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关爱胃部健康!关于幽门螺杆菌 一起学习这些知识

2023-05-16 08:57:1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生存的细菌,也是全球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每年的5月15日被定为全国“无幽日”,关于幽门螺杆菌,这些知识一起来学习。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黏附于胃黏膜及细胞间隙,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数据显示,在我国已有一半以上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目前,不少人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1、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症状 无需主动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非常明确的致癌因素之一。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幽门螺杆菌的危险性,对于部分易感人群来说,感染后病人得癌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李鹏:(感染后)可能会有几天胃的不舒服,会引起来急性胃炎的一些表现,但大部分我们其实都不知道。一些所谓的高危人群,一做胃镜,发现里面其实是有萎缩的改变,比如说有特别弥漫的大范围的萎缩、肠化,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的话,我们要特别关注,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发现早期胃癌。

  误区2、感染幽门螺杆菌就意味着得胃癌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出现胃癌比例约1%。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增加得癌几率,但并不意味着感染后一定会得胃癌。医生介绍,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出现胃癌的比例大概占到1%左右。感染后无需过度焦虑,应根据自身症状积极配合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李鹏:可能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这样溃疡的疾病,还有可能像淋巴瘤之类的问题,还有一些其实就是一个慢性胃炎,而不进展到萎缩,也不进展到胃癌。

  误区3、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能完全根除

  幽门螺杆菌再感染几率低。

  据了解,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几率总体较低,对难以根治的、反复治疗仍然杀不掉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对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来进行抗生素的选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李鹏:其实目前有非常好的这样一些根除的方法,目前三联或四联的治疗,根除率的话能够在80%以上,像我们国人的研究结果的话,大概根除以后每年新感染的机会在2%到3%,当然有些研究结果这个比例可能会高。再感染的机会其实是不多的。

  守“胃”健康 让胃无“幽”

  了解了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知识后,我们在日常生活是否能够提前预防感染?哪些情况下我们应该去做相关检查呢?

  养成好习惯 减少感染传播

  从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来看,生活条件较差、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会更高。医生介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不共用碗筷、实行分餐是常见的预防方式之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李鹏:有些地区还存在比如老人或者是父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这种习惯,这种不良的习惯要尽量去避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对控制它的发病也会很有帮助。

  针对性检查检测 重点人群需重视

  那么,哪些人应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呢?首先是家庭成员中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检测;其次有相关疾病病史,特别是有胃癌病史的老人,还有就是经常出现胃疼、胃胀、消化不良症状的人群也都需要重点关注。(总台央视记者 余静英)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专家: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中新网5月15日电(记者 张尼) “筛查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每一个家长应该重视的问题。因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生在成年后的相对较少。”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田艳涛在北京表示。  15日,“2023全国无幽日《我国12万人幽门螺杆菌...

    时间:05-15
  • 如何延长卵巢癌患者生存期?专家:推广维持治疗、提升维持治疗规范化水平

      中新网上海5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卵巢癌被称为“妇癌之王”,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吴小华教授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手术+化疗+维持治疗’这一规范化的卵巢癌治疗模式需得到更多推广,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

    时间:05-15
  • 专家:创新药物、疗法不断面世 助晚期乳腺癌患者获得精准靶向治疗

      中新网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殷咏梅教授14日在此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早期乳腺癌被确诊以后,一定要坚持规范化的治疗和规范化的全程管理,尽早避免复发和转移而成为晚期乳腺癌。  据悉,在每年新发的乳腺癌病例中,约3%-10%的...

    时间:05-14
  • 广西专科护士坚守临床一线 研发专利助力临床治疗

      中新网柳州5月12日电 题:广西专科护士坚守临床一线 研发专利助力临床治疗  作者 李娇阳 韦国政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手足踝外科主管护师吴美芳忙碌如常。护士站内,病人呼叫护士的提示音接连响起。走廊上,是护士们疾步奔走的身影。在病区里,日行近两万步,是吴美芳和同事们的工...

    时间:05-12
  • 中国、巴西心血管专家研讨心脏瓣膜病最新治疗进展

      中新网厦门5月10日电 (杨伏山 许良友 刘云芳)中国(厦门)——巴西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研讨会10日在线上举行,中国厦门和巴西的心血管专家们隔空研讨心脏瓣膜病的最新治疗进展。  研讨会由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医院”)主办,来自巴西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塞阿腊等地的三位知名专家分...

    时间:05-10
  • 颈椎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如何正确预防和治疗?

      近几年,颈椎病患者不断增多,而且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哪些行为正在伤害您的颈椎?  这些症状说明颈椎正在发出预警  长期伏案、久坐不动、缺乏锻炼,随着当代年轻人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颈椎病已经盯上了年轻人。有数据显示,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为15%左右,且发病有逐年增长、逐步年轻化的趋势。专家表示,当你出现这...

    时间:05-10
  • 抗免疫攻击干细胞用于治疗糖尿病

      科技日报北京5月9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不会引起破坏性免疫反应的干细胞,并用其制造胰腺细胞,以治疗患有Ⅰ型糖尿病的小鼠。这一成果向利用“现成”组织或器官治疗心脏病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研究刊登于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  干细胞可被诱导发育成不同身体组织,又称为“万用细胞”,人们希望能将...

    时间:05-10
  • 创新药在华正式获批 用于治疗I型神经纤维瘤病儿童患者

      中新网广州5月8日电 (记者 蔡敏婕)用于治疗I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创新药物司美替尼8日在中国正式获批,用于治疗3岁及3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儿童患者。  I型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的遗传性疾病,全球发病率约为1/3000,多数儿童患者在10岁以下被诊断,中国暂无流行病学数据,推算发...

    时间:05-08
  • 粤医院设立多学科门诊治疗神经发育障碍患儿

      中新网广州5月8日电 (记者 蔡敏婕)脑瘫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育,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教授罗向阳近日表示,在技术、设备和经验的不断提升下,通过神经与矫形外科手术+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康复等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帮助更多脑瘫患儿得到科学、及时的治疗。  据全...

    时间:05-08
  • 专家:高压氧治疗可有效助力脑部损伤患者促醒和康复

      中新网上海5月8日电(孙国根 陈静)记者8日获悉,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成功应用高压氧技术成功抢救了一位因溺水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没有自主呼吸、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2岁儿童。  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科分会主委刘青乐教授8日对记者介绍,高压氧...

    时间:05-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