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头发变白或因干细胞“卡住”了

2023-04-24 04:55:45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一项由美国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新研究表明,毛囊黑色素干细胞(McSC)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可在毛囊的生长室之间移动,但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干细胞会被“卡住”,从而无法成熟,并失去保持头发颜色的能力。相关研究1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McSC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头发的颜色是由McSC是否获得Wnt信号而成为成熟细胞来控制的。新研究表明,McSC具有显著的可塑性。这意味着在正常的毛发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在成熟头发轴上不断地来回移动,因为它们在发育中的毛囊的隔室之间传输。正是在这些隔室中,McSC暴露在不同水平的影响成熟的Wnt信号中。

  研究人员发现,McSC在其最原始的干细胞状态和下一成熟阶段转移扩增状态之间转换,具体取决于它们所在的位置。随着头发老化、脱落,然后再长出,越来越多的McSC被卡在称为“毛囊凸起”的干细胞隔室中。它们停留在那里,不会成熟到转移扩增状态,也不会回到毛胚胎室的原始位置。“卡住”的McSC不再暴露于大量Wnt信号,因此停止了再生行为,无法在继续生长的新毛囊中产生色素。

  此次研究是用小鼠细胞进行的,加深了人们对McSC如何给头发着色的基本理解。新发现的机制提出一种可能性,即McSC的固定定位在人身上也可能存在。如果是这样的话,它为逆转或防止人类头发变白提供了一条潜在途径,即帮助堵塞的细胞在发育中的毛囊室之间再次移动。

  研究人员表示,McSC具有类似变色龙的功能,而这种功能的丧失可能是导致头发变灰和变白的原因。新发现表明,McSC的能动性和可逆分化是保持头发健康亮泽的关键。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西“00后”医学生捐造血干细胞为患者点燃希望之光

      中新网桂林4月19日电(陶光均)4月18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广西桂林市的黄自茵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广西第530例、桂林市第5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将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黄自茵出生于2000年,现为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2021年...

    时间:04-19
  • 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创新高 突破15000例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中华骨髓库获悉,截至11日,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000例,其中向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患者捐献372例。  据悉,目前中华骨髓库志愿捐献者数据超327万人份,男女比例约为55:45,其中,18至35岁的志愿捐献者约占45%。患者在中华骨髓库检索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配型的初配相合率逐年提高。中华骨髓库最早可以...

    时间:04-12
  • 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万例

      中新网郑州4月11日电 (韩章云 陈正洋)4月11日,志愿者陈元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他捐献的这份“生命种子”将为一位素不相识的患者重启生命的大门。  随着陈元捐献的完成,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万例,他也成为河南省第1219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今...

    时间:04-11
  • 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迎来新希望,相关临床研究在瑞金医院启动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陈跃军高级研究员科研团队创建了一种“能够跨分化阶段和时间点的高通量谱系示踪”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解析了大脑内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分化过程,发现和鉴定了一种可特异性表征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的表面标记分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目的细胞高度富集的供体细胞药物制备新策略,为干细胞...

    时间:04-06
  • 从0到100 山西太原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百例

      中新网太原3月16日电 (记者 范丽芳)3月16日,随着女教师张静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她成为山西省太原市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其“生命火种”将为一位外地的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希望。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以及治疗造血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有效手段。非血缘关系的相...

    时间:03-16
  • 吉林男子辗转千里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中新网长春3月14日电(记者 郭佳)35岁的吉林人赵明俊(化名)14日中午在位于长春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了这一刻,他辞掉了工作,特地从山东赶回。  赵明俊是吉林省第143例(全国第148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非亲血缘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较低,一般仅为几千到几万分...

    时间:03-14
  • 浙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两次“出手”为救同一位病患

      中新网台州3月10日电(傅飞扬 郑灵芝 姜一平)9日至10日,在浙江某医院的采集室里,来自台州温岭的杨芳芳分两次成功捐献了39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患者送上了“生命的种子”。  记者了解到,在2022年3月8日至9日,她也曾为该患者捐献39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因此,杨芳芳是浙江省第879例造血干细胞捐...

    时间:03-10
  • 浙江“95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用行动诠释何为白衣天使

      中新网杭州3月8日电 (钱晨菲)8日,记者从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获悉,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浙江某医院急诊室护士王若琰顺利捐献了21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该省第87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王若琰出生于1995年,“95后”的她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小将,已支援过浙江省内外多地的核...

    时间:03-08
  • 浙江“00后”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去赴生命之约

      中新网杭州3月6日电 (钱晨菲)6日,记者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官方获悉,当地首位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徐仪在浙江某医院成功采集177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该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年龄最小的女性。  徐仪出生于2003年。2021年4月,淳安县育才学校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彼时就读于护理专业的徐仪了解...

    时间:03-06
  • 水凝胶干细胞疗法可修复脑组织

      科技日报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张梦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混合”水凝胶,使临床医生能够安全地将干细胞输送到小鼠脑损伤部位。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上,其将有利于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及多身体部位的干细胞治疗。  在发生中风等损伤后,大脑中会有一个死区,需要临时血液供...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