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帕金森病不只有老年人会得

2023-04-06 15:20:53

来源:北京晚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李建宇

  4月11日

  世界帕金森病日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尤其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需要注意哪些健康问题?除了尽早防治“三高”、心脑血管病等常见慢病外,一些退行性疾病也应引起大众的关注和重视。

  退行性疾病,即伴随年龄增长出现身体器官老化可能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等。其中,帕金森病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是由于脑内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退化变性所导致的,不能有效预防,发病后也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服药、手术、康复治疗等医疗手段帮助患者尽可能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那么,早诊治、早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有多重要?身体出现哪些早期症状可能与帕金森病有关?目前治疗帕金森病又有怎样的治疗方法呢?

  帕金森病主要分哪几种?

  原发性帕金森病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高发,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一般情况下是脑内分泌多巴胺减少所引起的。而四十岁以下人群所罹患的帕金森病被称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占比为10%—15%,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另外,由于外伤、中毒(如一氧化碳、重金属、农药)等原因造成的则属于继发性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病程发展缓慢,普遍是从身体一侧开始出现症状,慢慢发展到另一侧,经过十年左右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中线症状(即说话、吞咽、步态等方面的障碍)。需要注意的是,区别于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病情发展迅猛,一般五年内就会出现平衡、吞咽困难等中线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并发症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现在不少人会混淆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实际上这两种虽然都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但并不会互相引发,不过也不排除同时罹患两种疾病的可能性。

  对于患者而言,帕金森病主要引起的是运动障碍,而阿尔茨海默症则主要引起认知障碍,从症状上还是比较好区分的。另外,在临床上有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多年后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症状,此类情况被称为“帕金森病痴呆”。

  此外,帕金森病亦容易与特发性震颤(也被称为老年性震颤)混淆。从症状上来看,特发性震颤主要表现为手部、头部及声音的震颤,而帕金森病则表现为四肢的静止性震颤,除了震颤还有运动迟缓、僵硬、姿势障碍等。从遗传上来看,帕金森病一般不会遗传,而特发性震颤患者中约70%具有家族病史。

  出现哪些症状需及时就医?

  那么身体出现哪些“预警信号”可能与帕金森病有关?在早期,如果出现了嗅觉减退、表情减少、运动行走时一侧不摆臂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帕金森病引起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测试来初步判断。例如,双手一齐做捏指动作,让大拇指与食指或中指不断触碰,或双手轮换做拍腿动作,如果在动作的进行中一侧手指或手臂逐渐慢下来、动作开始变得不协调,那么代表着测试者可能是患上了帕金森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帕金森病本身不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但并发症却十分危险,如帕金森病引起的吞咽困难导致的窒息、运动障碍所导致摔倒后的骨折等都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早诊治对帕金森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越早干预对症状的缓解和病情的控制效果越好。

  帕金森病可通过哪些手段治疗?

  不少人会有疑问,帕金森病能通过每年的体检查出来吗?有什么好的预防办法吗?很可惜没有,帕金森病是无法在体检项目中被提早发现的,只能在发病后通过症状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来判断,也就是说,如果患者在服用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后症状明显改善,那么便可以诊断为帕金森病。

  一般情况下,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后的3—5年内可通过服药有效缓解症状、保持病情稳定,患者基本上可以到达与健康人群无异的效果。这个时间被称为帕金森病的药物“蜜月期”,其长短根据患者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手段是否规范而定。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药效(即每次服药后的作用时间)会逐渐下降,这时可通过外科手术来实施进一步的治疗。

  帕金森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中,最常见的是脑深部电刺激术,其又被称为脑起搏器手术,即通过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两根电极,通过慢性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这种治疗方法属于微创手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已有30余年的时间,改善症状效果明显,可覆盖全病程,只需按照规定时间更换置于前胸部位的电池即可(国产20—25年,进口15年左右)。

  在发病后十年左右,患者逐渐出现中线症状时起,可在治疗方案中进一步加入康复治疗的手段,帮助患者更好地说话、吞咽和行走,以尽可能减少症状对患者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另外,针对帕金森病全病程,建议将心理疏导、营养支持等内容纳入到治疗方案中,全方位给予患者健康帮助,对于无法完全治愈且病程持续加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来说,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治疗目的之一。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笼罩400万平方公里国土 本轮沙尘暴影响4亿余人

      “沙子里掺了点空气”“这场景感觉像穿越了”……  昨天一大早,“沙尘暴”“吃土”双双冲上热搜——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受冷空气和蒙古气旋影响,3月以来的第五轮沙尘天气目前正在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甚至少数南方地区。  常年同期的沙尘过程次数大约是5-6次,而这次是今年以来我国出现的第8次沙尘天气过程。4月9日以来的此...

