤患者“阳康”后该如何调养

      ◎本报记者 金 凤 通讯员 蒋 雯  肿瘤患者本就抵抗力低下,“阳了”后更是忧心忡忡,“阳康”以后应当如何调养?  1月16日,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陈妍为肿瘤患者支招,建议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调养。  陈妍表示,缓解新冠的症状,可以使用中成药进行治疗,“有一部分中成药是中...

    时间:0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