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药品说明书密密麻麻?让“适老化”离老年人更近一点

2023-04-10 15:33:29

来源:人民网

  “药品说明书上的字实在太小了!”今年72岁的王阿姨说,自己去药店买药,忘了药师叮嘱的用药量,只好让女儿帮忙看药品说明书,可女儿看不懂“专业”的用法用量表述,只得再跑一趟药店去问。

  字小如蚁、用词生僻、化学公式和专业术语让人云里雾里……提起药品说明书,很多老年人都感到头疼。

  如何让“费眼”又“专业”的药品说明书更“适老”?相关适老化改革目前仍面临哪些难题?业内专家表示,药品说明书不能忽视规范性与安全性,但同时也要考虑实用性。化解这道难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推进,让老年人既能“看清”,也能“看懂”,切实保障用药安全。

  药品说明书“看不清”“看不懂”

  “眼下的药品说明书,一张纸密密麻麻的正反面,老年人戴上老花镜也不一定看得清楚。建议积极适应老年社会需求,适时对药品说明书进行改进。”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建议在适老化进程中对药品说明书进行改造。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8亿,占全国人口的19.8%。随着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适老化改造成为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的一项工作

  2020年7月,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202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对于推动各地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服务质量、推进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新业态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着各项政策举措不断落地,我国适老化服务改造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与我国的老龄化现状以及庞大的适老服务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健康服务领域,药品说明书“看不清”“看不懂”,也是民众尤其是老年人普遍反映的问题。

  记者查找常用的几种药品发现,普通的药品说明书,一根牙线棒的回弯处能够容纳20多个字。处方药说明书往往字号更小,容纳的字数更多。并且处方药的用法用量需要考虑患者年龄、体重、病因、用药禁忌等多重因素,若没有医生或者药师指导,普通人是难以判断如何服用的。

  尽管按照规定,患者应在医生/药师的监护指导下购买、使用处方药,然而一些常用的降压和消炎镇痛等药品,当老年人想要通过说明书了解更多信息时,上面密密麻麻、专业生僻的文字,显然会带来诸多不便。

  此外,许多非处方药品的说明书上写着顿服、孕妇慎用、儿童酌减等不甚明确的词汇。顿服是什么意思?慎用要怎么慎?酌减是如何减法?普遍人也很难理解。

  “药品说明书看似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问题,实则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和生命健康安全的大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张抗怀表示,只有把药品说明书的适老化改造落到实处,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求,才能将改造改到老年人的心坎里。

  专家:让药品说明书更“智慧”

  既然老年人在使用药品说明书方面存在诸多不便,为何把说明书文字放大些、专业表述“通俗”些,迟迟不能实现?

  对此,记者专门致电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就相关问题咨询了质量部门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药品说明书内容是经过国家药监部门审核批准的,药企不能随意更改。另外,现行规定对药品说明书的字体和字号都没有特别清晰的规定。

  “药品说明书除介绍药品信息,还具有法律效力。”张抗怀告诉记者,国家对于药品说明书印制有严格标准,说明书须注明的内容越来越多、专业性越来越强。再小的包装也需要有说明书,为了容纳更多内容,节约成本,一些药企只能不断缩小字号。药品说明书纸张小、字体小,看似该有的信息一样不少,实际上可读性可视性极差。

  其实,药品说明书也不是完全不能改。《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药品标签、说明书中的文字应当清晰,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其中并没有对字体和字号作出明确规定。

  “如果改的只是内容当中字体加黑、字号加大或者加下划线等,企业在年报当中报告就行了,不需要经过批准。”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连云港检查分局局长王惠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表示。

  既然主动权握在药企手里,为何药企不愿意改?

  对此,张抗怀表示,当前多数药品说明书的大小已经和自动化设备匹配完好,如果字号放大,可能会影响整个纸张的大小,进而影响药品说明书的折叠方式以及药盒的大小,重新修改和调试设备会是一笔庞大支出。

  “如果重新设计说明书内容,纸张的选择、流水线的改造、成本的增加等都需要在各方达成一致的基础上,稳妥、积极地推进,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适老化改造的难度。”他说。

  张抗怀建议,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将用法、用量字号加大,对描述适用症、服用方法、不良反应的文字加下划线或者加粗字体等方式,对药品说明书适当改进。

  业内专家表示,药品说明书能够看清只是第一步,更要让老年人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拓宽信息服务内涵,让药品说明书更“智慧”。如针对视力不好的老年人增加二维码语音播报功能,或将药品重要信息制作成通俗易懂的短视频等,切实减少老年患者阅读药品说明书的障碍。

  适老化改造,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推动药品说明书的适老化改造,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近年来的全国两会就有代表委员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2年10月,国家药监局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748号建议时表示,为规范药品说明书和标签,《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明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文字表述、文字形式、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结论和信息等内容,明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中的文字应当清晰易辨,标识应当清楚醒目。同时根据非处方药的特点,明确非处方药说明书应当使用容易理解的文字表述,以便患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