    时间:04-12
  • 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创新高 突破15000例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中华骨髓库获悉,截至11日,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000例,其中向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患者捐献372例。  据悉,目前中华骨髓库志愿捐献者数据超327万人份,男女比例约为55:45,其中,18至35岁的志愿捐献者约占45%。患者在中华骨髓库检索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配型的初配相合率逐年提高。中华骨髓库最早可以...

    时间:04-12
  • 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查明了吗?

      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查明了吗?  ——三项独立研究显示与Ⅱ型腺相关病毒有关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张梦然  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顾名思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未明且在研究中。  现在3项独立研究指出,2022年以来的不明原因儿童肝炎病例增加,与Ⅱ型腺相关病毒(AAV2)这种常见的儿童病毒有关。  但遗憾的是...

    时间:04-12
  • 半夜刷视频助眠,靠谱吗?

      你刷到过这样的视频吗?半夜听雨,夜景中雨声潺潺,还有沉浸式化妆、吃螺蛳粉、洗头、讲情境故事,助眠主播们方法五花八门,话不多说,轻声细语,这真能帮助大家破解睡眠问题吗?也有人疑惑,让我们少刷手机,现在却要半夜刷视频助眠?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听雨声放下焦虑?有人称管用有人嫌烦  “戴上耳机...

    时间:04-12
  • 八达岭夜长城 五一起每晚开放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八达岭文旅集团获悉,今年“五一”假期起,八达岭夜长城将常态化开放,从以前的每周五、周六和法定节假日开放,调整为每天晚上开放。届时,游客们每天晚上都能登长城当好汉,领略“璀璨巨龙”的魅力。  五一假期里,依托“长城内外·i游延庆”全域旅游平台,八达岭文旅集团将整合各经营业态,推出八...

    时间:04-12
  • 专家:帕金森不止手抖 关注“看不见”的症状

      中新网广州4月11日电 (蔡敏婕 张蓝溪 靳婷)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专家指出,帕金森病除了手抖、肌肉强直、活动缓慢等“看得见”的症状,还有“看不见”的症状如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记忆减退等,不能忽略。广东省人民医院举行帕金森病义诊活动 广东省人民...

    时间:04-11
  • 中国高校科研团队“解锁”癌症光热疗法

      中新网哈尔滨4月11日电 (刘菊蓉)哈尔滨工程大学11日发布消息,该校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盖世丽教授及所在无机功能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癌症光热疗法疗效提升新策略,为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内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光热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癌症治疗手段,将具有较高光热转换效率的材料注射入人体内部,利用靶...

    时间:04-11
  • 手抖就是帕金森么?帕金森日,我们来聊聊……

      帕金森病(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常见的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中老年人“第三大健康杀手”。  4月11日,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老年病”。帕金森病专家开展健康咨询活动。科普宣教活动组委会供图  在中国,约有350万帕金森病患者。  提起帕金森...

    时间:04-11
  • 警惕帕金森病年轻化趋势 来听听医生的建议

      新华社长沙4月11日电(记者帅才)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医生指出,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为特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近年来,帕金森病患者增多,同时这种疾病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什么是帕金森病?如何更好地治疗帕金森病?记者采访了相关医生。  “帕金森病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临床上接诊...

    时间:04-11
  • 大风沙尘天气 北京疾控提醒健康防护五注意

      人民网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孙红丽)10日20时,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和沙尘暴黄色预警。对此,北京疾控今日发布提醒,大风沙尘天气,注意保护呼吸系统、保护眼睛、清洁卫生、交通安全和调整饮食结构。  注意保护呼吸系统  大风、沙尘天气时,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不宜开窗通风,可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减少室外活...

    时间:04-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