  此外,国家药监局正在研究开展对批准上市药品的说明书在网站进行公开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探索推广电子说明书在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应用,鼓励企业推出电子说明书,通过语音播报等途径减少老年患者在阅读说明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已经用实际行动来推动药品说明书的适老化改造。

  2020年6月,陕西省药监局出台意见,鼓励全省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包装标签上加印说明书二维码,患者可扫码获取电子版说明书,并根据需要自行调整说明书的文字大小。

  被称作“中华药港”的江苏省连云港市,自2022年起在当地药企开展部分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试点,对说明书中用法、用量等内容的字号放大,对描述适用症、不良反应的文字加下划线或加粗字体。同时,在39家零售药店设立服务台,配置打印机用于提供放大版说明书,方便老年人阅读。

  眼下,全国各地都在围绕适老化服务不断改进办事流程、优化居家生活场景。同样,在推进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方面,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配合、积极推动。让老人们再也不用担心“看不清”“看不懂”说明书,最大程度地帮助老年人便捷识读药品信息、保障用药安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帕金森病不只有老年人会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李建宇  4月11日  世界帕金森病日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尤其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需要注意哪些健康问题?除了尽早防治“三高”、心脑血管病等常见慢病外,一些退行性疾病也应引起大众的关注和重视。  退行性疾病,即伴随年龄增长出现身体器官老化可能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如帕...

    时间:04-06
  • 北京:不让“网上预约”绊住老年人

      春阳和煦,故宫的红墙黄瓦下站着不少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在故宫博物院的综合服务窗口处,今年65岁的退休教师王大爷拿出身份证,向工作人员出示付款码,给自己和老伴买了两张半价门票。  “办好了,您到检票口的时候刷身份证就能进。”隔着玻璃,工作人员的声音从窗口传出。  “60岁以上老年人,给(工作...

    时间:03-22
  • 江苏2022年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6万户

      中新网南京3月18日电(唐凡 徐珊珊)17日,江苏召开2023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会上公布,2022年,江苏共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6万户,新改造提升110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力守护最美“夕阳红”。  江苏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和老年人口较多的省份,截至2021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

    时间:03-18
  • 扫码点餐获商家青睐 还要难为老年人多久?

      现在,越来越多的餐馆推出扫码点餐,甚至只能通过扫码才能点餐。近日,《工人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餐厅发现,不少餐馆的服务员在引导顾客入座后便转身离开,似乎扫码点餐、结账已经成为“规定动作”。然而,看似便捷的服务,却并没有得到所有消费者的认可,特别是让不少老年人犯了难。  只能扫码点餐难倒...

    时间:03-16
  • 扫码点餐获商家青睐 还要难为老年人多久?

      现在,越来越多的餐馆推出扫码点餐,甚至只能通过扫码才能点餐。近日,《工人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餐厅发现,不少餐馆的服务员在引导顾客入座后便转身离开,似乎扫码点餐、结账已经成为“规定动作”。然而,看似便捷的服务,却并没有得到所有消费者的认可,特别是让不少老年人犯了难。  只能扫码点餐难倒...

    时间:03-16
  • 财商课,套住老年人

      某“学堂”财商课用饥饿营销诱导学员买课。网络截图某“学堂”财商课班主任承诺对学员手把手教学,但并没有实现。网络截图  2月26日,某“学堂”财商直播课上,直播老师正在宣传学员赚钱的案例。网络截图  2023年1月,大学在读的齐瑞放寒假回家,发现76岁的爷爷成为了一家互联网“学堂”的财商课学员...

    时间:03-15
  • 老年人再就业值得重视 社会总效益提升才是关键

      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  全国政协委员丁佐宏近些年一直关注老年人再就业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丁佐宏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不能剥夺‘初老族’通过工作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一些以前专属于年轻人的职业也可以向‘初老族’开放,我觉得未来在我们国家甚至能够见到‘银发空乘’。”  在国外尤其是发达...

    时间:03-13
  • 宁夏首批老年人赴闽开启旅居养老

      中新网银川3月10日电 (杨迪 王钰岚)记者10日从宁夏民政厅获悉,日前,宁夏开启首批老年人赴福建省参加旅居养老体验活动。  有别于传统的养老模式,旅居养老服务主要依托当地的旅居养老基地,通过组织老年人前往异地旅居养老,使其体验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  据了解,2020年7月,宁夏民政厅与福建省民政厅签订“闽宁协作—旅居养老...

    时间:03-10
  • 两会同期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提升老年人养老品质

      央视网消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8亿,占全国人口的19.8%,预计到2035年将增至4.2亿,占比将超过30%。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养老品质、加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对老年人的服务能力?在今年的全国两...

    时间:03-07
  • 两会同期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提升老年人养老品质

      央视网消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8亿,占全国人口的19.8%,预计到2035年将增至4.2亿,占比将超过30%。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养老品质、加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对老年人的服务能力?在今年的全国两...

    时间:03-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